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要:促進企業年輕干部健康成長,其總體效益并不僅僅依賴于某個單一因素或多個確定因素, 而是生態系統整體運行的狀態及其結果的體現。從“個體人”的社會活動對環境的需求,來分析年輕干部健康成長的生態環境的必要因素,可以清晰地看出社會環境對年輕干部健康成長的合力作用。
關鍵詞:年輕干部;成長;生態環境
近年來,四機廠黨委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圍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實力“品牌老店”的企業發展戰略,立足于增強后勁,激發活力,在優化年輕干部成長環境方面,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規律性的認識。
一、加強教育培訓,為年輕干部健康成長供給充沛營養
干部成長規律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保證年輕干部全面健康成長,需要不斷加強教育培訓。筆者認為,“教育培養”就是黨的各級組織,有領導、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年輕干部進行“澆水施肥、修枝剪葉、培土整形”,是“安神補腦”、“強筋壯骨”的有效方法。素質提升離不開教育培養,年輕干部成長需要教育培養。相對而言,年輕干部大多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工作熱情、有朝氣,思想比較敏銳,接受新事物快,有開拓進取精神,許多同志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了成績,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是緣于社會環境和社會經歷的局限,年輕干部也存在弱點和不足,主要是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學習,缺乏對黨的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深入了解。要在政治上、思想上進一步成熟起來,就要掌握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實質,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實踐;就要學歷史、學經濟、學科技、學管理、學法律,學習一切需要學習的東西,強化內涵修養,優化思維方式。有鑒于此,四機廠把加強學習培訓,作為促進年輕干部健康成長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突出個體差異,分層次、分類型按需培訓,加強黨紀黨規教育,與高等院校共同舉辦MBA研修班;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教授講授國內外先進管理理念;組織赴國內外先進企業學習觀摩、培訓,收到了開闊視野,啟發思路,提高層次的效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應該承認,發揮教育培養在年輕干部成長中的作用,大規模培訓,大幅度提高素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常抓不懈,真正讓教育培養的雨露滋潤每位年輕干部的心田,使他們能干事、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
二、強化實踐鍛煉,為年輕干部健康成長提供豐富土壤
“閱歷”比“簡歷”重要。實踐是年輕干部獲取經驗、提升能力的豐富土壤。“保溫室里鍛煉不出真正的人才”。在實踐中鍛煉、考驗和提拔干部,始終是我們黨培養年輕干部的基本途徑。實踐鍛煉有利于年輕干部提高工作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利于克服弱點,有利于練好基本功。“使用是最好的培養。”在實際工作中,應給優秀的年輕干部壓擔子,讓他們在負責重大項目、處理矛盾集中事件、組織重要活動、協調重要關系、解決急難險重事項中,提高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采取組織調整、選派掛職等方式,著力強化組織培養和鍛煉效果,促其健康成長;根據干部培養規劃,適時地、大膽地把優秀干部放到關鍵崗位進行鍛煉,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在工作實踐中鍛煉為“駿馬”、“賢才”。
三、完善制度機制,為年輕干部健康成長暢通“綠色通道”
生物生長,需要保持包括個體和群體間水平距離,疏密適宜,通風透光。年輕干部健康成長,有賴于機制的促動。良好的制度機制,可以讓年輕干部的個性發展通道多元又寬敞,促進脫穎而出。根據不同系列、不同層級干部所擔負的職責任務,分類設計具有不同權重結構和側重點的考評指標。同時,創新選拔任用方式。注意抓住年輕干部“最佳使用期”,在他們的黃金時間及時推上重要崗位。對特別優秀的年輕干部,敢于打破常規,創造條件小步快跑,縮短成長周期。每次調整補充領導班子,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年輕干部。近兩年,四機廠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干部選拔機制,公開選拔團委副書記,并推出基層副職崗位實行公開選拔,不僅為年輕的優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而且激發了全廠干部隊伍的整體活力。
四、推進輪崗交流,為年輕干部健康成長拓寬發展空間
生態學研究表明,生物之間存在“共生互養”規律。有些生物把它安置于其它生物的空間中,能夠相生相長,相互促進,生長發育得更好。為實現整體的最優化,必須科學、巧妙地對生物進行組合,促進良性循環,提高整體效益。筆者在實踐中體會,實行輪崗交流,是為年輕干部健康成長拓寬發展空間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創造能力。一個人長期在一個崗位上工作,時間久了會形成定式,工作模式方式方法老一套,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容易產生不思進取的墮性。適時變換崗位、更迭角色,才能不斷獲得新鮮感;有利于提高綜合素質。一次經歷就是一個“老師”,一個崗位就是一所“學校”;多一次經歷就長一次才干,多一個崗位就多一份成熟;有利于提升干部隊伍的整體功能。輪崗交流,也是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改善干部隊伍結構,實現優化組合、優勢互補,增強整體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護年輕干部。領導干部在一個崗位,尤其是握有實權的崗位上待的時間久了,“熟人”會越來越多,“權力”會越來越大,久而久之,周圍就會不由自主地形成“關系圈”、“人情網”,也容易形成“一言堂”、“家長制”作風,削弱了集體領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輪崗交流可以有效地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這也是關心愛護年輕干部,保持其“純潔性”的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輪崗交流是在尋求動態與靜態的契合點,尋求人與崗位的最佳結合。雖然優點諸多,但崗位的“流動”和管理體制整體“穩定”之間必然會存在著矛盾,同時輪崗交流也是對輪崗干部的一種嚴峻考驗和挑戰,需要系統的規劃和管理方式作保障才能取其利避其弊,在管理體制內形成“穩定流動”,在“流動”中發現可用之才,促使優秀干部加快成長。
參考文獻:
[1]羅棋尹.淺談新常態下年輕干部德的養成[J].當代青年月刊,2015(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