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到目前為止,隨著科技與互聯網的深度結合,以互聯網為傳播載體首的新媒體在迅速發展,傳統媒體紙媒的發展受到了劇烈的沖擊,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巨大,傳統媒體以紙媒為主,而紙媒的傳播優勢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極速弱化,隨著新媒體的崛起,其內容價值、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果及特點都在不斷強化,使得紙媒的弊端越來越明顯。隨著科技與互聯網相結合,媒體受眾的關注重點已經由紙媒向新媒體轉移,并滿足了更多受眾的愿望和需求。本文以分析新媒體的發展對紙媒產生的影響為入手點,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紙媒發展的有效措施,使得在新媒體環境下,紙媒能夠創造一種嶄新的經營方式,找到正確的發展機遇和發展方向。
關鍵詞:新媒體;紙媒;對策與方向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越來越迅速,新媒體的發展崛起速度也越來越非常快,媒體受眾也比較傾向于新媒體,能夠從新媒體中得到需求的滿足,這些現狀在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中這都不斷挑戰著新媒體和紙媒并存的格局。與此同時,紙媒的弊端也日漸明顯,報紙等的媒體作用越來越弱,報紙信息的傳播速度較慢,而且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媒體受眾對閱讀報紙的需求急劇下降,對于紙媒來說,現階段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其既有生存危機,又有發展機遇,所以要抓住機遇,不能簡單地將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平移,應該對受眾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紙媒認清自己的優勢,創造更強的生命力。
一、新媒體環境下紙媒的發展現狀及其弊端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崛起,人們的閱讀方式和習慣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以紙媒為主要形式的傳統媒體已經受到新媒體環境的劇烈打擊,在新媒體時代,紙媒的衰退已經成為共識。從實踐角度上來分析,紙媒傳播信息速度較慢,紙媒的傳播速度遠不如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互聯網閱讀、移動終端閱讀都可以讓用戶第一時間得到新聞,然而紙媒在排版制作發行過程中就會導致紙媒的傳播信息能力滯后,時效性比較差;在新媒體環境下,紙媒的傳播效果較差,互動性差。現如今,微博、微信的崛起能夠使用戶快速獲取新聞信息,并且可以一鍵收藏和分享信息,從而可以實現傳播信息新聞的效果,然而紙媒環境下,用戶并不能夠及時的有效的進行信息共享,其傳播效果很差,資源共享的功能比較薄弱。所以說,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紙媒在新媒體環境下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二、新媒體環境下紙媒的對策和發展方向
(一)堅持報網互動,樹立權威形象
對于紙媒的一切弊端,我們可以通過實現報網互動來避免,互聯網信息更新較快、信息量巨大、用戶較多的優點剛好可以與紙媒的缺點進行彌補,再加上紙媒具有的權威性特點,報網互動可以帶來更大的發展前景。報紙可以和門戶網站進行合作,通過電子郵箱、留言板塊等的方式向社會征集信息來源,并使得報紙利用互聯網的留言、論壇及討論組等功能,與用戶進行緊密的溝通和互動,避免紙媒帶來的傳播信息的滯后性和互動性差的劣勢;對于報紙的采編和制作也可以結合互聯網,通過微博、微信來進行靈活發布,不能夠只限于紙質發布,要緊跟世界潮流,關注用戶的習慣需求,聚集大量的忠實用戶,從而實現經營模式的互動,實現報網互動的有利局面,增加新的經濟來源;由于網絡新聞雜亂多的特點,其重復性比較嚴重,而且網絡新聞沒有主次之分,新聞比較粗糙,不具有權威性,紙媒經過排版、制作、出版的過程,其權威性比較高,我們要堅決樹立其權威形象,以優制勝,紙媒要堅持精品的意識,加強深度報道,進一步在用戶中樹立權威形象。
(二)對紙媒市場進行細分,抓住不同用戶的版面視覺感
在紙媒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對紙媒市場進行細分,我們可以根據讀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知識了解程度、對媒體信息的興許愛好等,將報紙進行不同程度的劃分,比如對于老年人的報紙,在字號上要大一點,便于老年人閱讀;對于青少年的版面內容要使得紙媒的排版制作與攝影部相結合,將精彩的文字和獨特的視角展現在紙媒的視覺版面上,進行生動活潑的制定;對于城市中的時尚人群,要打造更加精致的報紙雜志。而且要利用紙媒的優勢所在,紙質版的閱讀可以給用戶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各紙媒之間進行細分市場的劃分之后也要進行整合發展,多家媒體進行合作,要分別瞄準一個類型的讀者群,進行合理的安排,在合作過程中也要齊心協力減少印刷過程中的成本,增強紙媒的細分發展前景。
(三)追求紙媒的年輕化,大力發展紙媒電子版
年輕讀者作為媒體閱讀的主力軍,紙媒的落沒主要是因為年輕讀者大量流失,這無疑是釜底抽薪,切斷了紙媒的發展,因此,紙媒要想保持一定的發展態勢,就必須年輕化,要研究年輕讀者的閱讀習慣,使用客戶移動端的年輕讀者作為紙媒電子版的巨大的新生力量來促進其發展崛起。要用各種宣傳手段來吸引更多的紙媒青睞者,不僅僅要利用新媒體的客戶終端進行紙媒的宣傳,還要推出紙媒電子版,利用用戶在與紙媒的互動過程中進行分享宣傳,親身體驗的紙媒創作更加能夠使用戶分享信息,在新媒體發展較快的同時,各種新潮文字、時尚元素、拼圖軟件也在不斷興起,將攝影部分的選用照片工作與用戶進行互動,并要求用戶來進行圖片剪裁設計,進行網上的簡單排版,充分發揮用戶的能動性,盡全力宣傳紙媒電子版的發展。關注紙媒的年輕化,吸引更多的年輕讀者,增強其閱讀主力軍,才會延續其生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的紙媒雖然受到了沖擊,但要認清紙媒的現狀和弊端,通過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報網互動的形態,根據媒體傳播的自身特點來進行報網的優勢互補,努力推動紙媒的進一步發展,并從紙媒的年輕化作為突破點,大力發展紙媒電子版,獲得更多的年輕的紙媒閱讀者,增強其閱讀主力軍。紙媒要認清自身的發展方向和發揮自身的優勢,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創造自己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陳勇軍.新媒體環境下藝術類高校信息化建設探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7:68-70.
[2]葉大偉,徐玫,吳麗芳.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思路探析[J].學園,2013,26:37-38.
[3]姜巖,許靜波.新媒體下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110-114.
[4]方兵,楊成.I-時代的高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探析——以開放大學為例[J].遠程教育雜志,2013,06: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