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舒

摘要:面對中職英語口語機械操練為主、實際應用交流能力薄弱、信息差口語教學基本空缺的一系列問題,同時結合高考改革、社會英語考試新興、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的實際需求等現狀,本文從語言習得的基本原則出發,分析信息差的理論和構成特點,分別從話題設計、學生主體、個體差異等三方面闡述了設計信息差口語任務的基本原則和要求。通過以中職學生為對象的實例操作,在口語教學中具體運用信息差任務,反映出該設計在激發交際動機、促進語言習得、培養交際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在實踐中反思、總結,避免操作偏差,實現培養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中職口語 交際能力 信息差 任務設計
一、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現行的中考、高職考沒有口試,課堂時間有限,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難于拓展思考空間,怯于開口,表達有限,教師難以組織口語活動,一系列難題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偏重學生讀寫能力的訓練,忽視口語教學。常見的口語訓練往往是朗讀、復述、背誦、仿造課文編寫對話。換言之,現行的英語教學模式是,學生拿到的素材統一,不存在對方未知的信息,學生之間的口語交流缺乏交互;而這種信息相互對等或均等的條件在實際生活或應用中是很少存在的,我們對話、談論,目的是交流思想、得到對方的意見,汲取之前不得知的信息。所以這種信息平等的口語訓練方式,屬于比較機械的操練,與語言習得的學習規律是脫節的,在培養學生提升語言應用方面效果也是有限的,無法真正引導學生用目標語言去解決交際問題。
二、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利用信息差的研究和實踐目前較欠缺
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承擔著直接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任務,我們是否能培養用人單位需要的學生,是檢驗我們教學成效的重要標準。但從2012年5月《企業對中職學生英語能力需求的調查》等收集的數據來看,用人單位所提出的要求與畢業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刻不容緩。
另一方面,口語訓練也是應試中的重中之重。高考改革,英語社會化考試的口語考察成為一項重要的考評內容。據筆者了解,PETSl的口試是兩位考生,拿到圖片和關鍵詞的信息卡,進行交互會話。PETS2的口試是兩位考生拿到不同文字信息的卡片,進行交互會話,得到相應的未知信息。這都對學生的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省、市中職英語技能比賽中,也有互通信息、完成項目的比賽形式——職場應用。該項目考查選手在職場中交換、獲取未知信息的能力。
因此,從教學的各個層面:長遠能力、職業素養、應試要求、以賽促教,教師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著力投入口語教學的大背景中。
文字記載的信息差研究和應用總體欠缺,在部分大學和初中教學中有涉獵,但在中職英語教學領域,特別是口語實踐中,鮮有應用。源于中職的教育對象,個體學習基礎差別較大,本身就存在知識體的差距,給教師開發教材、設計信息差任務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和難度。怎樣按照信息差理論、為中職學生創設口語習得的機會,是教學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三、什么是口語教學中的信息差
“信息差”理論(information gap)始于交際教學法的提出,隨著語言在交流傳播中的作用,該理論備受人們的關注。實現交際應用是中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教師應努力創設交際場景,幫助學習者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或類同于真實日常情景下的英語表達,這需要講述的人愿意講,接收的人愿意聽,并且過程中言之有物。能貫穿交流、實現這種表達和體驗的重要因素就是信息差。當交流雙方或多方在掌握信息內容方面,存在差距或缺失,需要交流來彌補或缺的未知信息時,自發的表達就會自然而然地輸出。即使是程度不好的英語學習者,也會進發本能的求知動力,設法表達、專注聽取,領悟要點,爭取消除雙方之間的信息差,達到一定的信息平衡(balance ofinformation),交際目的也會逐步達成。如果交際雙方信息均等,個體的交流欲望降低,自發的交際互動就會停止。
反觀現在的口語課堂,在同教材、同學案的訓練環境和條件中,對話的雙方學生沒有信息的差距,機械性的語言結構訓練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易產生枯燥無聊的感受和厭倦情緒,不愿交流下去。盡管這種操練在初級階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比例要有控制,否則應用技能的提升有限,也難以達到交際能力培養的目的。
四、如何設計信息差任務、組織英語口語活動
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有計劃地、人為地、根據實際學情和題材創設一些有目標指向特點的信息差任務,實現有意義的實際互動。
信息差任務的形式,筆者采用的方法是一一對應的信息差卡片問答,Q-A-Q-A高頻率操練法;也可以多向、多渠道的方式,如猜猜看、故事接龍等。
信息差任務的設計是關鍵,需要教師熟悉教材內容,圍繞單元或授課主題,認真鉆研開發,同時要了解學情,平衡兼顧學生與學生之間已存在的知識水平差,合理科學地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把握設置的信息差難度,不能太大,學習者會因不理解而喪失學習的信心;也不能過小,學習者會因激不起認知興趣而減弱學習動機。總之,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材為藍本,設計難度事宜,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口語教學活動。
1.教師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信息差任務
內容和話題要與中職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要注意具體、有代表性,符合中職學生的心理年齡及認知能力。能引起學生興趣、共鳴和參與熱情。中職學生由于水平限制,教師為了信息差任務執行得更明確,也可設置一種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信息差交流,便于中職學生切題發揮。
2.注重中職學生原有的信息差或知識水平差距
差值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交流的有效達成。差值太大,潛在信息量大,水平較弱的學生會產生不解或失去信心。差值太小,學習者會因激不起認知興趣而減弱學習動機。教師平時應多跟學生交流,了解他們掌握的信息情況,也要與時俱進,掌握實時或潮流信息,有的放矢地設計課堂學習任務,確保設計的信息差能給群體學生提供交際互動、合作學習的機會。
3.創設成功的體驗機會,增強學生的交流信心
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設計任務以人為本,教學中樹立中職學生的學習信心,評價糾正要講究方法,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不予以苛求,多用、巧用贊揚語。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良好的心理傾向。
實例:筆者針對中職高一新生,以《基礎模塊》教材和PETsl中有關家庭成員的單元為藍本,設計信息差任務。A、B學生均有情境信息提示,A學生拿到的是關鍵詞題卡,B同學拿到的是圖片或圖片組。學生根據給予的情境,利用手中的信息,與對方學生進行交際,實現汲取信息的任務,培養自主交際的習慣和能力。(因版面原因,學生B拿到的圖片由文字代替)
學生原有的信息不完整,通過情境推測,一方要思考、組織已有的信息,組織編說已有的關鍵詞,尋求答案,另一方要仔細傾聽對方的問題,給出切合的答案。在活動中,因為信息的缺失,更易激發學生想要獲取未知信息的迫切愿望,也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開口交流。
五、信息差任務設計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作用
1.激發中職學生的交際動機
中職學生好奇心強,對未知或感興趣事物,敢于發問。由于交流雙方的信息不均等,學生本能地愿意探知和獲取缺失的信息,這種欲望激發了獲取信息的交際動機,促使學生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如果教師隨意設計一些口語活動,學生機械模仿和操練,勢必會感到單調和乏味,削弱參與的意識。而信息差的刺激可以讓教學對象產生內驅動力,每位學生都有參與的動機,保證口語活動的進行。
2.促進中職學生的語言習得
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語言習得理論,第二語言能力的獲得有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語言學習是自覺正式的學習,語言習得是無意識、非正式的學習,更能幫助非母語學習者在較為真實、自然的交際環境中應用語言,從而形成條件反射式的語言輸出,具有語言學習的核心意義。在存在信息差的交流情況下,為了解決信息差的突兀性(unexpectedness)和不可預測性,為了達到信息均衡,交際雙方自主產生交流的需求和行動,會促成交際目的的達成。在這種較真實自然的、不知道對方想談什么的交際前提下,信息差會迫使學生激發思維的興趣和潛力,產生獲取信息的交際內驅力。問方學生必須提出合理明確的問題,或給出清晰的闡述,引導對方回答;聽方學生必須仔細聆聽,捕捉本身缺乏或未知的信息。在這樣的訓練模式下,自然生成的互動模式能順利引導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習得也能同步提升。
3.培養中職學生的交際能力
真實的言語交際是建立在“信息差”的基礎之上的,在相互交換信息的過程中,達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實踐目的。正如英國學者Michael Swan所說:“信息差是當代語言教學法的一個基本思想。”教師應該貫徹英語口語的教學原則,選取可用素材,體現信息差具有的交際誘因作用,有針對性地創設各種趨向現實的交際環境。在較真實的、或復現性強的語言活動中,中職學生能緩解對陌生任務的畏懼感,降低英語水平薄弱的自卑感,較自然地參與合作、體驗交際,從而逐步培養交際能力。
六、推廣信息差口語任務設計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學生本身知識體系的差異引起交流偏差
盡管先行條件或者信息差內容是教師人為設置的,但是實施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個體的理解力可能會出現偏差。個體對書本外的常識、文化等的掌握也有水平高低。可能在交流中兩方的輸入和輸出信息會不全面或超出對方接受能力。
教師要培養學生了解世界、擴大視野、觀察生活、提高文化素養、接觸科學知識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交際,在交際過程中學習,多方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口語本身存在速度較快,表達容易混亂、邏輯不清的情況
學生講外語時,很難有時間考慮語法規則,有的話還沒來得及考慮就脫口而出,教師切不要心急,實施注重過程的評價手段。首先讓學生集中精神“達意”,同時講究方法糾正,對學生不批評,多肯定,在他們的表達質量、交際熱情方面更是應予以鼓勵。如果學生在問答中偏離主題,只要能達到訓練聽說能力的目的,也無需馬上制止,可觀察學生的應變對答表現。
(作者單位: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