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蘇+盛潔+劉汪洋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模式的成熟,物流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整個物流行業正在從無序向有序、人工向智能、分散向集中轉變的趨勢發展。網絡化是物流業的行業特點,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物流行業網絡的逐步擴大,不同地區之間的溝通更加頻繁,龐大復雜的系統急需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體系。通過對我國物流標準化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結合供給側改革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指出了物流標準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加快推進物流標準化助力物流業轉型升級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物流標準化;對策建議 ;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080
物流標準化是以整個物流行業為大系統,制定各個子系統的內部設施、機械裝備、專用工具等的技術標準,以及業務操作流程標準的過程。加快推進物流標準化對于提高物流業流通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都有重要的作用。商務部、國家標準委〔2016〕85號《國內貿易流通標準化建設“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也明確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通過提高標準化水平、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助力物流業轉型升級。
目前,在“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環境下,不規范的物流標準已經嚴重阻礙行業發展。缺乏系統規劃的物流標準導致整個物流業成本居高不下,不協調的物流標準影響著系統整體的效率提升。物流標準化的建設,將有力推動物流業轉型升級,促進國民經濟大發展。
1我國物流標準化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1現有物流標準推廣緩慢,應用度低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已制定頒布的物流標準近千個,包括物流技術標準、物流信息標準、物流管理標準和物流服務標準。但在實際運用中,現有的物流標準推廣應用卻十分緩慢。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現有的物流標準不具有強制性,大部分物流標準只是以指導性意見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現有的部分物流標準,標準互不相同,實際執行過程中流通成本不減反增,接受度低。
12物流標準不統一、標準制定不合理
配合性是衡量物流標準體系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之一。受物流行業長期以來“分割”影響,各個地區制定標準時獨自為政,缺乏對整個系統的配合,導致各個地區之間的標準不統一。由于缺乏系統性考慮,獨立制定的物流標準,直接降低了各種運輸工具間的兼容性,不統一的物流標準,使得物品在流通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以適應新標準,影響物流環節的有效銜接,嚴重阻礙了集裝運輸、多式聯運的發展。
13物流人才標準缺乏,物流標準化人才匱乏
作為支撐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物流人才的多少和優劣直接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我國物流行業目前正處于行業的快速發展期,物流人才需求巨大。然而我國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物流人才標準定義,缺乏標準規范,物流標準化人才更是鳳毛麟角。根據《中國職業教育年鑒(2015年)》數據顯示,在我國物流業發展相對較快且領先的上海和北京,大專以上學歷的物流從業人員分別只占到第三方物流企業從業人員的21%和19%,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現代物流發展所產生的人才需求。
14國內物流標準化與國際差別較大,革新難度大
目前我國物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時期,但一些重點領域例如托盤標準化、市場供需信息標準化仍存在一些發展瓶頸。主要表現在目前各省份現有的托盤不盡統一,阻礙物流流通,額外增加物流成本。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助推區域新合作,國內物流標準化與國際差別較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不匹配的物流標準造成中轉環節過程多、時間長,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原有的托盤無法適應國際標準,無法使用;另一方面原有標準的托盤數量眾多,革新難度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的托盤也存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革新難度依舊較大。
2發展我國物流標準化的對策與建議
21改革現有管理體制,繼續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
由政府牽頭建立物流標準化聯盟,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集合區域力量共同推進物流標準化的制定。通過邀請行業一線人員、機構參與物流標準制定,切實提高物流標準化準確度。另外,建立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體指導,區域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上傳下達”,監督管理部門具體執行,國家、區域、企業共同推進的協同管理模式。
目前“互聯網+”、高新技術的不斷創新加速了產業融合步伐。伴隨著經濟轉型的持續升級,企業對物流標準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要繼續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一方面加強物流標準化體系的完善;另一方面還要向國外先進水平學習,提高我國物流標準化體系整體水平,與國際標準對接。
22加快物流標準化、物流信息化的融合協調發展
物流標準化的推進,標準化體系的建設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目前物流不同區域、領域之間的標準協調性有待提高,物流標準化的配合性依舊需要提高。物流信息化與物流標準化的融合發展,對于解決子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可以提供便利,可以有效改善物流標準化區域化“獨自為政”的局面。物流標準化急需物流信息化的技術支持,基于信息化的物流大數據又可以與物流標準化協調發展,對于促進物流業轉型升級,加快物流業和國民經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3重視物流標準化人才培養,激發物流市場自身活力
物流標準化不是獨自的單個工程,需要相關配套工程的共同推進。全社會要重視物流標準化人才的培養,提高物流標準化從業人員素質,促進物流標準化行業整體水平發展提高。相關部門、科研院所、企業以及高等院校,應加強對物流標準化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試點物流標準化“產、學、研、創”相結合的協同發展,促進物流業整體發展。
24試點物流標準化重點推進企業,帶動物流標準化革新
數量眾多、過程繁雜的物流標準化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制訂有效、長遠、可行的推進計劃才能更好地完成。借鑒以往的成功經驗,前期試點物流標準化重點推進企業,通過鼓勵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企業,試點物流標準化。通過試點發現問題、尋求對策、總結經驗,為后續更多企業積累寶貴財富。同時,借助“互聯網+”戰略的大力實施,建立物流標準公示系統、以“運物聯”App應用為代表的物流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從而規范物流運輸模式、運輸價格,實現信息的充分展示、精準對接。
3結論
物流標準化是順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之舉、必要之舉,也是我國物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和挑戰。完善物流標準化,對于提高我國物流業整體流通效率,優化物流結構,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期待的是,目前有的企業已經開始創新物流行業托盤“自營+租賃”模式,有效提高全社會托盤使用效率。還有基于“互聯網+”建立物流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為市場供需雙方提供大數據服務支持,都很好地提高了我國物流標準化水平。
龐大的物流標準化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一套以物流企業為基礎、社會效應為關鍵、政府部門為指導的運作模式,鼓勵由政府牽頭建立物流標準化聯盟,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集合區域力量共同推進物流標準化的制定。通過邀請行業一線人員、機構參與物流標準制定,切實提高物流標準化準確度。另外,建立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體指導,區域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上傳下達”,監督管理部門具體執行,國家、區域、企業共同推進的協同管理模式,切實提高物流標準化水平,助力我國物流業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于建文論我國生產企業物流的運作現狀[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4(10)
[2]章娟長江航運物流標準化現狀及發展思考[J].中國水運,2010(6)
[3]楊輝以物流標準化為動力 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J].中國標準導報,2010(10)
[4]孔曉紅電子商務產業高速發展物流人才缺口巨大[N].廣州日報,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