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 要:當代語文教育家程少堂說過:“什么是語文教師的人文精神?語文教師把語文課上好,上的讓學生入迷,就是最大的人文精神。”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它是語文教師教育教學的追尋目標,可是怎樣讓學生入迷呢?語文教師一直都在摸索中尋求它的答案,所謂入迷即是讓學生感興趣,樂于聽課,樂于學習語文。
關鍵詞:師生關系;多媒體輔助;愉快氛圍;生活
語文的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即是他們的引路人。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本著教好學生的原則去指導學生,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與文化素養。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小學語文教育方法。
一、創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語文教學中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很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拉近教師與學生距離的重要法寶,我們應該破除“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教師在教學中并不是主宰一切的“老大”,我們不能一味地讓學生尊重教師,而應該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傳道解惑,讓學生用行動回饋我們,這樣才會為師生間的合作關系保鮮,那么如何創建這種良好的關系呢?首先給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教師不是統治者,不是絕對的管理者,而是學生的引路人,是學生的合作者。其次教師應該學會主動了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心理變化,適時跟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學習中的煩惱與生活中的問題,采用正確的策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知道教師是關心他們成長變化的。當然教師也要學會適時地鼓勵學生,表揚學生,當學生在學習上有所進步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當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遭遇瓶頸,對自己喪失信心、停滯不前時,教師也應當鼓勵他們,使他們重拾信心。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已逐漸走進各個學校,相對于枯燥的說教與板書,多媒體教學多了幾分生動與簡單。例如,在學習詩歌《聽聽,秋的聲音》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節奏與停頓,使他們能夠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了解它的感情基調,我們也可以找一些秋天的圖片,借助多媒體的平臺把它們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秋天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學習這首詩。小學生都是充滿好奇心的,我們只有不斷填充新元素,才能抓住他們的內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的出現不僅方便于學生,也方便于教師,教師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抄滿黑板的板書,既節約了時間和資源,也節省了人力,重點內容(一些重點的字、詞,一些問題,一些練習小測驗等等)教師都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在我們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三、創建愉快的課堂氛圍
愉快的課堂氛圍是學生高效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輕松的氛圍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氛圍中,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更強,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對于我們這些教師來說,應該怎樣做才能創建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呢?首先我們應該從小學生的天性出發,他們的天性就是愛玩,所以我們應當利用這個特點去做一些游戲,我們可以做猜字游戲,在卡片上寫上漢字,讓學生去猜,也可以在卡片上寫上一些詞,讓他們組詞造句,還可以做成語接龍游戲,以此鞏固他們的成語知識。其次我們在朗讀課文時可以分角色朗讀,故事情節強的課文我們也可以讓學生把它們以話劇的形式演繹出來,這樣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了課文,還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課堂的學習也會更加豐富多彩。最后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多提問問題,多回答問題,教師要適時地設定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去發問,引導學生去積極討論,并對他們的發問與討論行為進行表揚,當然教師也應該學會與學生互換身份,以“學生”的身份去問“教師”一些問題,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提升自身的信心。
四、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生活中處處存在語文,無論是聽廣播、看電視,還是“以貌取人”的廣告語,不都是語文嗎?生活離不開語文,我們應當學會利用這個大資源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小學生的觀察力與好奇心強,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也強,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不僅會豐富他們的語文知識,也使語文的學習更加有趣。例如,鼓勵他們在看漫畫書與電視的時候學習漢字,鼓勵他們多看一些課外書,多觀察一些廣告語,了解文字的奧妙,還要多看一些關于日常交際和禮貌對人的視頻,增強語言交際能力和與學生相處的能力,學會尊敬長輩和老師。還可以在校內開展一些演講比賽、成語接龍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讀說能力。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正式接觸語文的開端,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應該以專業知識以及正確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使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對語文產生興趣,樂于主動親近語文,讓他們學習語文不再是個難題,提高語文成績不再那么費事。
參考文獻:
陳玉秋.語文課程與討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