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
摘要: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不盡如人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未能真正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聽眾。它忽視了作為獨立的且處于不同狀態的師生個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種需要和潛能,忽視了作為共同活動體的師生群體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多邊、多層的交互作用,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又是自身發展的主體。因此,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根據現行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以及現代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多向交流,多維互動,達到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英語;互動教學
一、提示導學
強調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多向交流、多維互動,同時不忽視教師的主導的作用。提示導學是教師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教師在新課伊始或前一節課,從以下幾方面提示導學。
展示新目標。用口頭或書面提綱挈領地提出學習新課的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情意目標、能力目標。 筆者提示導學時就提出以下目標:①認知目標:能整體理解課文大意;能就課文內容進行口頭和筆頭操練;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交流。②情意目標:引導學生樹立人人平等、協同合作的觀念,培養學生參與、交往、協同、競爭等意識。③能力目標:通過聽、說、讀、寫的統一操練,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和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論辯之能力。
揭示重點、難點。揭示新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給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為學生預習排除障礙。
提出教學要求。教師說明新課教學的基本程序、組織形式,鼓勵學生充分調動主體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開發自己的智力潛能及英語專長,以便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創設主體互動、情知互動、人境互動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
二、學生自學
在互動式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是作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因此,要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尤其是小組活動中更好地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互動,學生個體就應在課前進行自學預習。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導學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內容,攻克疑難問題。如閱讀課文后,做一做課后的練習題;復習與新課知識有關的舊知識,找出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以便實現學習遷移。學生要整理、歸納自己所弄懂的知識,以便小組發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識,準備提交小組討論,尋求答案。學生自學可采用閱讀思考、自我質疑、自查自練、自我歸納等方式進行。學生自學是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小組活動的必要準備。
三、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高中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課堂教學能否體現主體互動、情知互動、人境互動,關鍵在于小組活動的組織。
教師依據基本均等的原則組建小組。小組宜小,4~6人為一組,均由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最好是中等2~4人,優差各1人)。各小組設有主持人(主持小組討論)、記錄員(簡單記錄每位發言人的講話要點)和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報告)。
小組活動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師或組長提出當天要研討的主要問題,或由組內成員提出自己在預習中尚未理解的問題,提供大家研討;其次各人交流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或者答問;再者,組內成員就某種觀點或見解的正確性展開討論,提出質疑或提出補充意見;最后由主持人作總結發言,對小組經過討論所達成的共識、所產生的歧見及尚未解決的問題分別進行歸納,并整理成綱要,擬在組際交流時發表見解,提出問題。
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時,教師不應過多干涉。教師主要提出有關的評價標準,給出詞語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頭提示,巡視各組討論情況,重點參與一兩個小組活動,了解各組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及時肯定、推廣某一小組的學習成果和有效方法。
小組活動是高中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一環,它也為下一步組際交流創造了條件。
四、組際交流
組際交流是小組活動的延伸和發展,是培養學生言語技能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小組活動所營造的生動活潑、協調和諧的教學氛圍,已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意識。在這基礎上,教師應因勢利導,進一步組織組際交流,為學生信息交流、思維撞擊、協同研討提供更大空間和更活化的情境,從而有利于師生、生生、小組、情知、人境等方面的互動。組際交流可采用組際研討、組際互查和組際競賽等形式進行。
組際研討:由教師指定討論較成熟的兩個小組發言,匯報本組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提出本組仍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然后由其他小組和教師作出評價、補充,或提出質疑,或進行辯論,或給予解答和糾正;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
組際互查:各小組之間互相檢查對方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包括預習或復習的效果,作業完成的質量等,也可以互相批改練習題。如在規定時間內閱讀完課文后,小組之間相互問答,以檢查對課文理解。
組際交流時,教師應對交流的方式、程序等作出規劃和安排,不失時機地提出有關內容重點、難點或關鍵的問題,如某些詞、詞組用法,某些句子的理解,歸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引導各小組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地開展研討交流,并適時進行講評;要牢牢把握時間,對各個環節的活動效率及時作出調控,使組際交流高效進行。
五、結語評價
組際交流后,教師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對各小組之間的互動作出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表揚某些小組活動或組際交流中的良好的表現,指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所研討交流的知識作出歸納,檢查目標達成度。可采用復述課文,完型填空或利用情景創造對話,角色表演等形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