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玲
摘 要:近些年來,如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而水土流失則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大量的實踐告訴我們,淤地壩對于水土流失治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淤地壩”為主要研究對象,就其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與效益展開分析與討論,希望能為大家更好地發揮淤地壩的積極效用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淤地壩;水土流失;治理;作用;效益
一、引言
提及淤地壩,我們通常認為就是為了有效攔泥淤地而修建的一種壩工建筑物,通常被廣泛應用在水土流失地區的各級溝道中,主要目的在于滯洪、攔泥,淤地、蓄水、建設農田、發展農業生產、減輕泥沙帶來的各種不良影響。
二、關于淤地壩在水土流失治理中作用與效益的探討
要想真正明確淤地壩在水土流失地理中的作用與效益,筆者認為我們首先應該明確進一步加強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分析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生產建設和資源開發活動急劇增加的趨勢,水土保持功能逐漸突顯出來并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目前水土流失危害涉及到了國民生產的各個行業,制約著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大力開展水土保持不僅是國民生產的需要,而且是水土保持行業發展戰略形勢的要求。
2.淤地壩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與效益分析
(1)通過淤地壩,可以有效攔泥保土。淤地壩通常都是修建在溝道之中的,因此可以從源頭入手,封堵住向下游輸送泥沙的通道,從而在泥沙匯集與通道之處形成人工屏障。通過這道人工屏障,不僅僅能夠攔蓄坡面匯入溝道內的泥沙,而且能夠固定溝床,抬高侵蝕基準面,穩定溝坡,制止溝岸擴張、溝底下切和溝頭前進,減輕溝道侵蝕。
(2)通過淤地壩,可以實現淤地造田,有效提升糧食產量。淤地壩將泥沙就地攔截,形成壩地。壩地地平、墑好、肥多、土松,易于耕作,而且抗干旱能力強,增產作用與效益十分顯著。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打壩如修倉,攔泥如積糧,村有百畝壩,再旱也不怕”的說法。
根據資料記載,1995年陜西省曾經遭遇特大干旱,榆林市橫山縣趙石畔流域有壩地106.7hm2,坡耕地1666.7 hm2,壩地畝產均在300 kg以上,而坡耕地畝產僅10 kg。由此可見,淤地壩在增產方面的積極效用。
(3)促進水資源利用,解決農民生活生產用水。淤地壩通過有效的滯洪,將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轉化為地下水,一部分轉化為清水,排放到下游溝道,增加了溝道常流水,涵養了水源,對汛期洪水起到了調節作用,使水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與此同時,淤地壩在工程運行前期,可作為水源工程,解決當地工農業生產用水和發展水產養殖業。對水資源缺乏的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解決當地牲畜的用水問題。
另外,淤地壩通過有效的滯洪,將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轉化為地下水,一部分轉化為清水,通過泄水建筑物,排放到下游溝道,增加了溝道常流水,涵養了水源,同時,對汛期洪水起到了調節作用,使水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通過建設淤地壩,溝道常流水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兩倍多。
(4)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壩地良好的水肥條件和高產穩產,為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和調整產業結構奠定了基礎,為農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使過去單一的糧食生產經濟結構,轉變為農、林、牧、副、漁各業并舉,多種經營,增加了農民收入,發展了農村經濟。對于陜西省的眾多地區而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靠天種莊園,雨大沖良田,天旱難種田,生活犯熬煎”,自從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治溝打壩以來,帶動了各業生產,人均純收入增長顯著。
眾所周知,淤地壩建設解決了農民的基本糧食需求,為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退耕還林還草,發展多種經營創造了條件。
另外,淤地壩的建設,壩頂成為連接溝壑兩岸的橋梁,大大改善了山區的交通條件,促進了物資、文化交流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3.陜西省加快淤地壩工程建設的有利條件分析
(1)有豐富的筑壩材料和勞動力資源。當地的土層深厚,黃土廣布,具有質地均勻、結構疏松、透水性強、易崩解、脫水固結快等特點,是良好的筑壩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同時,隨著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深入貫徹執行,為淤地壩建設提供了巨大的剩余勞動力。
(2)干部群眾有建設淤地壩的迫切要求,參與打壩的積極性高。淤地壩建設,改變了農業基本條件,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使群眾從中得到了實惠。他們形象地把淤地壩稱為”命根子”、”糧屯子”、”錢袋子”。我們所到之處,都能聽到干部群眾要求打壩的呼聲。各級人大、政協代表也多次提案、議案,要求增加投資,加快淤地壩建設。
(3)積累了豐富經驗。淤地壩建設經過幾十年不斷的試驗、示范、探索、總結,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規章制度、技術標準和規范。從項目的規劃、設計,立項、審批,施工、驗收到管理、運行基本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的軌道。
但是,我們在看到這些有利條件和可喜成績的同時,要充分意識到加快推進淤地壩工程建設可能面對的問題,如工程老化失修、資金等投入不足,從而影響淤地壩的健康發展等。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解決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淤地壩積極效用的發揮。
三、結語
基于淤地壩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積極效用,筆者認為我們一定要充分意識到這種積極效用,進而去努力探索,不斷創新,為淤地壩真正發揮其對水土流失治理的良好效用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敏.淤地壩在黃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J].人民黃河,2013,11.
[2] 魏霞,李占斌,沈冰,李勛貴,魯克新.陜北子洲縣典型淤地壩淤積過程和降雨關系的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12,09.
[3] 王俊林,胡彩虹,周成.淤地壩梯級成壩技術及變形理論分析[J].人民黃河,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