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軍
摘要:初中階段英語口語的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甚至終生對于英語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踐行交際語言教學法,體會到英語口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的喜悅。口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師生在頻繁的互動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口語;環境
隨著時代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已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對于中學生來說能否對英語進行熟練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英語口語的學習情況。所以,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需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對英語口語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旨在使中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得到提升。
一、教師的素質是口語教學中重要的保證
學生對于英語教師口語的認識也是以語音標準、表達流利為主。學生通過交際活動,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教師應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當今世界,教育理論的發展日新月異,所以英語教師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密切關注中學英語教學的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探索新的口語教學方法和測試理論,這樣才能做到“教學相長”。特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在休息時間甚至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可以進行教學反饋學習,認真的考慮自己的教學方式有什么優點和不足,今天的課堂教學有什么失誤。然后找出問題所在,并尋求解決的辦法。身體語言作為語言交流的重要的輔助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內容。
二、營造良好的口語學習環境
為了使學生學習口語的積極性得到調動,教師就需先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創造出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以及學習環境。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練習口語,進而獲得學習英語口語的正確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需對學生們進行引導,讓他們學習英語口語的熱情以及興趣得到調動。而只有在對口語學習充滿興趣的情況之下,學生才有說英語的欲望,他們的口語運用能力也能隨之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就需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為學生創造出口語練習環境。如,在課前開展三分鐘口語練習的環節,鼓勵學生上講臺去說英語,或者是背誦英語短文。雖然在口語練習過程中學生會出現語法、語音方面的錯誤,但通過這一練習學生的口語水平是一定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的。
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綜合語言技能。譬如在談及未來生活(Life in the Future)這一話題時,教師可以采用類似以下獨白:Can you imagine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tomorrow?When we do some shopping,we can merely stay at home waiting. If we are ill,we wont have to go to a doctor or a nurse.Can you guess how?類似以上方式,能夠誘發學生展開想象和提出問題;中學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話題,如:求職(Jobs)、旅行(Travel)、急救(First Aid)、體育(Sports)等等。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活化為實際,讓學生就其充分發表看法和見解,趣化口語教學。
四、對出現的錯誤進行合理糾正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因此,英語教師就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調整,鼓勵學生多進行英語口語方面的練習。可以說,倘若要使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英語教師就需提供給他們更多的練習機會,讓學生們在良好的學習環境里進行口語方面的練習。另外,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口語學習能力以及運用能力是不太成熟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諸多錯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讓他們主動發現錯誤,并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通過這樣的教育方法學生就能更好地對英語口語進行練習,而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自信心也可得到有效的提升。倘若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教師只是進行批評、否定,那么學生學習的信心以及熱情就會遭到打擊,對于英語口語學習,他們也會產生出畏難情緒。由此可見,為了讓初中生更好地對英語口語部分進行學習,教師就需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
五、活化英語教材,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
教師應該努力激活教材內容,進行文化比較,及時點撥學生領會文化異同現象。培養和發展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而文化知識的教學,可以增加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是達到語言教學目標的重要教學內容。如西方人認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聽別人的經濟收入、年齡、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狀況等是一種侵犯,因那是屬于與提問者無關的內容。而談論天氣的辦法來打開與西方人談話的話題是非常明智的。所以當在教學有關天氣的內容時,教師應有意識指出這一文化背景,并告訴學生談論天氣的方法多種多樣,如Lovely day,isnt it?Miserable weather,isnt it?Its so cold today,isnt it?等等。另外,中國人和西方人面對“贊賞”表達的方式不同,中國人受到別人的贊賞時習慣“謙虛”地說“過獎,過獎。”或者“哪里,哪里”以示禮貌,而西方人會高興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或者Im glad to hear that.所以,在教學Thank you very much.這一句型時,教師應該盡量多地介紹它的使用場合。
總之,教師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應該真正領會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重視口語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語境,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鼓勵他們根據教師所設情景大膽地進行口語表達練習,幫助他們樹立自信,促使他們持之以恒地進行口語練習,從而達到培養他們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冰.初中英語口語有效教學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