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虎
[摘 要]文章針對目前我國港口物流的發展情況,從港口物流競爭力的角度展開分析,建立一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以我國沿海主要港口為例進行港口物流競爭力評價,得出我國沿海主要港口的港口物流競爭力得分排序,從而分析得出我國港口物流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我國港口物流競爭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港口物流;競爭力;層次分析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182
本文主要結合國內港口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基于層次分析法,對港口物流競爭力的一系列相關因素進行系統、科學地研究,找出港港口物流發展的優勢、不足、潛力和機遇。為更好地認清港口物流的優劣勢,為港口物流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些參考。本文研究港口物流競爭力,對港口物流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有所貢獻,為定量分析我國沿海主要港口的物流競爭力和我國港口物流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
1 港口物流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評價方法
1.1 港口競爭力分析模型指標的構建
港口競爭力強弱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如:港口地理位置、經濟腹地實力、港口基礎設施、港口經營水平以及相關港口服務水平等。各個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完全相同,應該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建立合適科學的指標體系。分析港口競爭力評價相關因素并劃分層次,形成一個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的結構模型。制定各個指標的調查問卷和重要性評分表,有各位專家在給定的數值域區間內就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評分。
1.2 港口競爭力評價指標計算
1.2.1 準則層指標權重計算
判斷矩陣的確定是模型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為了獲得主要港口的綜合競爭力指標數據,本文研究了現有的項目研究成果,并向眾多的港口經濟專家和教授請教,經過反復論證、計算和修正,得到各層指標判斷矩陣表。準則層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
1.2.2 指標層權重計算
經過Excel計算,各個指標的權重如表3所示。
2 實證研究
2.1 評價的原始數據
本文對評價港口物流競爭力的眾多指標變量進行層次分析就是為了在減少分析指標的同時,盡量減少原指標變量包含信息的損失,對所收集的資料作全面的分析。在查閱相關統計年鑒、網絡搜索、借閱相關書籍及咨詢有關部門和專家的基礎上,對所搜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了原始數據,如表4所示。
2.3 各港口物流競爭力得分結果分析
從各港口物流競爭力得分可以看出,港口物流競爭力排名依次為:深圳、寧波、大連、廈門、湛江。從港口物流競爭力排名可以看出,寧波港和深圳港在港口物流競爭力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其他的港口與領先的港口差距不是很大。對于國內的港口,港口物流競爭力發展普遍不足,而且發展不平衡,比如深圳港,過于依賴公路集疏運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而且過分依賴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中國港口發展的通病。因此,我們要將提升港口軟實力作為接下來發展的重點。對于大連港而言,憑借其良好的地理條件優勢,其發展潛力不容小視。而湛江港的未來競爭力指標在所有港口中排名墊底,應當加以重視。
3 港口物流競爭力提升對策
從最后的得分表可以看出:
(1)深圳港所得的比重得分是最高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潛在的問題,所以港口要提升裝卸機械的數量到一個適合港口自身發展的水平上,另外,其港口可以引入最新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提升整個港口作業效率。最后港口集疏運能力較低,對此,可增加集卡的數量和跟客戶溝通交流的能力,提升集疏運能力。
(2)寧波港屬于第一梯度的,它的港口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港口城市GDP相比深圳來說成了它的軟肋,同時這兩項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因為港口跟城市的關系密切相關,對此,可以加大對寧波港的宣傳力度,吸引投資和消費,克服這兩項弱點提升其港口物流的競爭力。
(3)大連、廈門、湛江是屬于第二梯度的隊伍,擴大港口陸域面積,覆蓋的航線條數和自動化作業能力較低,可以適當發展多國航線,增進與國外其他港口的城市的交流,提高其航線覆蓋能力,引入自動化管理系統,提高港口的自動化作業管理能力,其港口腹地的交通運輸能力較弱,不能跟本港形成有效的配合,對此,可增建其與腹地的公路等交通硬件設施的配置,形成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4 研究結論
港口物流競爭力能力的評價與實證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提出我國港口物流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港口物流競爭力的角度來展開分析,通過參考前人研究的資料和數據的搜集,擬建港口物流競爭力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選取我國沿海五個主要港口,建立港口物流競爭力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評價,最終通過層次得分排序來驗證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的不平衡。最后為我國港口物流競爭力的培育提出一些可靠的對策。
參考文獻:
[1]侯波.港口物流競爭力評價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0(17).
[2]遲殿鳳.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經營與管理,2008(2).
[3]楊永義.珠三角港口物流競爭力評價和競合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4]Patton & Morgan.A Disaggregat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ort Selection[J].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2011(7).
[5]Holey B.Charier.Port Marketing and Challeng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M].Geneva:World Maritime University,2014.
[6]Khalid Bicho & Richard Gray.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RFID System for IT-based Port Logistic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