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強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老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能只看到學生的成績是否有提高,還要看到應該如何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本文將重點闡述在新課程標準下應該如何進行初中英語教學,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為英語老師們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轉變;觀念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教”,而忽視“學”;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個性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做法有悖于語言教學規律,導致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新課程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該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變革新的英語教學模式呢?
一、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
新的教學理念從培養目標看,要力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對待學生看,應面向全體學生;從教學內容看,應著眼于素質的全面提高;從教學過程看,應注重啟發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地學習;從教學方法看,教學過程是師生的雙向活動,應重視學科能力的提高,變講授知識為訓練綜合技能。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尤其要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在學法方面的指導,使學生掌握語言學習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盡可能創設一個適宜于英語情景交際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能得到提高。
二、豐富教學手法,常教常新
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有利于保持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通過“演”、“唱”、“畫”、“玩”等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演”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句型和課文,增強運用已學詞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水平的有效活動。如:教“The bird is flying in the sky.”,做飛翔狀;教“The monkey is climbing up the tree.”,做爬樹狀;教“The elephant has a long nose.”, 做長鼻子狀。教身體各部位名稱時,可邊說單詞邊指部位head, ear, eye, arm, hand,leg, foot 等。“唱”英語歌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興趣,還能加深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感情。 如果邊唱邊加入動作更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如大家熟悉的《拍手歌》: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 可換成其它動作,如close your eyes, touch your ears, tap your shoulder, touch your nose, shake your head等,動靜結合,而且全班學生都能參與。“畫”是最直觀有效的手段,有著特有的信息溝通作用,能提示語言與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教學效果特好。“玩”,課堂上做游戲可幫助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活動中掌握一些較難記憶的語言項目。國內外語言游戲很多,一般可用“舊瓶裝新酒”的方法根據情況進行改編。
三、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就感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學生的成就動機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關系,我們有必要花大力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受到學有所成,避免惡性循環。首先,要為學生創設取得成功的機會。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讓學生邊學邊用,使其在用中既體會到學英語是有用的,又嘗到學有所得的快樂。其次,適時、適當、真切地鼓勵學生的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或微弱的進步,教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尤其是對“差生”,更要激發其成功動機。比如一段好的對話,一次測驗的好成績,都可以成為促進英語學習及其它方面成功的契機和內驅力。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運用鼓勵性語言,有時甚至還可以借用掌聲進行鼓勵。“多次刺激”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產生興趣,激勵學習動機。同時,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出錯,教師要恰如其分地以鼓勵的方式處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語言錯誤。再次,我國中學生因為不會學習而不喜歡英語者占相當的比例,所以教給學生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培養其良好的英語習慣是極為重要的。
四、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要貫穿“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在英語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盡可能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要求,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只關注少數優等生,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給予每位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機會。課堂提問、對話操練中要經常采用one by one、pair by pair、row by row、group by group的形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在回答完問題后有一種成就感。特別是那些后進生,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在他們答對提問時,要對他們進行及時地肯定和鼓勵。應創造條件幫助每一個學生樹立自信、自強、自愛,那么,他們就都能得到發展并不斷完善自己。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英語學習要注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多個方面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語言人才。因此,英語老師要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將重點多放在學生能力的提升上,創造機會讓學生多用英語交流,培養學生的英語創新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丹,張承鋒.《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5.
[2] 杜志嫻.《中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