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在困惑之時,提出關鍵一問,點活思維方向;在眾說紛紜之際,選取一問,進行討論,使其柳暗花明;在答案揭開之時,深入一層提問,解除了癥結,挖出深意。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提問;有效性
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有效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然而,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當前語文課堂提問的誤區
問題的提出往往過于簡單,或者不切實際,脫離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①問題不明確。由于課堂提問都是口頭的,提出的問題不明確,學生就難以聽清記清,更無法準確回答,這種提問就是無效的。②問題過難。有的教師提出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問題過難,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如果教師提問一味拔高,違背學生的學習規律,將導致學生學習的思維斷層,“跳來跳去夠不著”,這樣的低效提問毫無意義,使學生學習的信心受挫。③語言不恰當。教師經常這樣問學生:“這個問題很簡單,會的請舉手?!边@樣的提問語言很不準確,學生能回答出來那是理所當然,因為問題簡單;如果答不上來則會感到很難為情,這樣簡單的問題都不會,信心受挫會感到很自卑。
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應遵循的原則
(1)做好提問的準備工作。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結合教學目標,對課堂提問從內容、方法以及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等,做出詳細的預設,使提問更具有針對性、全面性。同時,為了促進課堂提問效率的提升,還要注意發揮輔助教學手段的作用,比如,結合提問內容準備與之有關的多媒體演示資料等。(2)充分調動學生進行思考。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使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教師首先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特點、生活經驗等,只要這樣才能使提問面向全體學生,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調動學生思考。(3)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環節,同樣要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要發揮出引導者的作用,使提問結合學生的反應情況,靈活及時地調整,而不是呆板地拘泥于自己的課前預設。
三、初中語文課堂提問過程的有效性方法
(1)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要明確具有針對性。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要具有針對性。這種針對性不僅是指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有區別的有計劃地提問。而且還要求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有針對性地提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想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在提問時注意問題的設計。高層次、發散型、加工性的問題有利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索,這些問題就能夠成為有效性提問。教師在提問中要特別注意,除非學習的內容特別簡單,否則最好不要使用低層次、聚合型、內容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對學生的認知發展不能產生有益的作用,很容易成為低效或無效的問題。因此,要針對不同的教學難點和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提問,這樣才會實現課堂提問的高效率。(2)初中語文課課堂提問要講究靈活性與藝術性。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要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和改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課堂預期外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采取靈活的方式和手段進行調整。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某一個方面的知識普遍掌握的不理想,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問題對預先設計好的問題進行適當地調整,使得調整后的提問能夠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在提問講求靈活性的同時也要體現藝術性,這種藝術性體現在教師在提問過程中,問題與問題之間可以實現有效的銜接,實現問題的內在聯系。同時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提問過程中需要使用具有的文采和美感的語言,使得學生們在被提問的過程中受到中國語言文化的熏陶同時也能使得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感。(3)有效把握提問時機,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對教學實踐的總結發現,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提問中,一定要有效把握提問的時機,抓住問題的焦點進行提問,由此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同時,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提問的時機主要體現在哪些教學環節中呢?我認為,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來把握,即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和閱讀課文之后進行提問,在學生私下議論時提問,在教學氣氛變得沉悶時提問,在課堂教學進入結課環節時提問。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將提問設計動態化,隨時結合學生的學習實況來巧妙設計問題,提升提問的有效性,而不是簡單機械地設計問題,為問而問,使學生難以對問題產生探究的興趣。(4)初中語文課課堂提問過程要合理完整。課堂提問包括叫答、理答兩個重要步驟。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提問過程中,要注意提問過程的完整,另外,也要注意對這兩個部分的合理安排。叫答過程中教師應掌握一定的技巧,要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使得教育資源不被浪費。叫答時要不斷改變叫答方式,不要僅限于舉手提問。還可以利用點名、抽簽等多種形式進行叫答,在不影響課堂紀律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注意力。教師在理答時應該注意,不要經常使用“好”“嗯”這樣的常規理答詞語,因為這樣的理答沒有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做出反應會產生低效理答或者無效理答。教師應該認真聆聽學生的回答,并作出快速的思考,同時使學生感覺到教師對其回答的重視。
總之,課堂提問,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性。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在語言王國里遨游;好的提問,需要我們教師要做有心人,問題要設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就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區培民:《語文教師課堂行為系統論析——課程教學一體化的視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陳夢然:《淺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藝術》《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