嚴劍漪+黃詩原
2015年,司法體制改革如期而至,上海法院頓時站在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新挑戰面前。建設一支能夠擔起改革重任的隊伍,是影響改革成效的重要一環。那么如何建設?如何凝聚“人心”?為此,上海法院系統出實招、求實效,不斷為打造一支符合改革要求的“四鐵”隊伍而努力。
這其中,一家承載跨行政區劃法院方向建設的法院——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脫穎而出,在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該院匯聚了來自全市9家法院的干警,其隊伍建設的務實做法可以視為上海法院的一個縮影。
潤物無聲,靠真誠交流溫暖人心
上鐵法院的發展歷史不同于上海其他地方法院,2012年它脫離了鐵路局管理的模式,納入上海地方法院系統管理,如何擺脫長期企業管理下形成的行政化思維、構建符合改革要求的理念和觀念,如何讓來自各方的干警盡快融合形成合力,是當時上鐵法院隊伍建設的頭等大事。
上鐵法院院長俞秋瑋是位雷厲風行又心思細膩的女院長。“凝聚人心不是簡單喊喊口號,也不是一兩次座談會交流就能實現的。”俞秋瑋告訴筆者,為真實地了解每位干警的想法,她下定決心,與每一位干警談心。
俞秋瑋的談心不是“一刀切”走形式、講套話。面對轉型、改革和發展,她很清楚,不同年齡、不同崗位、不同職務的同志會有不同想法、不同感受,“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她需要根據每位干警情況的不同來引導干警敞開心扉。
于是,談心不設置時間,只要有空檔就談,一輪談心往往需要花費俞秋瑋兩三個月的時間,為了力求“把話說透”,有的談心甚至長達一個多小時。
“在得知要進行人員分類管理后,整個人有點懵,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在一次談心中,陳蕉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陳蕉是上鐵法院政治部的一名“老政工”,工作得心應手,但按照上海司改試點方案,如果她繼續留在政治部工作,則意味著將離“法官夢”漸行漸遠,在民庭擔任過書記員、又是法律科班出身的她,一時有了顧慮。
俞秋瑋和陳蕉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歷程:“我也在綜合部門待過,寫稿子、做保障,這些雖然不是一線工作,但很考驗一個人的能力。如果把審判工作比作一臺機器,法官、輔助人員、行政人員都是這臺機器中的重要零部件,要讓整臺機器能夠順利地高速運轉,每個部件都至關重要。只要努力,任何崗位都可以做出成績。”
“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思想顧慮慢慢消解了。”如今轉入司法行政崗位發展的陳蕉干得很帶勁兒,解開心結之后的她堅信“任何崗位都可以做出成績”。
“是去做法警,還是繼續做自己熱愛的財務工作?”程青也曾糾結過,在與院長談心后,她堅定地選擇了一直熱愛的財務工作:“我想通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民庭法官劉晨和院長的談心更像是一場疾風驟雨。“那時候的我正處于工作瓶頸期,找不到工作的熱情,加之小孩剛剛出生,一下子生活節奏被打亂了。所以當俞院長問我對自己工作有什么目標和規劃的時候,我一下子不知如何談起。”回憶往昔,劉晨忍不住笑出了聲:“我跟俞院長說,我沒什么目標,俞院長的臉色馬上嚴肅起來,狠狠地說,你處于最好的年紀,有經驗、有閱歷,正是院里的業務骨干力量,怎么能在這個時候得過且過呢!”
院長的話猶如當頭棒喝,令劉晨久久不能平靜。他決定重新調整自己,把精神氣兒找回來。現在的劉晨因工作出色獲得了上海法院“個人二等功”,并被選任為民庭庭長助理。
把脈思想 靠對癥下藥喚激情
“在特殊時期如何帶領隊伍堅定地當好改革的前行者,是上鐵法院迎接改革的關鍵課題。最高法院周強院長說要以‘事業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我認為達到這些目標的基礎是思想溝通。”俞秋瑋對凝聚人心有她獨到的看法,“溝通才會理明,理明才會支持。不怕有意見,就怕聽不進意見。因此,要認真傾聽干警們的困惑和意見,幫著找準問題所在,打開心結,幫著樹立信心,調整心態,鼓勵大家發揮才能。”
2016年7月,行政案件集中管轄的試點改革在上鐵法院啟動,來自靜安、虹口、長寧、普陀四區法院的28名新成員加入了上鐵法院的大家庭,怎樣才能讓新老上鐵人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統一思想理念,這成為了重中之重。
王劍暉,原上海閘北法院行政庭副庭長,行政案件集中管轄后,他來到了上鐵法院。在新的法院里如何闖出新天地?作為庭室負責人,如何帶領好這批新的成員?首案庭審任務又落到自己頭上,如何敲響第一錘?一時間,工作思路千頭萬緒,讓剛來上鐵法院的王劍暉倍感壓力。
談心時,俞秋瑋看出了王劍暉的焦慮。“劍暉,你剛剛來到上鐵法院,很多情況不熟悉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從事行政審判多年,經驗豐富,應該是有底氣的。工作確實千絲萬縷頭緒很多,但咱們方向不錯,堅持好專業、中立、親和的審判作風,實實在在為當事人解決矛盾。照著這些思路走,很多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俞秋瑋一言中的。
“院長的話給了我很大啟發,她不僅分享了自己很多管理、辦案方面的經驗和方法,也給了我很多鼓勵,讓我拋開各種壓力,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工作本身,慢慢讓工作走上正軌。”王劍暉說。
談心不僅讓王劍暉盡快適應了新集體,也讓他感受到了上鐵法院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來了不長時間我就感覺到上鐵的不一樣,每一個部門對工作都很投入,雖說工作量翻倍,但沒人埋怨,這種熱情極大感染了我和整個團隊,我喜歡這里的氛圍,大家都鉚足了勁兒。”
堅定信念,以法治理想凝聚共識
“第一次談話,院長第一句話就問我工作習不習慣,辦公用品配置齊全沒有。”
“沒想到院長會跟每一位干警談心,關心得還很細致。”
“我剛參加工作不久,院長鼓勵我們年輕人不僅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更要不斷提升自己。”
一位又一位初來上鐵法院的法官和法官助理們收獲著信心和喜悅,院領導的談心讓他們不僅感受到關心和坦誠,也更迅速地融入了新集體。
據統計,近兩年多來,僅上鐵法院主要領導與全院干警就進行了三輪“一對一”談心,談心人數177人次,起到了把脈思想動態、激發干事創業熱情、有效促進改革共識達成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感覺怎么樣,有什么困難和意見建議嗎?”這是俞秋瑋經常問干警們的一句話。
“法庭辦公辦案設施不完善,增加和更新辦公辦案設施才能提高審判效率!”
“法庭安全保障工作不太到位,法警配備、安檢設施還需要更多!”
“化解行政爭議,統一法律適用,需要院里的支持!”……大伙兒敞開地說,院長專注地傾聽并記錄。
2015年意見建議五大類共31條、2016年四大類25條,小到物品領取、圖書購置和文娛活動,大到青年培養、中層管理、專業能力和機制完善,干警們反映的意見整理清單成為上鐵法院黨組工作的導向:能短時間內解決的,院長責成職能部門限期整改,一時解決不了的,列入年度發展規劃中,不斷推進解決。
如今的上鐵法院上下齊心,各項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食堂飯菜更為可口,興趣小組活動蓬勃開展……
“談心工作還會繼續進行下去。我們法院物質條件也許比不上其他法院,但是精神勁兒絕對不輸。”俞秋瑋笑著說,她理了理自己的日程表,新一輪的談心活動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