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茶花

讓中職政治課堂生動有趣,打造快樂課堂,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是教師追求的方向,筆者的做法是植入趣味元素,制造輕松氛圍,打造快樂課堂。打造快樂課堂從選擇趣味教材開始,好的課堂導入能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教師還要學會處理教材,教學過程要做到互動多、參與多、動手多。
中職政治課教學一直受到教材、教法等的制約,存在課難上、學生不愿聽、不喜歡看書等問題,課堂效果不理想,政治課很難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如何讓政治課活起來、樂起來,筆者的做法是植入趣味元素,制造輕松氛圍,打造快樂課堂。
一、打造快樂課堂從選擇趣味教材開始
中職政治課教材有很多版本,各種版本各有特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筆者學校一直是由政治教研組自主選擇教材,多年以來學校試用了多種教材,去年秋季使用的這套教材比較符合中職學生的需求。該教材有心靈故事、心海導航、心理體驗、成長工作坊、拓展性訓練等欄目,圖文并茂、淺顯易懂、語言生動,例子貼近學生實際,語言符合中職學生的口味,學生一拿到手就開始翻閱起來。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材是上好政治課的基礎。
二、導入新課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課導入能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教材《心理健康》中《做情緒的主人》一課開篇的“心靈故事”中講述了兩位中職學生在籃球場上因口角繼而發展成動手打架的一個案例,然后說明什么是情緒及產生情緒的內外部因素,接著是“討論會”,討論上述案例中的情緒問題,最后又是案例分析及拓展性訓練。常規的導入方式是通過老師或學生講心靈故事作為開篇。筆者的導入方法是把課文中的“心靈故事”用動漫短片放映出來(該短片可到相關網站下載)。動漫是中職學生喜愛的一種表現方式,該案例中的情節在中職學校中十分普遍,用動漫來表達十分生動,其效果遠遠大于用語言講述。緊接著學生思考并討論:案例中的口角是如何發展成動手打架的?換了你,你會怎樣?學生看得津津有味,情節易懂,表達生動。經過學生的討論,教師很自然過渡到新課內容。
三、注重實效,適當處理教材
還是以該課為例。首先適當更改課文次序。 “心靈故事”動漫短片放完之后,筆者直接進行案例討論,這樣不但顯得更有序緊湊,而且又自然地引出情緒的話題,過渡到新課。其次,減少枯燥無味的理論說教,增加實效性和趣味性。對教材中關于“什么是情緒及情緒的形成”這一知識點不易講清講透,而且大多數學生又不易理解,對中職學生來說更沒太大的實用性,所以可以略講甚至一點帶過。筆者又增加了“臺上表演臺下猜”“故事會”“我的情緒世界”等趣味環節。關于如何做情緒的主人,筆者增加了以下內容,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鑰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說:“上司不賞識我,所以我情緒低落。”這把快樂鑰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真命苦!”年輕人從文具店走出來說:“那位老板服務態度惡劣,把我氣炸了!”可以叫一位學生讀,另一位學生講心得體會。
四、互動多、參與多、動手多,快樂也多
政治課變陳舊冗長的說教為快樂有趣的互動方式,盡量做到讓學生動起來,樂起來,才能做到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還是在本節課,筆者增加了“臺上表演臺下猜”這一環節,用幻燈片展示了幾種常見的情緒:喜怒哀懼,畫得很夸張,畫面一出現便出現了一陣歡快的笑聲,給課堂注入了快樂元素的同時,也為下一步學生表演表情營造輕松的氛圍。
1.表達情緒的詞語
你知道哪些詞語是表達情緒的嗎?填寫下面的表格。
2.體驗時刻
請同學上臺表演不同的表情,下面同學猜是何種情緒。有了前面的鋪墊,同學表演得越夸張越有趣效果越好,既加深了印象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活動規則:每位同學(不記名)想出一個描述人的情緒的詞語或成語,交給老師。然后隨機選出兩名同學,其中一名同學表演隨機抽出的詞或成語,另一名同學根據表演進行猜測。通過活動,你認為自己的情緒表現準確嗎?你能準確地讀懂別人的情緒表現嗎?該活動對你有什么啟發?
“故事會”這一環節,請同學們講述“我的情緒世界”。經過第二環節的預熱,課堂氣氛已經活躍,學生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為第三環節講故事打下了基礎。也在這個環節中,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1)要求學生以四種情緒(喜怒哀懼)為基礎,講述一個自己曾體驗到的情緒的故事(一段經歷)對自己或他人或對社會有什么影響。(2)小組交流,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這一環節學生十分活躍,小組討論無拘無束,小組交流自由開放。有的同學講了自己最快樂的時刻是小時候與父母上街的情形;有的說最孤獨是雙休日不能回家的時候;有的說最難過的時刻是在家父母爭吵的時候……我贊嘆學生率真的同時又對農村的家庭教育表示擔憂。這一環節,學生時而歡快,時而沉默,也許講到不開心的時候大家都有同感。
五、快樂的課堂考驗教師的駕馭能力
教師組織的每一次討論,學生的自由發言在活躍課堂的同時又加強了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教師及時地總結和引導,不會使討論偏離方向,又把知識引向深入。學生討論容易跑題,若教師不及時控制,可能完不成教學計劃或達不到教學效果。
“臺上表演臺下猜”環節過后,伴隨學生的陣陣笑聲,筆者請同學們思考:你所表現的情緒能被人比較準確地感受和理解嗎?你想要表現的情緒正是你實際上表現出來的情緒嗎?你能準確地讀懂他人的情緒嗎?一連串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
講述“我的情緒世界”之后,教師及時總結:進入青春期,我們的情緒世界變得十分豐富,不僅有喜、怒、哀、懼,而且喜還有愉快、快樂、興奮、狂喜之分;哀有憂愁、苦悶、沮喪、絕望之分。在把握自己情緒的同時也要理解別人的情緒,這樣同學之間的矛盾會少得多。將情緒引申到人際交往,學生的體會一定很深。
在讀完“一段抱怨的話”后,教師引導: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的心情。每人心中都有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你的鑰匙在哪里?在別人手中嗎?快去把它拿回來。
教師最后進行課堂小結:其實影響情緒的真正因素,并非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對這一事件的想法與解釋。同樣的事情,因為不同的想法,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處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豐富多樣的情緒構成了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讓我們試著對自己說一些正面的、理性的話語,樂觀的態度可以帶來更積極的想法,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我的課堂我做主。植入趣味元素,營造輕松氛圍,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投入大量精力備課,備教材的同時也要備學生。不同專業的學生性格有所區別,男生班和女生班特點也不同,制造快樂的手法也不盡相同,這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經驗。
打造快樂的政治課,使學生快樂的同時,對于教師也是一種享受。
(作者單位:衢州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