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玉
摘要:醫療費用惡性膨脹引致的醫療危機正困擾著全世界。遠程醫學是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的綠色通道,是化解醫療危機、實現醫療體系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技術。文章簡要描述當今世界醫療危機的表現,介紹綠色遠程醫學的發展,并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對綠色遠程醫學發展及其對克服醫療危機的作用進行分析,對如何通過發展綠色遠程醫學應對醫療危機進行探討,指出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綠色遠程醫學對醫療危機的作用將是有限的。
關鍵詞:醫療危機;遠程醫學;綠色發展;馬克思主義
當今世界經濟危機與醫療危機具有深刻的關聯性。美國金融危機在相當程度上源于其醫療危機。全球醫療危機主要表現為醫療費用的惡性膨脹,使許多國家財政不堪重負。美國聯邦儲備檢查小組副主任加儂和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學者因特希韋格預測,未來25年,政府債務將在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和許多新興經濟體中增長到危險和不可持續的水平。而巨額的政府債務最重要來源,是衛生保健成本的爆炸式增長。到2035年,在悲觀假設下,衛生保健成本的年均增加將導致每個發達經濟體衛生保健成本的凈增加超過樂觀假設下4%的GDP,而在新興經濟體則為1.5%的GDP。
醫療危機是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矛盾的體現。英國女王大學波特教授對英美新自由主義衛生保健經濟發展進行了分析,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對當代國家與資本間的關系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本文簡要描述當今世界醫療危機的表現,介紹綠色遠程醫學的理念及發展,并根據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與西方生態馬克思主義相關成果,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對綠色遠程醫學發展及其對克服醫療危機的作用進行分析,對如何通過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促進綠色遠程醫學發展、應對醫療危機進行初步探討。
一、全球醫療危機的現狀與趨勢
當今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在被醫療危機所困擾。2003年至2010年間,我國國內消費支出雖受到抑制,但醫療負擔卻在持續上升。我國GDP增長了193%,醫療負擔卻增長了197%。我國曾就醫療改革進行過許多討論甚至爭論,卻沒有過多涉及醫療資源供給本身增長的空間和合理性問題。在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初步建立、醫療保障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下,潛在的醫療危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未雨綢繆防范醫療危機的發生發展。
二、綠色發展與綠色遠程醫學的興起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能源危機等問題,世界各國都開始對傳統發展模式進行反思,探索新的發展方式,綠色發展模式應運而生。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們健康需求的提高,人們更加關注藥品毒性、醫源性與藥源性疾病等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世界綠色發展浪潮的影響,遠程醫學成為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一條價廉、便捷的綠色通道,具有巨大的綠色發展潛力和應對醫療危機的作用,因而成為應對醫療危機的一個必然選擇。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遠程醫學因其具有顯著的綠色發展潛力和價值,通過改變或打破傳統醫學在“時間”、“地點”、“環境”和“資源”等方面的約束,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解決老少邊窮地區長期以來缺醫少藥的格局,因而“正以風馳電掣之勢和拔山舉鼎之威,推動和影響著醫學向更廣闊的‘空間和‘時間跨越蔓延。”
三、綠色遠程醫學應對醫療危機的馬克思主義分析
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要真正認識造成醫療危機的根源并找到從這一危機中走出來的道路,必須深入研究醫學與資本的關系。資本的“增殖原則”決定了它對醫學的利用是無止境的,因而企圖通過發展綠色遠程醫學走出醫療危機,是難以得到目的的。全球醫療危機說到底是一個社會制度問題。因此,醫療危機的解決,關鍵是要構建一種基于“普遍自由”的社會制度,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根本性變革,發展社會主義性質的醫療衛生事業。因此,綠色遠程醫學的發展,作為一個化解醫療危機的重要路徑,必須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以維護廣大人民健康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從以下幾方面推進方能真正取得實效:
1 )發展綠色遠程醫學,要防范技術與資本對醫學的侵襲
2)發展綠色遠程醫學,要注重社會經濟制度變革
3)發展綠色遠程醫學,要正確認識醫學的目的
4)發展綠色遠程醫學,要注重醫療消費教育
四、結語
2008年以來的經濟、氣候、能源和食品危機不僅損害了全球健康,還改變了全球衛生工作的政治、外交與治理形勢。全球健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未來20-25年,如何使由全球經濟危機引發的再全球化過程盡可能實現“以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是全球衛生界必須重視的一個關鍵問題。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要真正找到走出醫療危機的道路,必須深入研究醫學與資本的關系。綠色遠程醫學發展要造福于全體人民,醫改要獲得令人民群眾滿意的結果,關鍵看廣大衛生管理干部和醫務工作者是否能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自己的工作。因此,綠色遠程醫學只有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以維護廣大人民健康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方能實現醫院與患者、政府、社會的多方共贏和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 約瑟夫·加儂,馬克·因特希韋格,詹蓓譯.未來25年全球政府債務展望:對經濟和公共政策的影響[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2(1):1-21.
[2] 克勞斯·奧菲. 福利國家的矛盾[M]. 郭忠華,譯.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7.
[3] 李少鵬.中國面臨醫療危機?[J].財經界,2011(1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