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英
摘要:在蘇霍姆林斯基給剛畢業的教師建議中有這樣一條:“學習別人的經驗要注意節約時間……我建議你先看看低年級教師的學生的作業本,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里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么這就是個明顯的征兆:在這個班里你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關健詞:寫字規范;嚴格要求;激趣評價
不知大家在讀這本書時,是否也像我一樣,一下子這段話就跳到心里去了。教過低年級的深有感觸,沒教過的同行們也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寫好字實在不容易;能教會孩子寫好字的老師在其他方面也一定是很棒的;寫字能力高低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孩子綜合能力的高低。
關于識字、寫字的教學定位,2001年《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這么闡述:“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2011版新課標這樣要求:“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是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做練字的過程。”“對于作文的評價還須關注學生漢字書寫的情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利。”
那么,大家看看,被重視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責任。寫字教學如何落到實處,如何在學生身上見到實效?
第一,正確。包括兩方面:姿勢正確。從第一天入學教育開始,從執筆寫的第一個字母開始,延伸到每一節寫字活動中。讓孩子改掉錯誤的執筆,首先讓他明白怎樣是正確的,“三個一”邊說邊示范,坐姿就把它編成順口溜天天寫字時提醒。一定讓孩子認識到寫字姿勢不正確的危害,一是影響身體健康:造成脊柱歪曲,眼睛近視,胸骨發育不良,影響內臟器官;二是寫不好字。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監督孩子,堅持兩個月,每次寫字都巡視看看孩子坐姿和執筆,鼓勵他們互相監督,及時運用評價手段,上學期寫字量很少,目的就是從正確的姿勢和基本筆畫入手。第二是寫字正確。寫字也是識字很有效的方法。領學生讀十遍不如寫一個。所以,老師在寫字課就要強調或引導孩子發現哪里易寫錯,引起重視,課堂上不錯或少錯課后才能少錯或不錯,不然,錯別字就從我們眼皮子底下誕生,并不斷蔓延,隨著年級增高,到三年級爆發期勢不可當。
第二,寫字規范。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我覺得規范包括幾個方面:①筆畫規范:各種筆畫名稱規范,橫豎撇捺點怎么寫?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什么?撇有尖、捺有腳,點和鉤都要巧,橫上坡,豎不彎,大小適宜格中間。②筆順規范:嚴格按照筆順規則寫字。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中間后兩邊,先進人后關門。③占位規范:引導孩子學會讀格,認識到田字格的作用,哪筆在哪個房間,多長多寬是有講究的,明白要緊密團結,也要疏密相間。就像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道理。學會觀察,從整體入手。④結構端正:寫在格子中間,豎要寫直。
第三,嚴格要求。我曾向一位年老教師請教怎樣才能叫孩子寫好字,他就微笑著告訴我這四個字。看來寫好字秘密不在量而在態度。嚴格的背后包括師生共同的認真態度:教師嚴格指導監督,學生一絲不茍磨練性情。一認真還有什么做不到。所以寫字體現一個孩子綜合能力。一到寫字課,是我最累的時候,一位教過一年的老師開玩笑說:“腿都直了,一節課下來,相當于逛街半天!”認真觀察,認真書寫,認真比較,認真改正。這四步在初入學孩子身上要練到位,既要費嘴,又要累腿。
第四,激趣評價,樹立榜樣。讓孩子認識到寫好字的重要,常念叨說“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見字如見人”“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一看你這個字,你就是一個太心急的孩子,撇還沒夠長,怎么就停了”。“天太冷了?那字怎么縮成一團?”“左一半和右一半是一家人,怎么能分開那么遠?”其實這種風趣的評價可以針對寫字課上所有要求,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地寫好漢字,從內而外的嚴格要求自己。當他們把自己寫的字當成一個人,一個他的好朋友,寫字的過程對好多孩子就充滿了挑戰,充滿樂趣。給孩子們講大書法家的故事有必要,樹立身邊榜樣也很重要,所以寫字離不開老師點評引導、監督落實。一月寫一頁字,大家評價,貼墻上。不排序,但分等級。多關注寫字不好的孩子,鼓勵為主,但必要的時候也需要懲罰,沒有懲罰,不是教育。
第五,要保證學生練寫的時間。提高寫字質量,必須給足學生練寫的時間,每節課都要留有充足的時間練寫,每個要寫的字都要讓學生練寫5遍。同時要上好寫字課,用好《寫字》本。這樣細水長流,學生寫字的質量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六,注意預防和糾正錯別字。在學生識字不多且不很鞏固的情況下,學生在寫話、習作等用字的過程中出現錯別字,是正常的。只要在教學中堅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注意預防,并針對出現錯別字的原因及時進行糾正,學生寫錯別字的問題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第七,持之以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接下是最見真功夫的時候,讓更多孩子保持住練字的樂趣,首先教師要樹立堅定地信心,并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其實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在與學生和諧共進的同時,也在斗智斗勇,你張我弛,當你被他們磨得沒了斗志,讓他們看到你的束手無策,無論哪一個方面,你都無法展開正常的工作了。寫字也是一樣,一抓到底。
第八,養成習慣。如果能讓孩子感受到,寫不好字就不舒服,“我的筆尖流淌出來的都是美”那是最好的,但這多么難得。堅持兩年下來,人數能占四分之一不用操心,一半還是偶爾會亂,需要監督的,最后那三兩個孩子你仍然不要放棄,盡管收效甚微,但相信他還是會比寫字較差班級里的孩子好一些。所以這種端正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培養還需要各科老師及家長的密切配合,強制成習慣,習慣成自然。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J].教育部政報.2002(06).
[2] 馬艷.論中小學語文書法教育的文化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 周斌.試析書法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