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于東平

[摘 要]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最活躍的技術創新群體,是我國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重點扶持的企業群體,企業能否識別機遇、抓住機遇獲得發展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文章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對其市場機遇識別能力進行研究,確定企業家警覺性、樂觀性、風險偏好性一定的先驗知識、企業家社會網絡等對其識別能力具有一定的影響,并結合對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調查數據,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高其市場機遇識別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影響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030
1 前 言
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國務院于1999年批準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通過無償撥款、貸款貼息、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近年來國家對創新基金的投入呈持續上升的狀態。科技型中小企業所受到的關注日益增多,其面臨的政策環境日益變好,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如何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發現機遇,制定有效的發展戰略,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2 市場機遇相關理論研究
2.1 市場機遇的來源
市場機遇是市場上存在的尚未沒滿足或尚未被完全滿足的需求。它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多種多樣的。Kotler(2001)認為市場機遇主要來源于人文、經濟、自然、技術、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六大宏觀環境。Poter(1997)認為微觀環境如投資者、消費者、供應者、競爭者等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也很大。江成龍、王靜(1988)在研究企業如何尋找目標市場機會中,發現除了宏觀環境的趨勢以外,微觀環境的競爭盲點、顧客抱怨、矛盾現象、特殊事件等也包含了大量的市場機遇。并且是意外、離群的高隱蔽、高價值市場機遇。
市場機遇具有隱蔽性,隱藏于各種信息中,如果企業不重視市場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又缺乏科學的指導方法,容易與機遇失之交臂。機遇具有時效性,市場機遇與時間相關度較高,若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及時發現并利用,機遇會變弱或會消失。機遇處在不斷變化的空間中,還具有動態性、種類多樣性、條件性。
2.2 市場機遇的發現過程
Lindsay N.J.(2002)對機遇識別過程劃分為3個階段:機遇搜尋、機遇識別、機遇評價。馬龍強(2006)將市場機遇發現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環境感知階段;機遇辨識階段;機遇分析階段;機遇評估階段。文章將機遇環境感知、辨識、分析到評估的整個階段視作機遇識別的連續統一的過程。
3 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的特點
3.1 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中小企業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其范圍界定既結合了科技型企業又結合了“中小型企業”的定義。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如下特點:科技含量高、科技人員比例高、高收益高風險并存、高成長性、資源投入大等特點。
(1)科技含量高,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從事研發、生產、服務,因此其專利、技術數量較高,其附加值較高。
(2)科技人員比例高、創新能力強。黃志民、郭海燕(2003)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備技術和創新能力,如果企業沒有技術或者是技術創新能力較低,就說明它無法在競爭的環境下生存。
(3)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高科技產品附加值較大,新產品在市場推廣中能否得到顧客的認可,以及其后期盈利能否彌補前期虧損都對企業充滿了不確定性。徐明亮(2009)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功率只有15%~20%,80%以上的企業會受挫,而某些項目的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
(4)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難以模仿的高技術優勢,一旦滿足顧客需求,獲得市場認可,企業具有定價優勢,利潤將大幅度增長,企業將快速成長。
(5)資源投入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進行技術研發階段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才,投入大量的設備、材料、機械等,同時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
3.2 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的特點
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高科技行業,其產品從研發到投入市場要經歷“技術研發成功→技術向產品的轉化→投放市場”的過程。由于企業從研發到產品的成功轉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進行機遇識別過程中需要比一般企業更高的敏銳度,及更強的前瞻性。
科技型中小企業一旦正確識別市場機遇,其高成長性將為其發展帶來一定規模的利潤。同時,由于其資源投入大等特點,若不能正確識別機遇,也將為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3.3 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Alexander Ardichvili等(2003)總結出企業家警覺、先驗知識、社會網絡、主體特質是影響識別過程的主要因素。段云龍、于東平等(2014)認為影響持續創新機遇識別的要素包括主觀和客觀兩類,主觀要素包括企業家精神、社會網絡、信息等因素,企業家精神還包括企業家意圖、企業家個人特性、先驗知識、認知能力和企業家警覺等,客觀要素包括外部環境和機遇本身。
作者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及其市場機遇的特點,將其影響因素歸結為:企業家警覺性、樂觀性、風險偏好性、一定的先驗知識、企業家社會網絡。
(1)企業家警覺性。Kaish等人認為企業家的警覺性是將自己置于信息流中,從而擴大遇見機會的概率,整個過程不需要精細搜索某個特定機會。在此將企業家警覺性認為是對市場信息的敏銳程度。企業家警覺性越高,在環境感知階段的感知能力越強,識別機遇的概率越大。
(2)企業家樂觀性。花貴如(2011)認為企業管理者的樂觀主義在投資中具有中介效應,促使管理者高估投資項目回報,低估其風險,從而提高企業投資水平。企業家的樂觀性能夠在風險與機遇并存的時候,適當放大機遇的概率,提高機遇感知、機遇辨識的概率。
(3)企業家風險偏好性。企業家風險偏好性,在機遇分析階段與評估階段,提高機遇被確認識別的概率。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其市場機遇中也伴隨一定的風險。
(4)先驗知識。先驗知識是先于經驗的知識,不依賴于經驗,可以為人類的理性和悟性提供基礎。馮海紅(2015)用企業家的最終學歷、專業背景和職業背景三個維度來表示企業家的先驗知識。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高科技企業,其產品從研發到投入市場不僅需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更需要專業知識做背景。扎實的專業知識可以為企業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產品本身的特點,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為企業更好地占領市場機遇提供可能性。
(5)社會網絡。企業家的社會網絡是企業家與社會成員之間因互動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系體系。人們獲取信息除了來自自我學習與信息的搜索外,更多的是來自自身所處的社會網絡。社會網絡是企業家獲取信息的一條重要途徑。朱振坤(2009)通過對114家企業的實證調研表明,面對不同環境因素和外部條件,企業會選擇發展不同的社會網絡來獲取資源。
3.4 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作者對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能力影響因素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調研,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能力,及對其市場機遇識別能力有影響的企業家所具備的素質(先驗知識、社會網絡、強風險偏好性、樂觀性、企業家警覺性)進行統計。在被調查的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中,認為企業家具有成功識別市場機遇的占80%。統計數據如下圖所示,縱向表示樣本數據中同意該企業家具備該素質的人員的百分比。
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市場機遇識別能力影響因素分析表
從調查問卷的統計信息中得知,①有成功對市場機遇識別的企業家普遍具有一定的先驗知識、企業家警覺性、樂觀性、社會網絡;②強風險偏好性在有無市場機遇識別能力上幾乎沒有差別。
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其市場機遇識別能力:①企業家增加專業知識的學習以提高其先驗知識;②保持樂觀的心態對待每一次挑戰與機遇;③提高其警覺性,即對環境的感知能力;④增強社交,拓寬自身的社會網絡結構。
參考文獻:
[1]粟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驅動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南開:南開大學,2014.
[2]江成龍,王靜.工商企業如何尋找目標市場機會[J].財貿經濟,1988(6):56-60.
[3]馬龍強.企業市場機遇發現影響因素與實證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
[4]黃志民,郭海燕.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問題的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3(5):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