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
【摘要】通過對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及素質拓展訓練的過程,使大學生掌握基本的軍事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生心理素質。課程不但能豐富國防知識,有助于完善學生知識結構,而且將軍事理論與專業學習及創新能力鍛煉相結合,提高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后備兵員和預備役軍官打好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教育;創新;探索
高校國防教育是愛國主意教育的有效載體, 首先國防教育的核心是愛國主意教育, 直接目的是培養公民的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軍事理論教學是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搞好軍事理論教學對于廣大同學增強國防意識, 豐富國防知識, 樹立熱愛祖國, 熱愛國防以及為國防事業而獻身的信念有著重要作用。大學以理論教學為主要內容,主要形式,提升學生的國防觀念,危機意識。
軍事理論與訓練課程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和先進的實訓裝備,摸索和實踐具有大學課程特色和課程特點的軍事教學方法與手段,以正面講學為主,不要另類。交替采用課堂教學、軍事訓練、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結合課外國防教育輔導等教學手段。通過實施項目導向教學、問題探究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注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建立高校學生特點、以能力為中心的軍事教學課程評價體系,建立了具有科學性、靈活性和實踐性的課程評價體系。綜合采用觀察、記錄、討論、作業、訓練、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軍事技能測試等多種方法進行評價,做到教、學、練、訓、評一體化。
為了適應大學“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效實施“教、學訓、評一體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本課程建設探索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的創新。
1.專業導向教學法
以學生所學專業為載體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將軍事訓練、素質拓展,定向運動,自衛防身等教學,按照不同專業特點明確具體任務。實施步驟如下:
掌握技術:通過任務的完成,學生經反復訓練和練習,熟練地掌握了技術動作。
技術研討: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對任務完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軍事技能。
團隊合作:在綜合素質訓練過程中,學生被劃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將根據訓練內容和教官及教師的安排,通過對所學技術動作的討論后,進一步演練以增加團隊合作精神。
2.演示教學法
通過講解與示范結合影像教學,采用系統操作演示法,對學生有全方位、立體化的感染刺激效應,激發其積極主動思考、探索。
3.問題探究教學法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比如中國南海被瓜分的現狀,中國綜合國力強大了才不被欺負,由此引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4.競賽教學法
在上課的班級中開展軍事常識知識競賽。由任課教師編寫知識題庫,組織兩個對抗的紅藍陣營。設置搶答、必答、觀眾題等,提高大家對軍事知識的興趣。開展軍事辯論活動,比如:軍事化管理對人才培養是否利大于弊,武器給人類帶來了戰爭還是和平等。通過辯論無論是辯手還是觀眾都會對所辯論的問題有更深的認識。國防知識演講比賽等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5.案例教學法
比如在綜合訓練的教學中我們引用了一個案例,讓學生積極參與,消化所學的知識和關于野外生存的知識。我們把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學生們必須在15分鐘內,通過小組討論完成選擇,然后由1名代表發言,并闡述理由。
案例教學沒有標準答案。正確答案就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答案。
另外還邀請部隊兼職教師和軍事教育專家,共同研究討論軍事理論教學方案,融入“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個體差異,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對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進行新一輪修改。軍事教育不僅是傳授軍事知識與進行軍事訓練,也應包括身體、心理訓練。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軍事理論課程更加注重大學生國防意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引入一些適合校園特色和學生喜歡的內容,如安全自救、自衛防身、野外生存等一些體育項目用于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內容,全面樹立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使體育的增強體質、勇敢頑強等功能得到延伸和擴展,達到軍體合一目的。
在軍事理論這門課上積極進行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下特色:
1.課程設計新穎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以理論教學、技能訓練、素質拓展緊密結合的新型模塊化體系,將體育課程延伸到軍事理論與訓練課程當中,達到軍體合一。
2.教學內容豐富
以國防教育課程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尤其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在現有的軍事訓練基礎上積極開展學生綜合職業素質拓展訓練。提高學生職業特殊身體素質,以培養學生在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特別需要具備的克服外界環境的應變能力。
如:避險自救、抗自然危害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挑戰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的能力以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如:素質拓展、自我生存與發展.
3.教材建設突出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省統編教材和本土自編教材以及輔助資料,現已出版教材10多本,課題20多項,其中軍事教材2本。另有82本軍事書籍,84種328集軍事視頻資料,各種多媒體課件42章,極大地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求。
4.教育娛樂并重
本課程設計獨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戶外活動,通過團隊和個人的場地體驗式拓展項目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升團結合作、勇敢頑強、創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以激發學生的潛力,創造力和凝聚力,達到寓教于樂的功能。
5.高校資源共享
經過教學團隊的共同努力和建設,現有的教學理論齊備,教學資料充分,網絡環境良好,教學效果突顯。在浙江省高校有較高的聲譽。各兄弟院校紛紛前來交流學習,達到高校
資源共享目的。
小結:軍事理論與訓練課程經歷了教學理念的不斷的創新與探索,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與充實,教學方法手段的不斷完善,教學條件和環境不斷優化的發展過程。在師資規模、教學條件、教學改革與管理、教學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并日甄成熟與優化。我們認為高校對學生進行軍事理論與訓練,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這對大學生增強國防意識、體驗軍人生活、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最終達到教育、健身、載德、完人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