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朝陽

摘 要:無公害茶葉的栽培與管理技術已經逐漸在茶葉種植行業中廣泛推廣應用,文章結合實際情況對無公害茶葉的栽培與管理的過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對無公害茶葉如何施肥、如何采摘等做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茶葉;無公害;栽培與管理;技術
無公害產品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茶葉是人們開會、談判、會友、休閑時的必備飲品,無公害茶葉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應用無公害茶葉的栽培與管理技術才能生產無公害茶葉,對無公害茶葉栽培與管理技術進行研究與完善,對無公害茶葉產業的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
一、無公害茶園的建設規劃
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環境,無公害茶葉對土壤、溫度和空氣等有著較高要求,茶園的選址應滿足很多條件。土壤pH值宜在4.5~6.0之間,土層深厚,有效土層超過60cm,在0~45cm土層的有機質含量≥15g/kg,有效氮含量≥100mg/kg,有效鉀含量≥50mg/kg,年降水量大于1000mm,常年相對濕度70%以上.茶園最好選在海拔較高的位置,空氣質量要好,茶園的水利設施蓄水和供水要足,排水要順暢。
二、茶樹品種的選擇
品種決定了成品茶葉的基因,茶葉的各種功能和特性都取決于品種,優質的茶樹品種具有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性等優點。茶樹品種的選擇,應適宜當地土壤、氣候等生態條件,尤其應選用對病蟲害抗性較強和經審定的無性系良種,種植前應按GB11767要求對苗木進行質量檢驗和植物檢疫。
三、無公害茶園的施肥技術
施肥是每種作物都要進行的管理措施,肥料可以為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和元素,促進作物的成長。掌握無公害茶園的施肥技術才能保證茶園產出無公害的茶葉。
1.肥料的選擇。茶樹的施肥不能使用氯化銨、硝酸銨這類化肥,要以有機肥為主,這類肥料一般包括:綠肥,餅肥等。另外結合茶園實際情況要選用相應的肥料。例如茶園的有機質豐富,要多施氮肥;如果茶園土壤的質地較粗,需要使用河泥和塘泥作為肥料。
2.科學施肥。在對茶樹施肥時,要嚴格控制肥料的用量,肥料中各種元素的比例要合理,施用肥料的配比也要與茶樹的生長時間相適應。施氮肥的同時,配施一定數量的磷、鉀肥及其他微量元素。詳細的施肥數量參見下表。
四、無公害茶樹修剪技術
對茶樹進行修剪不僅是為了避免養分的浪費,還可以避免茶樹遭受病蟲的危害。根據茶樹在不同的生長時期采用相應的修剪方法,一般有定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等。
1.定型修剪。大葉品種可用分段修剪法。即苗高33cm以上,莖粗0.4cm以上時離地16cm剪平,,莖木質化時,主枝留樁8 cm~10cm,側枝留樁10 cm~12cm。
中小葉品種用16 cm、13 cm、10cm高度定剪三次,以苗高25cm、莖粗0.5cm作為每次開剪標準。
2.輕修剪。每年茶季結束或隔年輕修剪一次,剪位在當年春梢位,留樁6cm左右。
3.深修剪。剪除衰老雞爪枝、密生冗余枝、枯枝、徒長枝,至萌芽力強的枝位。
五、無公害茶葉預防病蟲害的措施
病蟲害對茶葉的危害是很大的,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可以減少病蟲害對茶園的危害。在治理病蟲害的過程中為了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要結合生物、物理機械防治的方法。
1.農藥防治。按DB52/472-2004執行。
2.農業防治。合理修剪、疏枝:剪去一部分表層病蟲枝條和茶叢下部過密的枝葉和徒長枝,以減輕如粉虱類、蚧類等病蟲危害。
耕作除草:深耕促使病蟲因機械損傷、干燥或暴曬致死。
合理施肥:改變土壤性狀以惡化某些害蟲的生存環境。
3.物理、機械防治。體形較大、容易發現、易捕捉的害蟲,可采用人工捕殺的辦法;燈光誘殺:針對其具有趨光性,在茶園中應采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
食物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化性,用餌料誘集害蟲或添加殺蟲劑誘殺害蟲。
4.生物防治。以蟲治蟲:應用捕食性昆蟲和寄生性天敵消滅害蟲。
以病毒治蟲:應用顆粒體病毒等病毒有效劑量低、對環境較安全等優點消滅害蟲。
六、無公害茶葉的采摘與裝運
1.采摘。初投產期兩年內,春季留一片真葉采,夏季留魚葉,秋留魚葉,以養樹為主,年保證葉面積,指數在3~4。 盛產期:春季15%新梢符合標準時及時采摘,全年應采摘25~30批,下樹率達85%~90%,秋梢停止生長時封園。
2.裝運。盛裝鮮葉的器具應采用清潔、通風性能良好的竹簍,裝葉量不得超過150Kg/m3。運輸工具應清潔衛生,嚴防污染。
七、無公害茶葉的加工、包裝、運輸及貯藏
1.茶葉產品加工應根據各類茶葉產品標準,按鮮葉原料品種等級,采用相應的加工工藝,確保產品質量。茶葉加工應盡量采用連續化、自動化、封閉式等生產方式,減少對茶葉的污染。
2.包裝。接觸茶葉的所有包裝材料均應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包裝材料應不受殺菌劑、殺蟲劑等物品的污染,要求干燥、防潮、阻氧,保持茶葉品質。宜使用無菌包裝、真空包裝、充氮包裝。成品茶應附有標簽,標簽內容應符合GB7718的規定。
3.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干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中應防雨、防曝曬、防污染,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4.貯藏。貯藏茶葉的倉庫應干燥、清潔、衛生、無異葉,并保持通風干燥。產品禁止與有毒、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并遠離污染源。應盡量采用低溫冷藏。
八、結語
通過對無公害茶葉栽培與管理技術的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出無公害茶葉的種植和生產過程非常嚴格,從茶園的選址,到茶樹品種的選擇、施肥、病蟲害防治、修剪、采摘、加工、貯存都需要符合無公害的標準。
參考文獻:
[1]林正洲.無公害茶葉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4,(11):37-38.
[2]廖平海.淺談無公害茶葉種植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19):43-43.
[3]黃開瑜.淺談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6(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