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的建筑市場逐步完善,市場監管力度也在持續增強,建筑行業的發展逐漸實現了規范化與正常化,在這種情況下,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尤其是合同管理,已經逐漸成為風險管理的一部分。針對當前存在合同履約率低的問題,做好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的監管非常重要。文章結合現階段施工合同履約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招投標對于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監管的影響,希望可以更好地對合同履約進行監管。
[關鍵詞]招投標;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監管影響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180
改革開放至今,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長遠發展,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成果,但是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例如,工程款拖欠、合同履約不到位等,嚴重影響了建筑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面對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施工企業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履約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1 施工合同履約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建筑市場的逐步完善和規范,施工合同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合同簽訂的形式、程序等日趨規范化,但是在合同履行方面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主要包括:
1.1 合同條款缺乏約束
在部分施工合同中,對于一些重要的條款,并沒有形成嚴格的約束,影響了條款的可操作性。例如,在工期、工程變更、竣工結算以及違約責任等方面缺乏明確的約定,在爭議和糾紛發生后,存在著無據可依,或者難以執行的情況,影響了合同的有效履行。
1.2 規避監管問題
就目前而言,規避監管問題的情況有兩種,一是陰陽合同,指合同雙方同時簽訂有兩份合同,一份相對規范,交由監管部門審查備案,另一份則是私下簽訂,存在著許多違反建筑市場規范的條款,使得合同的監管形同虛設;二是當存在多個專業子項目時,報審的施工合同往往只涉及主體內容,專業工程則直接發包,從而規避監管。[1]
1.3 合同變更問題
工程項目在實際施工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為了保證質量、安全、進度等,通常需要進行變更,而依照規定,施工變更后,需要到監管部門進行備案。但是當前許多合同主體并沒有嚴格依照規定做好合同變更備案,引發了少報多建、合同金額膨脹等問題。
1.4 工程款拖欠
在我國建筑市場中,由于競爭激烈,建設單位處于優勢地位,許多施工單位在獲得工程建設資格后,往往會在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開始施工,使得合同履約過程中,約定支付的進度款項無法按時到達,出現了拖欠工程款的問題,而施工單位在得不到工程款的情況下,可能會停工,引發工期的延長,甚至造成“爛尾樓”問題,或者層層拖欠,導致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影響了社會的穩定發展。[2]
2 招投標對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監管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將市場經濟看作法制經濟、合同經濟,合同直接關系著企業經營的成敗,在工程項目的建設中,不僅需要重視施工合同的簽訂,更應該強調合同的履行問題,是否能夠主動履行施工合同,對各方主體的利益關系進行協調,是合同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招投標的過程,實際上可以看作合同談判和簽訂的過程,而合同的履約情況則可以充分體現出招投標的效果,兩者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招投標對于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監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強化資格預審
由招標方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資格預審文件的編制,也可以委托招標代理機構編制,包括工程項目的介紹,對于投標方的要求等,文件編制完成后需要交由行政監督部門進行審查。然后,在報刊、網絡或者相應的媒介平臺上,發出資格預審廣告,內容包括工程名稱、所處位置、概況、合同范圍等。如果投標方對于資格預審文件存在疑問,可以通過電報、信函等提交給招標方,由招標方做出明確回答。在接收到投標方報送的資格預審文件后,招標方可以與投標方就文件中存在的疑點進行探討,在這個過程中,投標方不能對報送的資格預審文件內容進行修改。招標方組織專業人員,針對投標方提交的資格審查文件進評審,然后以書面形式向所有投標方告知評審結果。[3]
2.2 規范招標文件
在招投標活動中,招標文件非常重要,可以向投標方提供可靠參考,指導其進行投標文件的編寫,也可以對投標環節需要遵循的規范和秩序、中標后合同的主要條款、雙方的權利義務等進行規定。可以說,招標文件的內容是開展后續各項工作的前提和依據,同時也是施工合同簽訂的基礎所在,其中的很多內容可能會直接成為合同中的條款。不僅如此,招標文件非常直觀地表達出了招標方對于工程項目的意愿,在面對各類風險時,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招標方會盡可能地對風險進行轉移,從這個角度分析,在風險分配方面,招標文件同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招標文件進行規范非常必要。
2.3 規范合同條款
在開展招投標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合同條款的規范性,對其內容進行嚴格把關。一是應該關注合同條款的合理性,避免出現權利、責任、利益分配的不平等;二是應該強調合同條款的嚴肅性和嚴謹性,以防止不符合資質要求的施工方鉆空子;三是應該保證合同內容的完善性,確保補充合同可以與招標文件、原合同以及相關協議保持一致。同時,應該重視合同監管工作,在與投標方簽訂施工合同時,應該堅持先預審,后備案,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其影響的擴大。應該對招投標程序進行規范化管理,防止出現“陰陽合同”的現象。[4]
2.4 重視監督管理
主管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加強招標文件的管理工作,通過宏觀層面的管理和調控,約束招標方的行為,確保其能夠遵守規則。在針對招標文件進行備案時,主管部門需要做好全面細致的檢查工作,如果發現其中存在不平等條款,可以及時指出,對于有可能影響招標結果的不平等條款,需要責令招標人改正。在合同備案時,如果發現存在霸王條款,或者風險轉移不合理,則應該向承包商指出,對其態度進行確認,以確保在出現矛盾糾紛時能夠有效解決。
2.5 完善信用管理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主體的誠信是基礎,也是推動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前提,建筑市場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樣需要對信用管理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就目前而言,在我國建筑市場中,存在著信用信息流通不暢的情況,無論是招標方還是投標方,想要單純地依靠市場獲取對方的信用信息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從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提供的信息分析,必然會引發信息不對稱問題,這也是當前招投標活動存在諸多矛盾糾紛的主要原因。對此,應該進一步加強市場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對招標方、投標方以及代理機構的責任進行明確,做好相應的信譽評估,定期公開一部分信譽較差的單位,實現信用信息的高度共享,從而對招標投標活動進行約束和規范。[5]
3 結 論
總而言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對當前施工合同履約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結合招標投標活動與合同管理的密切聯系,研究了招投標對于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監管的影響和策略,希望能夠進一步規范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的監管,推動建筑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東暉,張紅波.關于建設工程招投標項目合同履約監管問題的探討[C].實踐與思考:七省市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聯席會優秀論文集,2012.
[2]譚曉東.招投標對施工合同履約行為監管的影響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1.
[3]江文霞.基于演化博弈的建筑工程合同履約監管制度與行為策略關系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5.
[4]牛普糧,焦東生.修武縣認真做好建設工程招投標施工合同監管[J].中州建設,2013(15):35-36.
[5]田靜.高速公路招標中的合同履約管理[J].科技傳播,2010(11):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