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榮
摘要: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源動力,也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效果的質量。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思想品德教學模式一味的強調學生被動接受,不僅讓教學效率不高,也會讓學生失去對這門科目的興趣,阻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筆者通過自身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在粵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幾點能激發學生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的方法,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育;充滿活力
傳統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課和其他科目一樣,由教師宣講內容,學生被動接受,無法使得學生自發的參與進教材內容之中,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一落千丈。這種惡性循環會導致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對未知的探索欲望更加薄弱,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只有全面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對未知的知識充滿探求欲望,才能讓學生學的更多,掌握的更透徹。
一、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筆者通過多年教學經驗發現: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愛有加,就會更愿意學習這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這種由自身散發出的喜愛,使得學生對教師講解的課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那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我們要做的第一步。
首先,良好的形象,得體的衣著,文明的舉止,一致的言行,是每位教師要做到的,這也是教師為了贏得學生理解和信任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同學,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不應該對部分學生存在偏好或者偏惡。教學同樣離不開生活,教師在生活上也要多關心幫助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為他們服務,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給與他們更多自信,平時注意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他們。這樣,建立師生良好關系第一步就算完成了,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更加親近,對他的教學內容更加喜愛,愛屋及烏。
二、創設課堂情境,優化課堂教學
粵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而初中生對于這種枯燥的內容很難提起興趣,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很難對課堂中所教授的知識掌握全面。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采用一些手段使得教學可以形象化和生動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一定會有的很好的教學效果。
1、利用多媒體教學。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為這一點創建了良好的平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根據教學內容的情況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或者音頻資料。這樣的做法不僅僅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也能強有力的推動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課堂效率就會進一步提高。教師可以通過展示部分與不良誘惑相關的圖片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如圖片上小明跟同學去KTV唱歌,遇到陌生人讓煙該怎么辦?這種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場景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加有興趣。
2、活用小品劇教學。小品劇是在粵教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非常受學生追捧的情境創設方式之一。比如在講解人際交往這節內容時,在課前教師需要收集生活中常見的人際交往方式,自己預編合理的情節,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的參加表演,讓學生用小品的方式來展現給其他學生。未參加表演的同學觀看小品劇時,教師在側旁引導學生思考小品中的故事情節是否合理,有何不足之處,讓學生切身其境的思考,這樣學生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教師要傳達的信息,也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教材上的知識。而且通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可以強化自己正確的三觀,也能讓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得到鍛煉。學生的分辨是非能力也能在小品劇中得到培養,一石雙鳥,何樂而不為呢。
三、開發生活資源,充實教學內容
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卻又不能完全代表生活。如果教師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會極大的限制學生的視野,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在新課改的推進下,教師應當以教材為準,選擇與學習生活貼近的社會現象或者社會熱點來充實課堂教學。在此基礎上點睛的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鼓勵學生關心社會生活。如講解《公共生活中的社會責任》這一節時,先讓學生預習教材內容,并告知學生要在課堂上講述生活中經常會有哪些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現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結合社會熱點新聞,以“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旅游”等不良現象讓學生討論,多角度的分析評價,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危害,并引導學生從社會公德、從眾心理多角度的進行反思和感悟。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生活是思想品德課的源頭,走進生活,感受生活,結合生活,才能使課堂更加“活”。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生活資源的開發。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恰到好處地應用這幾點,能讓學生的興趣更加濃郁,讓原本被動教學變為學生主動探求,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可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在讓課堂變得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同時,顯著的提升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于鳳娟.試議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情境[J].新課程(中),2014(06).
[2] 鄭延亮.開發和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政治課教學[J].政治課教學.2004,11
[3] 黃曉清.思想品德課課前指導探究[J].成功(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