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交通執法是最常見的執法行為,也是人們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執法現象。由于我國法律對交通執法規定的不完善,導致執法過程中濫用自由裁量權的現象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交通部門濫用執法權是由于法律授權過度、執法流程不完善、人情觀念影響等,本文也重點就目前交通執法中濫用自由裁量權的現象做出分析,并且提出切實可行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 交通執法 自由裁量權 控制
作者簡介:劉垚,喀什大學法政學院。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239
一、交通執法中自由裁量權的概述
(一)自由裁量權的涵義
交通執法指的是,交通部門行政人員為了維護交通秩序的穩定,依據法律規定的流程,通過行使具體的行政行為,來影響到相對人的權利與義務。
交通執法中的自由裁量權概念,是行政自由裁量的一種,即當法律中并未明確規定詳細的處理流程時,行政機關可以根據該事件的實際情況,依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來采取相應措施。交通部門在行政執法中,也具有自由裁量權,以此來提高行政的整體效能。在交通執法領域中,自由裁量權指的是具體工作人員,依據現有的交通法律,在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之下,依據自己判斷對該違法事實做出認定的權力。
(二)自由裁量權存在的合理性
在交通執法領域中,自由裁量權是提高執法質量的必要要求:
首先,眾所周知法律具有滯后性,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實踐中的問題,無法從法律中尋找到解決的依據。在交通執法領域中,存在著較大的復雜性,涉及的問題也都十分廣泛,這就要求法律賦予執法機關適當的執法權,來及時解決各種執法中的各種問題。
其次,法律概念是法律的重要載體,其含義應當是明確的。但是受到語言表達方式的限制,部分法律概念并不是很明確,尤其是在描述具體權利和義務的時候,會出現模糊的問題。這就要求執法者在遵從立法者本意的基礎之上,對不確定的法律概念通過擴張或者限制解釋的方式,來將其適用到法律實踐中。
二、交通執法中自由裁量權行使中存在的問題
(一)濫用自由裁量權現象屢禁不止
在交通執法過程中,時常會發生行政人員超出自由裁量權的范圍,不正當地行使該項權利,導致相對人利益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這種現象從表面上來看,是行政人員通過合法途徑行使自己權力,實質上確實披著“合法途徑”的外衣為自己謀取利益。當法律對具體事項沒有規定的時候,執法這應當在遵守立法者本意的基礎之上,行使自由裁量權。但是實踐中,因為執法這對立法者意圖的誤解,或者根本沒有考慮到立法目的,而做出了嚴重損害相對人利益的裁量。比如有的執法人員收受了他人賄賂,可以違背法律依據,或者過度擴張解釋法律概念,濫用自己的自由裁量權,導致處罰的過輕或者過重。
(二) 執法有失公正
法律賦予交通執法部門自由裁量權,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個案公平。但是在實踐中,存在部分執法人員出于不合法目的,對相同情況下的不同行政相對人,給予不同的行政處罰。比如交通管理相關的法律中,對于行政處罰的數額,經常用“2倍以上10倍以下”來加以限制,罰款的自由裁量范圍過大,并且缺乏明確的適用標準和配套制度,導致執法人員在做出具體處罰決定時,不同案件最終處罰數額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相反也可能出現,不同嚴重程度的案件當事人,卻得到了相同的處罰。這種執法方式都是濫用自由裁量權的體現,使執法結果有失公正性。
(三)執法存在拖延問題
在法律規定中,通常會為執法人員履行職責規定明確的期限,即在該期限內,執法人員應當履行完畢自己的職責,行使好自由裁量權。在具體個案中,執法人員可能要及時處理某些事情,否則就會給相對人、國家造成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但是在實踐中,盡管執法人員沒有超出期限履行自己的職責,但是卻存在嚴重拖延的情況,一定要等到期限屆滿當天,才會去履行職責,這也是種對自由裁量權的濫用現象。執法人員拖延執法的現象,無疑是給外地相對人帶來困難,造成外地相對人經濟上和時間上的損失。
三、自由裁量權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授權過度
現代行政體制中,行政權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擴張,很多的行政機關都享有極大空間的自由裁量權。作為交通執法部門,毫無疑問法律通過賦予其自由裁量權,能夠幫助它們更好地維護交通秩序的穩定,提高整體的行政效率。但是法律在賦予執法機關自由裁量權的時候,也面臨著授權過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授權過寬、過濫。立法雖然賦予交通執法部門自由裁量權,但是卻沒有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制度規定,因此無法從制度上對該自由裁量權進行有效約束。同時在現有法律體系中,雖然也零零散散地存在著一些對自由裁量權規制的法律條文,但是因為這些條文并未形成體系,因此作用很小。與此同時,在我國現有的交通執法隊伍中,執法人員的素質層次不齊。有的執法人員職業道德感很低,在執法中容易經不住利益誘惑,而產生濫用自由裁量權的想法,此時法律過寬的規定則給執法這留下了可乘之機。因此因為法律體系欠缺,對自由裁量權規定過于寬泛,勢必會導致濫用自由裁量權現象的出現。
(二)執法流程不完善
交通執法部門享有較大程度的自由裁量權,在行使該項權力的時候,執法部門也必須要遵守法律的規定,才能避免出現權力濫用的現象。但是在實踐中,執法機關如果僅僅按照實體法中的規定,雖然保證裁量結果的合法性,但是卻無法保證合理性。因此為了更好地規范交通執法行為,必須嚴格規范執法流程,使自由裁量結果更加得到相對人的認可。但是從目前立法來看,雖然有《行政處罰法》對處罰流程做出一些規定,但是其適用范圍十分有限,無法遏制濫用裁量權的現象。
因為流程不規范導致濫用自由裁量權的現象比比皆是。有的執法人員為了提高執法速度、節省時間,在對當事人做詢問筆錄的時候,經常先讓當事人在空白的文書上簽字,而后才補充文書的內容。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該文書并不存在什么問題,但是實質上確實顛倒了整個程序,一旦后期發生了沖突,則可能引發相對人與交通部門之間的矛盾,使執法機關喪失公信力。
(三)人情執法觀念影響
中國的人倫理念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人們在社會交往中也十分看重人情關系。執法人員在具體裁量的時候,也容易受到傳統人情觀念的影響,將人情放在執法首位,法律也只能退居其次。與此同時,在官場中存在的官僚主義之風、首長獨斷作風也影響到自由裁量的獨立性,執法人員無法獨立依據法律做出自由裁量,影響了裁量的公正性。
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會面臨著權力沖突、利益沖突、級別沖突等多重壓力,突破這些壓力,自主依據法律條文規定做出合法負責的自由裁量,這要求執法人員內心有很強的職業道德感,否則便會出現隨意使用自由裁量權的現象。
四、交通執法中自由裁量權的控制
(一)通過立法明確裁量標準
在交通行政立法中,雖然存在許多法律文件,但是因為文件的復雜性、立法多元化現象的出現,對交通執法中的自由裁量權行使,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執法部門享有過多的自由裁量權力,為濫用權力的留下了空間。因此有必要完善這方面的立法,最大程序地限制自由裁量權的使用。
首先,明確自由裁量權行使的標準,控制自由裁量的范圍。通過結合執法實踐,來確定自由裁量權的范圍,這是立法的主要核心。雖然法律需要具有一定的“彈性”但是“彈性”的程度如何?如何控制好這種“彈性”?就是執法者需要關注的問題。因此法律在明確主體形式權利之后,才可以進一步地賦予該主體的自由裁量權。先明確裁量的基準值,再根據實踐經驗來劃分裁量的范圍,在該范圍內再劃分幾個層次,為自由裁量提供明確依據。
其次,加強立法解釋,必要時通過案例編制來提供參考。在執法中,執法人員容易受到自身認知能力、執法素養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對相同情況的案件可能做出不同的裁量。為了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應當明確自由裁量權行使的規范、標準。筆者認為應當制定參照制度,對于立法中規定不明確,或者過于原則化的條文進行解釋,同時還可以就經常發生的一些案例,總結裁量經驗編制成案例集,為后續執法工作提供參考。
(二)加強對自由裁量權的程序控制
首先,程序是執法核心,是保證執法公平公正的主要依據,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程序法。筆者認為應當從國內實際情況著手,參考別國優秀做法,細化程序方面的操作,規范交通行政執法的流程。
其次,在實踐中也應當加強對程序的控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對簡易程序的控制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執法者必須當場出示自己的身份證件、告知相對人處罰依據和結果、聽取相對人的辯解,最后再做出處罰決定書并且送達。執法人員現場處罰之后必須要完成報備工作,并且在現場要收集完整的證據。二是對一般程序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與簡易程序相比,一般程序通常比較復雜,需要經歷立案、調查收集證據、提交調查報告、決定等多個流程。
(三)完善執法的監督機制
首先,應當完善內部監督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建立考量機制,將行政相對人、政府部門對自由裁量行使效果提出的意見對外公示,建立起效果評估機制,以此為參考來調整以后的自由裁量;二是備案制度,備案對象包括交通執法部門的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等,在審查期間如果發現自由裁量并不是按照法律依據做出,只是個人的專斷主義,應當嚴厲懲治該種行為,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其次是完善外部監督,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主動接受社會群眾監督,聽取社會群眾的執法的意見,通過群眾的檢舉或者控告來保證執法行為的合法性;二是接受廣大媒體部門的監督,執法機關也應當通過微博、微信等公眾網絡,將執法情況、依據等對外公布,聽取群眾的意見與看法。交通執法最終目的是為了給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因此也必須要聽取群眾的意見。現實中存在的執法不公現象,也是因為執法人員專斷主義影響,忽視了群眾的意見。因此交通部門不僅應當宣傳相應的法律制度,同時也應當定期開展公務公開,通過對外公布的方式讓更多群眾關注到交通違法的問題,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
五、結語
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行政執法會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本的行政職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交通部門執法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規范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的行使,這是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標。實踐中,執法人員濫用自由裁量權不僅會損害相對人合法利益,也會影響公務人員的廉潔性,因此必須通過立法、監督等方式加以改進。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政府部門也應當投入更多的力量在執法管理方面,來有效地規范交通執法行為。
參考文獻:
[1]俞俊峰.行政復議中的自由裁量權及其制度控制.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11).
[2]徐鳳利.論行政合理性原則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控制.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
[3]趙凱、陳秋紅.行政執法的公正性及其實現.理論界.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