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高小好
[摘 要]創新型技能人才是我國在新時期背景下提出來的人才發展目標。文章首先簡述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發展歷史;而后解析了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構成要素,包括扎實的理論知識、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強大的綜合素質三方面;最后分析了我國對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關鍵詞]創新型技能;發展歷史;構成要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150
1 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發展歷史
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高層次的管理人員,還需要對創新和技能加以充分利用的創新型技能人才。創新型技能人才是我國在新時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其發展歷史才短短幾十年,但其發展速度卻使得社會大眾充分了解了其內涵。對于企業來說,創新是企業戰勝競爭對手,在發展道路之上越走越遠的基石。在企業之中,創新型技能人才主要以技師、高級技師為主,他們在技術工藝改進、設備操作等方面不斷創新。他們的創新行為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還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
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新”已成為我國的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首先,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之中不斷提出了“創新”和“技能”的重要性。2005年11月,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的講話強調了我國制造業中創新的缺乏和高技能人才的匱乏。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指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其次,各行各業中的決策人和執行者,或者是普通群眾,都把創新貫徹到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
“創新技能型人才”則是一個更為專業化的概念,于20世紀初,它才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首次提出“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則是在2006年,文益民、周勁松、彭躍合著了《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探討》。該文指出,“創新型高技能人才不光是熟練的高級技術工,還應該具有創造性地使用所學技能的能力”。從書中的定義可知,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即能夠有效地利用其所學的理論技術,運用智力從事創新勞動的人才。
隨后,關于創新型技能人才的文章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內,使得人們對這一概念有著更加透徹的理解。截至2012年11月11日24時,先后有10篇與“創新型高技能人才”概念相關已發表的論文。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2015年數據。其表述包括“創新型技能人才”“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人才” “高技能創新型人才”等,這些文章從不同的研究方向與研究角度探討了創新型技能人才問題,包括創新型技能人才的特征特色、培養途徑以及發展狀況等,給社會大眾了解創新型技能人才提供了更為開闊的視角。
2 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構成要素
(1)扎實的理論知識。知識是人們對客觀實在物的認識成果,它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從概念可知,知識是人類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之中,逐漸了解了客觀實在物的特點,相互關系和發展規律,從而形成了對客觀實在物的這樣的或者那樣的認識,這些認識經過檢驗、過濾和篩選,并以一定的符號體系的形式如語言形式表達出來,才形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科學知識。①
創新不是虛無縹緲無邊無際的想象,而是需要建立在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上進行的知識組合、轉化及運用。因此,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首先是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功底的人才。他們基本上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在高校自由的學術氛圍之中學習新知識,培養了創新能力,才能運用所學知識在企業的發展之中進行創新活動,推動企業的發展。
(2)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創新型技能人才不僅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儲備,同時也能創新地利用其知識儲備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實現知識應有的價值。創新型技能人才擺脫了“只會學,不會用”的困境。他們不是重復單一的體力勞作活動,而是隨機應變,善于利用其知識去除多余的程序,把復雜的勞動程序簡單化。
在實踐活動中,創新型技能人才敢于嘗試,勤于動手,敢于挑戰一成不變。正如先輩所說,“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之中,才能在實踐之中強化理論知識。因此,在當下的高校教育之中,不管是文科教育還是理科教育都極其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文科的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同時要深入專業相關領域,進行調研或者實習的活動。理科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先輩的實驗經驗,同時要扎根于實驗室之中,不斷動手,強化自身的動手能力。與此同時,當下的學生也認識到了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他們熱愛旅行,在旅途之中自己動手,增加自身的生活經驗,強化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只有擁有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
(3)強大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學習能力和心理素質兩方面。在學習能力方面,創新型技能人才不僅注重單一的技能培訓,而且重視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創新需要有對各專業領域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能力。所以,在實踐學習過程之中,創新型技能人才不是總專注于單一的領域,相反,他們注重鍛煉身體,強健體魄;注重道德品質的培養,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他們不僅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也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以開闊視野,拓寬眼界。在心理素質方面,創新型技能人才不斷突破自我,承認失敗,重頭再來,這是一次又一次鳳凰涅槃的過程。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之中,創新型技能人才不斷實踐其創新的想法,即使這些想法一次次失敗,遭受到難以言說的挫折、失敗、沮喪。但是他們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他們堅持到最后,沒有放棄,他們仍然敢于重新嘗試。這樣的心理素質方能鑄就新的發展高度。
3 我國對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1)學校的教學活動是關鍵。教育是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的關鍵環節?!秶医逃聵I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國家從政策上支持,學校也應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為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做出貢獻。
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之中,在理論知識及技能創新方面都要加以重視。首先,在理論知識的培育中,要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只有學生有強烈的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他們才能產生創新動力。這就需要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破除陳規,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創新、不按固有的慣例行事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生理論學習過程之中,應鼓勵學生發現理論中存在的問題,并大力支持學生解決問題。其次,在創新技能培養上,學校要有效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例如,在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之中,教學人員不僅要教會學生“怎么做”,還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新實驗方法,驗證實驗結果。學校在理論知識和實踐過程之中,都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學生才能真正發揮其創新能力。
(2)社會各方的配合是重要一環。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不是依靠國家政策、學校教學活動就能夠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社會各方相互合作,共同完成。2006年,胡錦濤同志發表講話指出,“培養和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社會各方也要積極為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做出努力。
為了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家庭、企業等也需要積極做出貢獻。就家庭方面來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家庭教育上,不應壓制學生創新思維的成長,而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就企業來說,應積極配合學校,提供適宜的實習崗位給學生,支持學生在崗位之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大膽創新,切身實踐。只有家庭、企業等各方積極配合學校、國家政策法規,才能為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淮春.現代思維方式與領導活動[M].北京:求實出版社,1987.
[2]張振元.“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相關研究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地,2013(10).
[3]陳放,朱莉,潘磊.重慶市高技能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15(34).
[4]陳小云,黃麗萍.新經濟環境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探討[J].中國市場,2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