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琳
技工院校的專業質量決定了人才質量和學校發展,專業建設是技工院校發展的核心,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多維開展專業調研
專業建設要確保專業符合國家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貼近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確保學生的就業前景。因此,專業建設必須定期開展多維度的專業調研:針對行業調研產業發展現狀與技術發展趨勢,針對人才市場及企業調研從業人員基本情況、專業人才需求狀況、對應匹配的職業內涵、職業崗位群、工作職責、工作過程與綜合職業能力要求,針對同類院校調研同類專業培養方向、培養層次以及課程體系,針對畢業生調研就業質量與變化。以此為基礎,還要保證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是具有良好就業前景的人才。
二、準確定位人才培養
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是專業建設的關鍵。人才培養目標是學校對人才質量的總體規定,培養規格是具體的人才質量標準,是培養目標的具體細化。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決定了人才培養的方向,是進一步構建課程體系,實施教學、檢查和評估教育質量的依據。
技工院校培養的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不僅要有技術適應能力,還要具有積極參與并促進技術、社會、經濟發展的態度和能力,因此,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僅要符合產業發展和職業崗位對專業能力的需求,還要符合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對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需求,即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精心構建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的理論依據,課程體系建設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途徑。通過課程體系建設,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效分解到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中。首先,通過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提煉典型工作任務并進行分析;其次,召開課程分析研討會,形成典型工作任務與學習領域的對照;最后,制定課程標準及設計學習情境,形成課程體系。
四、改革優化教學模式
要提高職業學習的有效性,在課程體系建立之后,須逐步開展教學模式的改革優化。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普及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以實踐崗位工作內容為依據設置教學任務,著力促進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按照明確工作任務、收集資料、計劃、決策、實施、監控、評估反饋等完整的工作過程,組織現場教學,深入運用任務引領、項目教學、頭腦風暴、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五、全力建設師資隊伍
高素質、結構合理的一體化教師隊伍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在分析師資隊伍現狀的基礎上,可從教師職業專業化建設和教師梯隊建設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職教理論、觀摩示范性教育教學活動、參加教學能力競賽、指導學生技能競賽、下企業調研實踐等,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及教研教改能力;另一方面,大膽引入青年教師,并通過加強培訓、配備導師等途徑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六、拓展升級實訓基地
設備齊全、功能完善的實訓實踐基地是專業建設的保障。培養高技能人才必須強化實訓實踐基地建設,可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滿足教學需求,確保課程目標的實現;二是拓展基地功能,滿足專業群整體發展需求;三是校企共建,打造真實工作環境,引入企業6S管理文化,軟件、硬件同時建設。
七、深度推進校企融合
校企深入融合是專業建設的生命線。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可加大學校與行業協會、企業的互動力度,舉辦講座、沙龍、論壇等活動;搭建校企對接平臺,聯合召開學生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企業提供校外實習基地,選派專家參與課程開發和教學指導,學校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培訓,同時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從而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教學內容與產業、行業、企業技術同步發展。
八、健全完善機構機制
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完善的機構和管理機制作為保障措施。學校可成立指導委員會,邀請行業、企業專家進行指導,并成立專業建設工作組,制定專業建設方案并依據方案分解任務、落實人員,確保項目順利完成。同時,建立健全教學督導及教學檢查、教師隊伍建設、實訓設施及基地建設、教學質量考核、畢業生就業指導、資金使用等一系列制度,使專業建設的各個項目及環節都有規范的制度作保障。
(作者單位: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