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大
摘要:高職院校圖書館承擔著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圖書館信息技術服務的優勢,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傳統文化資源。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圖書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現狀,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 傳統文化 信息技術 信息服務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國家非常重視傳承與發展優秀傳統文化,高校圖書館具有文化傳播功能,作為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承擔著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和傳統文化內容,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傳統文化資源,為讀者更為快捷地獲取傳統文化提供便利。
一、高職院校圖書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現狀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工作重心定位于為教學、科研服務,認為弘揚與傳承傳統文化是公共圖書館的任務,忽視了對傳統文化資源的搜集、整理,館藏傳統文化書籍偏少。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力提倡,不少高職院校圖書館增加了傳統文化特色館藏,然而,“重藏輕用”的服務方式尤為明顯,讀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受技術影響并不暢通,借閱量偏少。高職院校圖書館在讀者薦書、借閱、咨詢等服務方面,信息技術相對滯后,使得館藏資源被束之高閣,得不到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加大信息技術的資金、人力投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加工整理、再生產及深度開發,使傳統文化與信息技術相融合。
二、解決高職院校圖書館存在問題的具體措施
1.建設傳統文化特色館藏,打破“重藏輕用”的弊端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建設傳統文化特色館藏方面,應在“特”字上下工夫,結合地域文化和讀者的需求,有選擇地豐富傳統文化特色資源,例如,立足于齊魯文化,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對于已經初步形成的原有特色館藏,將傳統文化資源融入其中,利用自建或購買傳統文化特色數據庫,打破“重藏輕用”的弊端,使館藏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打破校外訪問壁壘,使社會讀者也能訪問、使用這一網絡資源,真正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2.利用校園網平臺,借助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輔助傳統文化傳播
高職院校圖書館可利用校園網平臺傳播傳統文化,建設傳統文化網站,拓展讀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渠道,開辟傳統文化專題,設計宣傳傳統文化的欄目內容。例如,在網站上開設《誦讀經典》欄目,使讀者在閱覽頁面的同時,記住被誦讀的佳篇名句。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可以開通傳統文化的微信公眾平臺,借助移動互聯技術,開發移動端APP程序,改善和優化傳統文化電子資源,移動設備的運用將帶給讀者更多的閱讀體驗,使讀者能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參與傳統文化的互動。
3.開展線上、線下傳統文化普及活動,利用傳統節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例如,校園網、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宣傳渠道,加以引導,舉辦各種線下傳統文化活動,例如,茶道、禮儀、服飾、手工等活動。線上平臺通過引導讀者參與線下活動,可以使平臺獲得穩定的讀者群。讀者通過參加線下活動,能更深入地切身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通過活動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使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可以利用傳統節日對讀者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例如,端午節舉辦紀念屈原、劃龍舟、包粽子等節日活動,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在教師節,引導學生樹立尊師重教的觀念,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高職院校圖書館借助豐富的信息資源及信息技術優勢,還可以協助教師開發優秀傳統文化教材,輔助教師做好傳統文化課題研究的文獻查詢、利用工作。在服務于專業教師教學、科研的同時,還可以使圖書館在傳統文化的傳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傳承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課題: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度山東省“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傳統文化與信息技術融合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立項編號:ZY201610142)、聊城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度軟科學計劃院級重大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材信息化管理探索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立項編號2016LZYE02)。
(作者單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