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電子技術應用實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闡述。
技工院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實訓教學相關活動,在以往施行的傳統教學模式加以優化調整逐漸轉變為素質教學模式。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在實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電子技術 應用實訓教學 創新能力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提出“行動是中國教育的起始點,創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時”教育思想,其實就是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做了教育的終極目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需求的人才標準也日益提高,更希望技工院校畢業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對現有的生產工藝、工作流程以及設計方案做出一定的改革創新,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訓教學在技工院校設置的課程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些教師的教育思想較為傳統,對實訓教學不是十分重視,未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筆者以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為基礎,淺談如何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對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優化調整
電子技術應用實訓是工藝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基礎技能訓練課程,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電子技術應用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使學生了解生產制造工藝流程、儀器設備以及檢測方法,能夠在遵守電子技術文件以及相關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完成電子產品的制作、焊接以及檢測等工作,擁有一定的電子技術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積極地尋找問題,結合理論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鞏固在理論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職業技能以及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電子技術應用實訓整體設計是對小型電子產品生產流水線進行模擬,設置出元件測試、裝配、焊接以及調試四個工位,并制定出與之相對應的工作崗位標準。實訓教學中每一個小組中的成員應當在2~3人,為了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實訓達到教學目標,在實訓教學開展之前需要編制出具體的實訓進度表,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實行輪換制度,使每一位同學的具體工作都在實訓進度表格上有所體現,也便于對學生的實訓效果做出評價。
在教學實訓中是將項目制作當做核心工作,依據不同的工作崗位提出具體要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靈活地選用分層教學法、合作學習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
二、優化調整考核方法,凸顯創新能力評價
電子技術應用實訓中應當遵循的目標是知識和技能并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對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運用知識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進行考核。在考核工作過程中需要做到既考核知識也考核能力,以便于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考核工作中,檢測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在考核的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個性予以充分重視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多樣化的性格,對學生做出的評價要以激勵學生提升創新能力作為目的。針對某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應當靈活地對其實訓時間進行安排,適當地開展基本技能方面的考核工作,使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創新設計,在實訓中培養成為社會和企業需要的高技能創新型人才。
三、小結
綜上所述,電子技術應用實訓就是學生從學校到社會、從理論到實踐的重要橋梁,在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在教學實訓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將創新思想穩固在學生的腦海中,為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能夠創新工作,展現自身的創新思想、技能優勢,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鄒華東,陳小林,吳年祥等.電子技術應用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重慶科技院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2]盧超,蔣媛,盧進軍等.基于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的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 廊坊師范院校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
[3]周登榮.加強教學改革,培養創新能力,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淺談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J].攀枝花院校學報,2010(3).
[4]蔡俊,郭來功.電子技術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淺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14).
(作者單位: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