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夏
將對審議意見辦理“回頭看”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2017年監督工作計劃近日出臺。對本屆以來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辦理情況“回頭看”,被確定為今年寧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的重點。所謂“回頭看”,是指將審議意見的辦理情況全部進行再梳理,作一次集中盤點,對意見和建議沒有得到認真處理的,邀請常委會組成人員和相關人大代表“回頭看”,對“一府兩院”辦理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再跟蹤督辦,督促政府及相關部門進一步整改落實。把審議意見的“回頭看”列為年度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改進工作作風,加大監督力度,增強監督實效的一個具體行動。對審議意見辦理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不僅是對政府相關部門的一項工作要求,也是人大常委會對本屆以來依法履職情況的一次檢查和評估。
廣東廣州
擬為博物館立法 國有博物館免費開放
近日,《廣州市博物館規定(草案)》提請一審,這是國家的博物館條例出臺后擬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規。條例草案對博物館的收費管理、開放時間、展品陳列等最受關注的問題均作出相關規定。費用方面擬規定:“市、區人民政府設立的博物館應當免費開放;因保護文物建筑、遺址等未實行免費開放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特殊群體實行免費或者其他優惠。”開放時間明確:“國有博物館全年向社會開放時間不少于三百天,且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四十八小時;非國有博物館全年向社會開放時間不少于二百四十天,且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二十四小時。”條例草案還規定,博物館應當定期更新基本陳列的展品,并且增設面向中小學生的陳列展覽項目。
山 西
首創立法恢復流域生態
為進一步推動汾河流域生態恢復,山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為一個完整流域的生態進行修復保護立法,這在全國尚屬首創。條例分為總則、規劃與產業發展、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七章,共五十條。規定了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范圍;明確了在汾河流域進行生態修復與保護應當堅持“統一規劃、保護優先、因地制宜、科學修復”的原則;健全了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機制,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設立河長,實行河長負責制,逐級落實本行政區域生態修復與保護責任;強化了嚴格限制地下水開采,在地下水禁采區和限采區,實施限期關井壓采、監督考核等有效措施;建立了在汾河源頭、主要支流源頭、巖溶泉域重點保護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補償資金專項用于當地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