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物流市場供給情況、物流市場需求情況、物流發展外部環境情況三個方面構建區域物流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對湖南省各市州區域物流業發展進行綜合評價。
[關鍵詞]區域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價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209
湖南省委省政府為大力推進“四化兩型”戰略實施,把物流業發展規劃列入了重點行業規劃。湖南省“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發展與突出兩型相結合,既要進一步集聚省內外物流資源,強化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加快物流業健康安全發展,更要突出“兩型社會”建設要求,積極推廣與應用先進物流運作方式和裝備技術,建設符合循環經濟、綠色環保要求的現代物流體系,不斷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將湖南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區域性物流中心,使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區域物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從不同的角度看,區域物流所包括的范圍不同,它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或者一個特定地區的物流。而區域物流研究的一個重點是城市物流,綜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以將區域物流定義為在一定的區域地理環境中,以區域經濟規模和范圍為基礎,結合物流的有效服務范圍,將區域內外的各類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進行的有效實體流動。眾多學者開展了關于區域物流綜合評價的研究,但基于區域的特點及物流業發展變化的特征,到目前為止,還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區域物流評價指標體系,本文結合湖南省現狀和物流業發展影響因素從社物流市場供給情況、物流市場需求情況、物流發展外部環境情況三個方面構建了區域物流業展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湖南省各市州物流業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分析。
1 湖南省區域物流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湖南省區域物流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緊緊圍繞“四化兩型”戰略,以滿足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務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為目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為湖南省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物流服務保障。
在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可獲得性等指標選取原則的前提下,本文結合湖南省現狀和物流業發展影響因素從社物流市場供給情況、物流市場需求情況、物流發展外部環境情況三個方面選取易量化的16項指標構建區域物流業展評價指標體系如下:①市場供給(物流園區個數(X11)個、網點個數(X12)個、公營路業里程(X13)公里、城鎮集團經濟和國有經濟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從業人數(X14)人、民用汽車擁有量(X15)輛);②市場需求(地區生產總值(X21)億元、第二產業總值(X22)億元、第三產業總值(X23)億元、外商投資總額(X24)億元、區域企業數(X25)個、進出口總值(X26)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27)萬元);③發展環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X31)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數(X32)個、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X33)人、單位GDP電耗(X34)千瓦時/萬元]。
2 湖南省各市州區域物流發展綜合評價
為了解湖南省區域物流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合理規劃區域網絡,運用主成分分析對湖南省14個市州物流業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2.1 對二級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
首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根據標準化數據計算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R,利用相關系數矩陣求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基于特征值大于1和累積貢獻率大于85%的原則提取,對市場供給指標提取主成分,前兩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已達到90.04%,故提取前兩個主成分如下所示:
按照同樣的方法,利用SPSS分別對市場需求和發展環境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市場需求的第一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為94.164%,提取市場需求指標的第一個主成分:
發展環境的第一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為80.66%,提取發展環境的第一個主成分:
2.2 對湖南省14個市州物流業發展進行綜合評價
以每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占四個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為權重構造綜合評價函數,即:
得到湖南省各市州物流業發展綜合評價得分如下表所示:
從綜合得分看,長沙市遠高于排名第二的衡陽市,且除長沙外其他市州的綜合得分均不高,說明湖南省各地市的區域物流業發展不平衡,空間布局有待進一步合理,物流業發展空間還很大,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省委、省政府就湖南省地市物流業發展的差異以及提升湖南省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為入手,制定并出臺了諸多推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省第九次黨代會上正式提出“3+5”城市群,即以長株潭為中心,以1個半小時通勤為半徑,連接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在內的城市圈。《湖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明確指出,要推進長株潭物流樞紐與物流節點建設,優化物流業發展區域布局,提升長株潭區域物流中心功能,依托岳陽、衡陽、婁底國家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和株洲、懷化、常德、邵陽等國家三級物流園區城市,發揮區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著力將湖南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區域性物流中心,使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3 結 論
本文結合湖南省現狀構建一套易量化的區域物流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對湖南省各市州區域物流業發展進行綜合評價,由評價結果可以發現湖南省物流業發展區域差異性較大,綜合得分普遍不高,說明我省各地市的區域物流業發展不平衡,空間布局有待進一步合理,物流業發展空間還很大,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171-184.
[2]鄭國義,等“互聯網+物流”推動兩型社會新升級——基于湖南省可持續物流發展戰略研究[C]//2015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論文,2015.
[3]王健.區域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4(5).
[作者簡介]徐娟(1982—),女,河南平頂山人,高級統計師,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統計。張攀飛,等:“互聯網+”鄉鎮物流“最后一公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