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麗
[摘 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科學發展的要求,是在新形勢下實現調結構、提增效、促發展的有效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影響工會的現有工作模式,會在職工隊伍建設及結構、員工技能及素質、勞動權益及涉外勞動權益保護等方面給工會現有工作安排帶來改變。文章分析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政策背景,探討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工會工作的影響,根據經濟發展方式的現有調整狀況及工會工作的實際運營態勢,有針對性地提出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形勢下發揮工會作用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工會工作;有效認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090
1 引 言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改變傳統的粗放型、低效益、資源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向集約型、高效益及技術創新型發展轉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經濟政策的調整對企業工會組織產生了有效影響。工會是職工的代表性組織,是我國政黨聯系群眾、團結職工、維護職工權益的有效場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將會首先對經濟發展結構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走向及效益化調整,企業的政策及發展調整又會進一步影響工會工作的運行及政策實施狀況。因此,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形勢下,積極探索其對工會工作的影響,對新常態下企業職工更好地應對經濟政策變化及更有效發揮工會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2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工會工作的影響
2.1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給職工隊伍結構帶來新的變化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工會工作的影響的第一個表現是,將會給職工隊伍結構帶來新的變化。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往往依賴于資源、勞動力優勢及出口拉動。這一時期的職工隊伍以勞動者,尤其是體力勞動者為主導,且管理者及知識型員工發展相對不足,總體職工隊伍結構呈現出金字塔形的形態。伴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三產業發展迅猛,成為新的主導性產業,企業發展開始向技術型、集約型和創新型方向轉變,此時的職工隊伍中知識型員工及有效的管理者不斷增多,低級勞動者數量減少,職工隊伍結構總體呈現出“倒金字塔”型的形態。此外,由于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職工隊伍結構更加復雜,與工會之間的關系也更加緊密。
2.2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對職工技能及素質提出新的要求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工會工作的影響的第二個表現是,將會對職工技能及素質提出新的要求。我國是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一直是我國的優勢資源。這主要表現在制造業領域,我國有眾多的產品代加工廠,依靠豐富而龐大的勞動力市場,形成了富士康等諸多代產品加工工廠。但總體來看,勞動力素質及水平相對較低,嚴重限制了勞動力市場的優化及企業發展轉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員工的技能及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術型、創新型企業不斷發展,并成為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這些企業的發展特征要求職工必須具備良好的技能及自身素質。技能主要表現為業務能力,素質主要體現為道德水平,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后,企業的發展更多依賴高技能和高素質的能力型員工,使之充分發揮潛能。
2.3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改變傳統的勞資關系,對職工勞動權益產生新的影響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工會工作的影響的第三個表現是,將會改變傳統的勞資關系,對職工勞動權益產生新的影響。傳統的勞資關系實質上是一種雇傭關系,即企業主以一定的代價購買一定數量的勞動力,企業主和員工之間處于對立關系。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帶來了企業經濟結構的調整,企業開始探尋與職工共同發展的路徑,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具體來說,有些企業給予員工一定的股權激勵,以股權契約形式將企業所有者與職工權益結合在一起,傳統的勞資關系開始改變。此時,企業主從新的勞資關系中獲得更多的效益,職工勞動權益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勞資關系更加公平。
2.4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更多涉及外資及涉外經濟利益糾紛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工會工作的影響的第四個表現是,工會工作將會更多地涉及外資及涉外經濟利益糾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企業走向開始多元化,職工的就業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合資、外資企業不斷增多,并以新的技術及管理方式沖擊中國現有的企業機構。由于外資企業具有相對較好的薪酬待遇及職業發展路徑,高能力、高素質的職工不斷加入到外資企業的隊伍中來。但由于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外生性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會存在經濟利益糾紛及涉外問題。此時,工會原有的處理企業內部員工的本企業內生性問題,就轉變為處理與外資企業相關的經濟利益糾紛的外生性問題。
3 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形勢下發揮工會作用的有效認知
3.1 在促發展、調結構的發展形勢下,要注重發揮工會的引導培訓作用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及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形勢下,要充分發揮工會的引導培訓作用。具體來說,工會是維護職工權益,有效發揮職工作用的組織,其在引導員工工作及生活、組織員工培訓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充分發揮工會的引導培訓作用,工會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工會必須對企業發展的未來愿景有充分的認知,并引導職工向著未來發展的方向努力;第二,工會能夠了解職工的需求及發展訴求,包括勞動薪酬、職工福利及員工的精神生活需要等,能以確定的標準及方式來滿足;第三,工會必須定期組織職工參加相關培訓,包括職業技能培訓和精神力量培訓,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業務處理能力,通過精神力量培訓培養全體職工的企業認同感,形成發展的合力。
3.2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前提下,以工會為組織媒介,致力于企業發展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前提下,要以工會為組織媒介,將職工命運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形成發展新局面。為有效發揮工會的組織媒介作用,要實施多種方式完善工會的組織建設。一方面,從工會管理機構來說,要給予工會更多的自主權與經費支持,如可以讓工會自主決策涉及員工公共權益的事項及安排,并能對涉及員工利益的工資、福利等實施復核權,有效保證員工的利益。另一方面,從工會的內部結構組成來說,要加強工會內部的組織機構建設,如可以根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涉外員工經濟糾紛不斷增多的現實狀況,在工會內部增設涉外勞務權益糾紛管理部門,專門解決員工涉外勞務權益問題。
3.3 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背景下,要積極完善和創新工會維權的內容和途徑
在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經濟發展背景下,要根據企業及工會發展要求,積極完善和創新工會維權的內容和途徑。工會維權的內容主要是涉及職工的利益問題,如職工的工資及福利待遇等不能滿足現有職工訴求,以工會調解等形式滿足員工本身的要求。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新常態下,可以豐富工會維權的內容,如賦予工會評價及考核企業主的權限,將對職工的監管及評價體系在企業主身上實施,以實現兩者之間關系的對等。此外,還要不斷豐富工會維權的途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帶來企業發展的一系列變化,如互聯網、大數據及云服務等新的概念及形式不斷出現,工會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創新性路徑,建立“互聯網+工會建設”、工會服務大數據平臺及工會云管家等創新性方式,使工會有效實現維權。
4 結 論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帶來經濟發展模式的優化提升,也會在一定程度對工會工作產生影響。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新常態的發展契機相承相接。本文通過在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下對工會工作影響的探討,以期在企業未來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工會作用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梁守蘭,任魯萍,梁霞.工會“兩個普遍”方針對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影響[J].山東工會論壇,2013(1):5-9.
[2]郭書振.試論工會組織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的作用[J].社會發展,2014(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