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倩
[摘 要]個人外幣理財作為目前我國境內外匯資金的主要存儲手段,能夠影響外匯市場波動的調節過程。個人外幣理財為人們的個人資產保值與增值提供了平臺。文章從個人外幣理財需求狀況的調查研究出發,分析個人外幣理財業務開展的現狀及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力求進一步完善個人外幣理財業務。
[關鍵詞]個人外幣;理財;理財產品;理財業務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074
個人外幣理財是一項逐漸發展起來的理財方式,能夠實現外幣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個人外幣理財對于減輕我國的國家儲備壓力以及調節外匯市場的波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個人外幣理財業務還處于待發展的階段,市場空間沒有完全打開,還存在著潛在的市場待挖掘。相關人員要在確保安全性的同時重點關注市場開發問題,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調查,深入了解大眾對個人外幣理財的需求狀況以及業務開展的現狀,為今后的政策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礎。
1 對個人外幣理財需求狀況的調查研究
為了對個人外幣理財需求狀況進行研究,制定調查問卷。調查問卷一共發放了1000份,有效回收了720份,有效回收率為72%。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得到的結論如下。
1.1 有關調查群體
在有效的調查問卷中,處在18~23歲的調查者有220人,24~31歲的調查者有176人、32~39歲的調查者有142人、40~47歲的調查者有106人、50歲以上的調查者有76人。這個調查問卷顯示出此次調查者主要是以年輕人為主,但是目前我國較為富有的年齡段為中年人。但是大多數中年人不喜歡接受問卷調查,認為調查問卷會泄露個人隱私,缺乏安全性。但是目前很多金融機構都會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營銷,使得很多投資者覺得頭痛甚至厭煩,從而影響業務開展效果。
1.2 對理財產品的熟悉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在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有,但是對理財產品不了解的人數眾多,尤其對于外匯理財產品,人們對其了解得更少。問卷調查中,非常了解理財產品的人數僅占8%,對理財產品有部分了解的人數占到一半以上,還有將近10%的人完全不了解理財產品。在理財產品中,投資者有不同的投資喜好,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人數較多,另外為保險、基金、股票,還有很多人沒有進行任何的理財。
1.3 信息的了解渠道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投資者都是自己主動地瀏覽網站獲得有關外匯產品的信息。這也反映出大部分投資者獲得信息的渠道較為局限且盲目,很多人都是跟著有經驗的投資者進行投資,獲得的信息不夠全面。
1.4 關于外幣理財
由于金融市場的風險性較高,很多人不愿意將自己的存款投放到金融市場中。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0%的人購買過外匯商品,其中購買力度較大的貨幣幣種為美國,日元與歐元也有一些人購買過,但是沒有購買過任何外匯理財商品的人還是占了大多數。此外,大多數投資者認為最為安全可靠的為銀行和證券公司,因此,購買外匯理財商品的場所多為銀行與證券公司。
2 個人外幣理財業務開展的現狀分析
2.1 開展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銀行數量有限
我國目前開展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銀行數量有限,僅僅不到一半的銀行開展了此項業務,其中包括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開展此項業務的外資商業銀行數目有限,中資機構的數量較多。
2.2 業務開展狀況不均衡
從業務開展狀況來分析的話,外資銀行相較于中資銀行規模大。例如:某一美資銀行與我國中資銀行相比較,美資銀行這幾年的交易規模平均下來為6億~7億元,而我國中資銀行的交易規模僅僅是美資銀行的10%左右。從資金投向的角度分析,中資銀行募集的資金主要投向外幣債券等,外資銀行主要投向于境外票據、海外基金與債券等方面。
2.3 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發展趨勢迅猛,但是占據市場規模較小
最近幾年,我國個人外幣理財業務在逐漸地發展與擴大,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1]例如:我國某一中資銀行,其在2016年5月末的外幣理財業務規模將近7000萬美元,同比增加了50%左右,相較于3年前,交易規模增長了1100%。雖然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發展趨勢迅猛,但是相對于人民幣理財業務,外幣理財業務占據市場規模較小。
2.4 個人外幣理財業務涉及的外幣種類少,美元占據主要位置
美元是世界上主要的結算與儲備地位,其在個人外幣理財業務中占據較大的份額。例如:我國某一中資銀行,其在2016年5月末,該銀行的美元理財業務規模將近6800萬美元左右,占據同期外幣理財業務的97%左右,其他外幣包括歐元、澳元等在內僅占據3%的位置。
2.5 個人外幣理財業務注重安全性,但收益率較低
各家銀行利用個人外幣理財業務募集的資金,多數都是通過總行,運用專業的團隊進行操作,這個過程有嚴格的內部管理與控制,有效避免了金融風險。募集資金的投向方向主要是:大額存單、國債、債券等,較為注重資金運用的安全性與流動性。但是目前金融市場上,利率在不斷地變化,在一定范圍內影響了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盈利,收益率相比于以往有所下降。相比同期的人民幣理財業務,外幣理財業務的收益率可能會低1%~2%。
3 針對外幣理財問題提出的相應對策
3.1 推動個人外幣理財業務創新發展
由于投資者信息獲取的渠道有限,人們對外幣理財產品的信息了解有限。要注意了解國家的經濟情況與背景,聯系實際情況,結合客戶的需求,設計出多樣的產品。通過不同種類的產品,填補各個外幣理財市場,防止無序化競爭。[2]此外,通過推動個人外幣理財業務創新發展,達到更好地利用社會閑置外幣資源的目的。
3.2 培養專業素質高的團隊
銀行要加強對外幣理財業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培養出專業素質高的團隊。相關人員要熟悉掌握外幣理財的相關政策、流程以及不同產品的特點,能夠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此外,要培養相關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避免他們虛假夸大個人外幣理財效益,合理地引導客戶理財。
3.3 加大宣傳與監督力度
外幣理財業務能夠有效地利用市場的閑置外匯資金。要加大對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推廣與宣傳,增加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認知度。當前的外幣理財市場雖然規模較小,但是發展潛力巨大。[3]要對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監督,設置必要的資質審查與監督環節,確保其規范化地進行。此外,要加強對外幣理財資金投向檢查與監督,嚴格把控資金的去向,確保資金的安全性。
4 結 論
個人外幣理財作為目前我國境內外匯資金的主要存儲手段,在為金融機構與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文章主要通過對個人外幣理財需求狀況與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與措施,希望能夠促進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志利.個人外匯理財業務現狀及需求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華北金融,2016(9):63-66.
[2]劉旖旎.淺析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工商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之鑒[J].現代營銷(下),2014(1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