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新創業教育推動大學生創業是辦好讓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培養適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如何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值得每一個教育者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新創業教育推動大學生創業是辦好讓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培養適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作為承擔高等教育重任的高等學府,理所當然要積極應對,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構建適合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和實踐的體系,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業,將是高等院校主動適應社會需要,是高等學校教育當前的重要任務。
一、扎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營造校園創業氛圍
學院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開展,把創業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認真實施“大學生創業工程”,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相結合。同時,各二級學院定期組織開展有特色、重實效的大學生創業政策宣講、講座交流、培訓實訓、典型宣傳、模擬實踐等活動,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旨在培養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業精神,豐富創業知識,健全創業心理,提高創業能力。
除了專業教學中的創新課程之外,以“創新、創業”為主線,豐富選修課內容,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涵蓋創新創業理論類、實務類、職業就業類三大類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不僅是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平臺。此類課程與其他任選課的不同之處在于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試評價等方面都做了創新性的規定,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案,注重課程的創新性、互動性,強調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學院強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質量較高、專兼職骨干教師組成的就業創業指導隊伍,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同時積極選派創業指導教師參加各級政府組織的多項創業教育培訓、輪訓以及網上教學。
二、以大賽為載體,推動大學生創業孵化工作進程
學院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為主要目標,在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內資源的基礎上,積極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合作建設創業基地,并以創業基地為依托,引導、鼓勵和扶持學院學生開展創新研究和成果孵化,以期造就一批大學生自主創業典型,建成一批大學生自主創業實體,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環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
2016年學院創業大賽參賽團隊達26個,學院邀請省內各行各業創新創業專家對每個團隊進行指導和評審,其選手水平、賽事規模都達到歷史之最。學院代表隊在省第三屆、第四屆大賽中共獲十余項大獎,充分調動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通過篩選項目、寫創業計劃書、專家指導等,學生進行了系統的實戰演練,掌握了更多的實戰經驗,為創業項目落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學院成功扶植《伊爾根覺羅氏明躍剪紙書畫苑》項目入駐學院孵化基地,簽訂了房屋使用協議,協助辦理了營業執照、國稅、地稅登記證等,開業前在創業計劃書撰寫、開業指導、技術支持、法律援助等方面給予指導;學院為其提供低租金、零收費、“一站式”服務的創業環境。學院會展創業團隊、電商創業團隊等先后即將落地,必將開拓學院創新創業工作新局面。
三、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體現和落腳點
當今的高等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傾注于提高民族的創新能力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上,從教育的發展要求和軌跡上來看,高等教育應該由就業教育的應試教育轉變為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模式上來。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發展趨勢的日益明顯,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對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個性化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等學校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優化教學進程,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關鍵。
學院堅持在完善素質教育體系中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一方面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具有綜合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一方面以創業家培養為核心,培養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業家或企業家。在具體實施上,學院通過基礎層面的教育教學、操作層面的創新創業實踐和制度層面的不斷修訂和完善,為學生提供一片個性成長的天地。建立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為導向,提升就業競爭力的創業教育思路;充分認識創業教育是針對全體學生的教育,不只是針對少數自主創業學生的教育,創業教育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必修課。提高全體教師參與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充分認識創業教育與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吻合,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相協調。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突擊性教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既強調學生競爭能力和擇業能力,同時要面對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急劇變化,以創新性和創造性為基本內涵,培養學生自覺預測變化、積極應對變化,具備復合知識結構的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創業的能力和素質,這是一種主動的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敗最終要通過人才培養目標同社會需求與發展的關系體現出來,創新創業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是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的必然趨勢和重要標志,是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大眾化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郭萬牛,楊蓉,伏永祥.大學生創業教育對策研究[J].江蘇高教,2009.
[2]紀淑軍.創業富民戰略視野下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9.
[3]創新創業教育,亟需“升級版”[N].人民日報,2017.
[4]張杰.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四個關鍵”[J].中國教育報,2015.
[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
作者簡介:
馬野(1981.07—),女,遼寧錦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創業指導。
本文系沈陽市科學技術計劃項目F16-171-9-0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