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嵐
【摘要】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的基礎上,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和閱讀的欲望,培養他們表達的興趣和習慣,引導他們積極思考;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獲取知識,積極探索,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對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能起到極大作用。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問題設計;有效;評價
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材料單一,老師教學方式陳舊;老師講得多,學生回答少;整堂課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或者直接給答案,分析過程少,獨立思考時間幾乎沒有。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應根據先進的外語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在教學進程中的不同階段做出有效的預先策劃。提問的能力層級應該依據什么策劃呢?
一、英語閱讀課堂提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設計的問題直白,缺乏探究性
好的提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但有的課堂上教師常為提問而提問,脫離學生實際,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針對性不強。有的問題過于直白,像“好不好”、“是不是”之類,學生往往無須思考便可回答。教師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滿堂問”,學生疲于應付,難以靜心思考,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實則膚淺無比。
2、問題隨意,缺乏梯度性。
許多課堂的問題沒有精心設計,只有大概教學思路,缺乏對課堂生成問題的意識。于是課堂上往往出現“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是哪兒”的現象。老師想到什么,問什么,結果東一榔頭,西一錘子,課堂隨意性太大。同時這些問題往往因為沒有預設,問題之間相關性與連貫性不強,以致出現“問題零亂,關注學生不夠,課堂生成不足” 諸多問題。
3、缺少引導啟發,排斥求異思維
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課堂時間緊張,教師一提出問題,沒有給學生思考時間,就忙著請學生回答。一旦學生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就迫不及待地請另外的學生出馬,直到答對為止。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的激勵、引導和啟發。沒有展示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性,這樣只有問沒有啟,是無法開啟學生的智慧大門的。另外雖然不斷在學習新課程理論,對標準答案還是情有獨鐘。有時學生的回答跟標準答案稍有不同,老師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請學生回答,好象不跟標準答案一致就誓不罷休似的,課堂教學顯得太死板。
4、提問對象集中,提問面太小
在課堂提問中,通常情況下,優等生得到的機會遠遠大于成績中下生。雖然老師們都知道對學生一視同仁,要給所有學生相同的機會。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總是有意無意地叫到優等生。因為優等生不僅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能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還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那些不夠投入的學生就失去了很多鍛煉和提高的機會。長此以往,英語課堂往往是那些最善于表達的學生參與了課堂交流,而其余學生卻只是被動地參與課堂學習過程,成了一個旁觀者。而且,當善于表達的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其他學生特別是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便終止了思考問題答案的過程。
二、英語閱讀課堂有效提問實施策略
1、要層層遞進,循序發問
善于提問的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逐步實現由知識向技能再到交際能力的轉化。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可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精心設計若干“小問題”,答案應盡量貼近文中新的語言知識點。問題須簡單易懂,學生可以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材料內容,找到問題的答案,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于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盡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依據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一環扣一環,逐步解決大問題。如教學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一課的問題設計可以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接一個揭示文章的主題,使學生逐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所學知識,向問題本質靠攏,培養分析理解能力。
2、激發學生興趣,樂學發問
課堂提問最為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他們從某種抑制狀態中激奮起來。所以提問時,首先應考慮的是每個問題的趣味性和觸發性,產生一種如焊槍接觸,一觸即發的效應來。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提問設計中,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說:①要采用多種提問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選擇比較式、填充補續式、追蹤探因式、檢查整理式等。②要講究操作調控方式,要注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對象、提問的方式、答問的評價等。③要防止提問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問忌深、忌偏、忌全、忌淺、忌濫。④要講究提問的邏輯,問題要合理,問域要適度,概念要清楚,表達要明確,答案要未知。在英語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巧”,既能節省教學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量。
3、關注問題細節,巧妙發問
課堂提問時應關注自己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為避免學生面對提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回答時也不老按一定的順序機械發問,如依照學生的座位或號次發問。我的做法是:先叫中等生,同時提醒全體學生注意,再請好生作補答,特優生留待提問“卡殼”時解除“危機”再用,差生作重復或簡單的回答,盡量保證其正確率,以資鼓勵。只要這樣注意了課堂提問的輻射面,使優中差的學生都嘗到了成功的體驗,找到了自身的價值,以點帶面,充分調動起各類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4、恰當地進行評價,鼓勵發問
課堂評價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課堂提問要注意對學生回答的評價。
總之,設計的問題,要能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現象、專題或要領上來。并通過問答,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回憶、聯系、分析、綜合、概括,從而獲得新知識,形成新概念。還能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學會怎樣學習”。只有這樣的提問才能誘導學生質疑發問,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理解和應用知識并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一類實用性極強的教學行為方式。只有這樣的提問設計才是有效的,才能提升課堂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