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與黃金:英國、美國與現代世界的形成》
沃爾特·拉塞爾·米德/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作者認為英美兩國的優勢主要來自其宗教中的“個人主義”意識形態傳統。盡管自由、民主的政治思想體系在歷史上曾受到西班牙天主教會、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德國納粹黨以及基地組織的挑戰,但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然而,如今發生在中東的地區沖突卻很可能改變這種記錄,除非英美等國家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自由世界體系以及它的死敵們。作者將歷史、文學、哲學和宗教交織一處,其分析條理清晰。同時,他以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為核心勾勒出現代世界體系,對近幾個世紀的歷史進行全新解讀,讓讀者深刻理解英美等國家如何影響世界格局的形成。
《從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義沖突》
【美】杰克·斯奈德/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冷戰”結束后,人們信心滿滿地宣稱促進民主的傳播能帶來穩定與和平,然而戰火和沖突、流血和屠戮依然持續不斷。為什么民主化常常導致民族主義沖突?為什么有時沖突又沒有發生?為什么國際社會的介入反而使沖突不斷升級?本書以這三個問題為核心,深入研究了民族主義的四個經典案例:曾處于歷史轉折點上的德國、英國、法國和塞爾維亞。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難題與出路》
韓保江/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書以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新改革、新發展”為研究重點,系統分析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存在的問題、階段特征、存在風險,有針對性列出了應對諸多問題的改革和政策建議。全書共分為“中國經濟新常態與宏觀政策創新”“全面深化改革與重點領域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共富共享原則”“新發展理念與科學發展路徑”“區域協調發展與東北振興戰略”“新國際競爭與實現中國夢”6個部分,共計56篇。本書全面剖析中國經濟的優長與困境,為中國經濟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業比較充分的速度,是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經濟活力增強、結構調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開出良方。
《沖動的社會》
【美】保羅·羅伯茨/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保羅·羅伯茨在這本書中帶我們暢游了美國的社會、經濟、戰爭以及醫療等一系列廣泛的領域,全方位地闡明了我們如何變得沉迷于“最大化利潤”,并為之不擇手段。公司高管們只求厚利而全然不考慮社會影響;政治領導者不惜犧牲公眾利益來獲取迅速回報;消費者沉浸在個人化的世界中,使得集體行動幾乎不可能……這一切所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金融危機、醫療體系崩潰、環境惡化、政治癱瘓以及深刻且不斷增長的全社會的不滿情緒。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并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稕_動的社會》對美國社會的現狀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描繪:美國已經完全屈服于“市場永遠正確”的意識形態。
《南京國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
陳紅民/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書運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歷史檔案與官方公報等文獻,尤其是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國民政府、五院及相關部門的所有檔案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礎上,將宏觀研究與個案分析相結合,在注重史實構建與制度設汁的同時,也注重制度實施的過程及影響制度的內外因素,突出制度實施中人的因素及其互動關系,全面深入地對五院制度,以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各院進行了考察與分析。
《人民代表大會那些事》
闞 珂/著 法律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全國人大機關工作30多年,參與7屆全國人大、30次全國人大會議、174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工作,被譽為人大工作"活字典",親身經歷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演進和中國法治建設的許多重大事件,用心記錄、整理和保存了許多資料,其中一些資料是檔案管理部門沒有保存或者記錄不全的,作者掌握的資料成為了“第一手材料”。作者以獨特視角,對這些鮮為人知的一手資料進行整理,以講故事的形式,用簡明的語言,直觀、形象地敘述人大制度的歷史事件、中國民主法治的重要問題、重大立法活動的軼事,令讀者在一個個故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原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