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華
摘 要:幼兒園的教育是幼兒接觸學習的萌芽時期。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幼兒主要學習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幾個方面,這幾個方面對幼兒今后的表達能力、行為習慣、科學認識、行為修養、品鑒能力等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幼兒語言領域的教育。3~7歲的孩子正處于幼兒時期,這個時期他們通過大人之間的對話以及日常的接觸形成初步的語言表達,如果對這一時期的幼兒語言進行良好的教育,就能對他們今后形成嚴謹、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打下基礎。因此,越來越多的幼兒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將提高幼兒園的語言教育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和重點教學任務。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活動;實施策略;創新探究
隨著早期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深入研究,幼兒的語言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育
工具。
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主要包含了口頭語言的教育、肢體動作語言的分析教育。它滲透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本文主要從幼兒的口頭和肢體語言教育兩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幼兒園的語言教育。
一、展開幼兒閱讀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園語言教育
閱讀是幼兒園教學的一門必讀課程,幼兒自己閱讀書刊或者聽教師閱讀都是幼兒閱讀的一種方式。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還能幫助幼兒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對幼兒聽、說、讀、寫語言表達能力、觀察力、想象力、探究力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開展幼兒的閱讀教育活動,在幼兒園中我們可以通過創意閱讀、閱讀物互換、自由閱讀、閱讀游戲等方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幼兒的閱讀教育成為幼兒終身學習、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促進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活動的實施。
例如,定期舉辦一些“小小閱讀明星”“書香伴我成長”“書籍互換閱讀”等主題的閱讀活動,向幼兒與幼兒的家長免費發放,允許這些家長帶著孩子去學校的圖書館看書,或者可以在教室里放一些課外書籍,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刊閱讀,然后讓幼兒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故事,并分享給自己的同學。這樣有計劃、有目標地對幼兒進行閱讀教育,讓他們讀的書具有系統性、連續型和遞進性,這樣不至于幼兒出現看不懂書、不認識字的情況,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園的語言教育。
二、展開幼兒故事評論活動,促進幼兒園語言教育
故事評論也是幼兒語言領域教育的重要方面,故事評論主要是通過故事表達,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或者事件,起到一個語言表達和知識傳遞的作用。故事的評論主要包含“故事傾聽—構思—分析立意—語言組織—斟酌表達”,這五個環節缺一不可,每個故事評論的環節都有自己的規律和特點以及具體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展開幼兒故事的評論活動,促進幼兒園語言教育。
例如,在閱讀《守株待兔》這個故事的時候,這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故事題材,在孩子聽完故事之后,可以組織他們進行故事的評論活動,讓幼兒自由發言,概括評論好的幼兒將受到獎勵,幼兒紛紛評論“想要獲得就得付出努力……”“做人不能死板,要學會變通……”“不能只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不通過自己的努力是換取不到成功的,我們應該……”讓幼兒將自己的感想和評論與大家分享,由幼兒自己選擇出他們認為優秀的評論,教師給予獎勵。幼兒通過故事評論的形式,反映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還讓幼兒的內心獲得了一定的滿足,對分析評論提高了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的語言表達更有條理,更加嚴謹,促進了幼兒園語言教育。
三、展開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園語言教育
幼兒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他們對游戲有著強烈的興趣。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將幼兒游戲教育納入語言教育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幼兒的語言領域教育,讓幼兒在游戲中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客觀情景通過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作出語言反應,直接或者間接地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園的語言教育。
例如,在學習《螞蟻和螞蚱》的時候,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將童話故事拆分,讓幼兒自由組織螞蟻或螞蚱之間的對話,然后分角色扮演,一個扮演螞蟻,一個扮演螞蚱,一個人負責旁白,或者添加一些其他的角色,這樣對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有幫助。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語言領域教育對幼兒非常重要,因為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情感、待人接物、表達意圖的重要媒介,形成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工具。在幼兒時期對幼兒的語言能力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積累大量的詞匯,這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會迅速提高,能對他們今后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的塑造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嚴.新課標下幼兒園語言教學模式探究[J].語言創新導報,2014(42).
[2]閆寧.因生制宜,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淺談幼兒語言教育策略[J].中國西部教育,2015(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