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民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十八大精神,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學校實際,扎實有效地落實學校教育工作思路,即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全面實施質量提升、素質培養、機制建設、隊伍培育、陽光辦學、陽光師生、均衡發展、安全穩定等八大工程。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強化德育安全工作,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抓好課堂常規和學生行為習慣,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和校本培訓,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探索農村特色學校建設,創建教育新模式,不斷提升學校教育整體實力,推進現代化學校管理,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
一、開展洋思課堂結構研究
1、組織年輕教師深入永威,學習洋思模式。
2、開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六個基本環節。(1)提示課堂教學目標;采用小黑板、投影、黑板公布目標,讓學生總體知道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2)指導學生自學, 設計問題鏈,寫好投影膠片,黑板。目的:讓學生知道自學什么、怎么學、用多長時間、應該達到什么要求、如何檢測等。(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操作:學生自學,教師了解學生自學情況,端正學生自學意識。目的: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動腦,認真自學,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4)檢查學生自學效果。操作:讓中差生、后進生回答問題或板演。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5)引導學生更正、指導學生運用。①學生觀察板演,找錯誤或比較與自己做的方法、結果是否與板演相同;②學生自由更正,讓他們各抒己見;③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因及更正的道理;④指導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指導以后的運用。目的:①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解決,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師引導、點拔的問題;②通過討論,教師點拔,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6)當堂訓練、批改。①布置課堂作業;②督促學生獨立完成作業;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學生作業。
二、推廣電子白板的使用
隨著班班通的使用,網絡化、信息化的課堂已經在全校鋪開。每一個班級的電子白板的使用,更是成為一種平常化。
1、把電子白板與學科教學緊密聯系。
2、把電子白板與多媒體課件互融。
3、使電子白板促進智能化課堂的推進。
4、發揮年輕教師的作用,推廣電子白板的使用。
三、執行電子備課制度
1、采用電子備課的教師應具備進行電子化備課的條件和能力,本人提出申請并能夠遵守《學校電子備課管理制度》,經教導處批準進行登記備案。
2、電子備課實行分課備課、分頁展現,為了便于檢查,要求在課題后面注明“第( )課時”,使用了電教媒體的課時要注明“電教第( )課時”。
3、電子備課上每課時必須體現: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包括網絡資源的運用)、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教學反思等,做到項目完整,符合縣教研室下發的各學科備課要求。
4、由于電子備課便于拷貝,容易產生復制、照搬現象,所以教師備課時,不得復制他人教案,但可借鑒優秀教學設計中的可取之處,要結合自己班學生的學情,有個性化地進行修改。
5、對于電子備課的施教情況,中心校隨機抽查并由教導處會同校長室檢查考核,檢查采取隨機隨堂聽課的方式進行。如發現課堂教學與電子備課流程不相符現象,并責令其改正。
6、電子備課教師可以將電子文稿帶進教室。教師電子教案及打印稿格式要求統一。
四、抓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質量監控,減輕學生負擔。建立教學常規專項檢查制度,每個月進行一次教學常規檢查。既看教法設計,更看學法指導;既重視課前備課,更重視課后反思。兩次作業集中檢查,從老師作業的設計,規范批改到學生的作業習慣、作業質量,進行細致地分析并及時反饋,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繼續狠抓學生的學習習慣教育。各科任教師要采取各種措施,讓學生必須養成“坐得住,常書寫,多閱讀,勤思考”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在課前預習,完成導學案方面狠抓落實。
3、進一步細化教學常規管理、檢查和考核力度。根據《中小學教學基本要求》對教師的授課計劃、備課、教學、批改、輔導、復習、考試、成績評定等教學常規,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
4、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興趣愛好,讓“經典誦讀”逐漸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
以經典誦讀為切入點,通過讀、寫、思、行,對學生進行倫理道德、傳統美德、文明禮儀、文化知識等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學習、生活、成長在一種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通過學習三字經、弟子規、唐詩宋詞及其它優秀詩文等,熏陶學生情感,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注重行為習慣的養成和高尚人格的修煉,組織班隊會、誦讀競賽、書法比賽、知識競賽等、表演展示活動,激勵學生廣泛參與。
5、抓好藝體工作。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認真上好體育健康課。搞好音、體、美等教學工作。
6、合理充分用好多媒體教學和實驗室教學。演示實驗開出率必須達到100%,并做好教學儀器設備的登記及借出、使用記錄,做好危險品的保管使用,充分發揮它們在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