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景祥?金曉燕
“FOR循環”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語言課程中的重點內容,應該安排其在選擇結構之后教學,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的基礎,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FOR循環的思想,培養和提高學生編寫計算機程序的能力。筆者經過親身的教學體驗,詳細地介紹FOR循環的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目標
掌握FOR循環的知識,能運用循環的思想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趣味性教學與多元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在看問題時更加全面。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循環執行的流程及基本語法。教學難點:根據實際問題,應用循環結構,寫出計算機程序代碼。
三、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體驗探究與任務驅動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1.模擬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在上網時IE惡意病毒程序入侵,反復打開瀏覽器窗口的過程。在網頁中點擊某一個鏈接,馬上彈出很多個瀏覽器窗口,網頁都是一些廣告或一些不健康的內容,關閉都來不及。提問調查同學們平常上網有沒有碰到過這個情況,基本上所有學生都碰到過,并請學生一起在機器上體驗。教師與學生一起數IE惡意病毒程序打開瀏覽器窗口的次數,也就是重復做這個動作的次數,也就是循環。中職的學生雖然基礎較差,但都很感性,通過這個實例,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順勢就引入了本節課的內容——FOR循環。
2.師生合作探究、獲得新知
教師和學生一起合作畫出IE惡意病毒程序執行過程的實際流程圖。并推出計算機程序語言里FOR循環的一般化流程圖。根據流程圖,讓學生嘗試寫出FOR循環的語法。編寫程序最終就是要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計算機程序代碼翻譯出來,在這里教師提醒學生一定要注意動作反復執行的數次如何通過循環來控制。
3.闖關練習、鞏固知識
闖關編程游戲第一關:教師引導學生模擬IE惡意病毒程序入侵,反復打開瀏覽器窗口20次。大部分代碼已經給出,請學生將程序補充完整。
For i = 1 To()
Shell App.Path&”\360se.exe”&””&bpath, 0
‘打開瀏覽器動作
Next i
這里的設計意圖,主要是鞏固學生對FOR循環語句的語法,尤其是循環次數如何人為的控制,使學生消除對病毒程序神秘感,對整個計算機程序語言有新的認識和感悟。
4.師生共同研究、拓展知識
闖關編程游戲第二關:編寫簡單明文加密程序。在網絡通信高度發達的今天,在機密的數據傳輸中,是不能以明文也就是直接傳送,必須經過把明文用密鑰加密,使明文變成密文后才能傳輸給對方,這樣可以防止別人截取數據。讓學生編寫簡單明文加密程序,采用所有明文符號ASCII值加5加密規則。這個闖關編程題里面循環的次數由加密明文字符的長度決定,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明白在循環次數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來設置循環變量處理問題。
5.知識歸納、多元評價、總結提升
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共同討論歸納本課所學知識,并對兩個闖關編程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教師對每個小組完成的作品進行的點評。對好的作品進行在同學之間展示、共享,以達到同學之間相互借鑒學習,最后教師對本課的知識總結。
五、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計算機程序語言邏輯性強,對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最乏味和最困擾的一門課程。本節課教師從學生平常碰到的病毒程序入手,很快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兩個闖關的編程游戲完全取材于實際生活,教師引導學生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讓學生從索然無味的算法中,體驗到了程序設計的趣味,并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反過來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待探討的問題
學生的英文底子差,看到程序代碼是英文,所以總是有畏難的心理。如何較好地引導學生克服這種心理,值得教師好好思考。
(作者單位:單景祥,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金曉燕,臨海市回浦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