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娟
摘 要:本文從英語教學有效性出發,淺談教師應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為學生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通過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以及不斷的自我提升來提高英語課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有效性
近幾年英語教學在中國發展比較迅速,但是不像我們的母語漢語有良好的語言環境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的英語教學只是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依靠每天一節課的學習時間,但卻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達到與外國人能基本用英語交流的水平。我們經常可以感覺到,課上熱熱鬧鬧,課后卻沒了痕跡,特別是我們英語老師,整個課堂上搖頭晃腦,大汗淋漓。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追求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全面提升,而有效性就是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如果忽視了這一個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于形式,表里不一,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如何把我們的有效教學觀融入英語教學中以實現有效教學,我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感悟。
1轉換觀念,給學生合適的定位
我們無論是小班化還是大班化的教學,在教學中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學生的多樣性,基礎的不平衡性,那么我們如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來尊重這些多元智能呢?我們知道某一種教學方法只能適應于某些學生,這就要求我們的英語教學要針對學生的智力差異、學習基礎的不同,采用多樣化的內容和方式,鼓勵學生運用獨特的學習方式。即使上同樣的教學內容,也應該針對每個學生的智力特點,允許并鼓勵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獨特學習方式。這里體現了“如果學生不能按照我們所教的方式學的話,就讓我以他們學習的方式來教?!蔽覀冸m然不簡單地否定傳統的旁觀者知識觀,但我們可以傾向于參與者知識觀或建構主義知識觀,尊重個人知識。教師要轉變觀念,我們在組織各個的教學環節時,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展開,要讓學生很自然的增加知識、提高能力。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中,知識得到積累,能力得到提高。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性
以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柏拉圖說:“強迫學習的知識是不會保存的?!庇⒄Z課作為一門語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掌握語言使用技巧要通過學習者親身的感悟,決不能單憑教師的講解去完成。因此教師要走進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所關注、所談論的熱點話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創建一個讓他們興奮的課堂環境。因此每節課的開始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開始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影響學生的課堂效率以及他們的主動性。所以在課的開始用英語歌曲、英語歌謠、小故事、游戲、頭腦風暴等多種形式,可以很快地把孩子們帶入課堂的學習。例如,在我剛接任現在所教的初一(4)時,有這樣一些學生,其他各科成績非常優異,唯獨英語差得讓人無法面對,對他們、對老師和班級來說都是損失。是智力問題還是別的原因呢?經過仔細的觀察,我發現他們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對自己缺乏信心。如何才能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我決定先從培養他們的興趣入手,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和設計一些有趣而又簡單的教學活動,我有意識的讓他們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對話操練中擔當一些簡單的角色;起先,他們有些不自在,不肯開口說,即使開口,也是用最省略的語言,我不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多給他們創造機會,并毫不吝嗇的對他們的進步進行表揚,他們一定會感興趣的。在以小組為單位的活動中,因他們的加入讓他們組獲得了成功,組員的鼓掌和老師的表揚,我欣喜的發現他們的眼中有我所期盼的東西――成功的喜悅感。自此,他們在課堂上開始變得主動了,回答問題積極了,完成作業認真了,也會問為什么了,成績也明顯的進步了。他們開始對英語感興趣了,因為有了興趣,他們不再排斥英語,反而他們開始熱愛它了。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有效教學
課程資源是決定有效教學的理想能否兌現為課堂教學實踐的關鍵因素。我們的英語教學中都應做到不拘泥于課本,又承認課本是資源的形式,對于英語教學,只要它有利于學生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我們都可以充分利用開發此資源。例如,活用課件,有效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文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最廣泛、最易行的,除教材、練習之外,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英語報刊雜志。要求學生查找、閱讀或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個人的英語水平訂閱合適的英語報刊雜志,如《英語沙龍》《英語廣場》等,做摘抄或剪報,學期末舉行學習成果展覽、交流活動,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增強信息收集整理、英語口筆頭表達、交流能力。
4拓展提升,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新的課堂模式對英語教師的素養及課堂管理監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因此,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我們英語教師要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教師要有全學科融合的知識儲備,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對于這種多維、動態的課堂的監控能力,保證教學結構的嚴謹性和英語教學環節的緊湊性,實現英語課堂的快節奏、大容量、高容度的教學模式,通過優化教學時間,達到提高教學實效,解決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另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反思,多反思是一種手段,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教學反思關鍵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超越自我,不斷向高層次邁進。只要堅持反思,使我們的教學活動處于一種“反思——改進——提高”、“再反思——再改進——再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之中,就能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教學更有效,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利民.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和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7).
[2]張伊娜.英語教學改革熱點問題探討[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