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典 吳佳琦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國家無論是在對社會的建設中還是在對人才的培養中,都對文化素質有了更高的關注。因此,相關的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其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有著緊密的聯系。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文化產業;發展;問題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01-02
近幾年來,經濟的全球化得到了普遍的發展和普及,而知識在整個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國家也頒布了相關文化產業建設的一系列文件,目的是加強對文化產業的重視,通過對文化產業的建設來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因此,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
一、我國目前金融支持文化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雖然國家的各個地區已經不斷通過金融來加大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度,但是與當前文化產業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偏差,金融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并不樂觀,支持的力度也達不到要求,支持的渠道也非常狹窄。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金融的投入額度比較少
文化產業也是一種重要的企業實體,它在發展和逐漸擴大的過程匯總,在不同的時期,會根據企業的特征和現狀額的不同,遇到不同的風險,出現不同的問題和阻礙,機遇與挑戰,這就需要不同程度的資金需求。但是,通過對很多資料和參考文獻的統計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地區的文化企業的規模比較小,更多的都處于創業的階段,在這個企業成長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和阻礙,需要的金融資金的投入也就比較多,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商業銀行考慮到了風險的問題,利率的定價不能夠滿足整個文化產業的范圍,在信貸方面實行對總量進行控制。從貸款的比例上來看,我們會發現,體育、文化和娛樂的貸款在不斷地降低,與文化產業國民經濟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快速增長的趨勢相比,金融機構對于文化產業的信貸方面的投入力度還不夠大,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2.金融的支持在結構上缺乏針對性
我們從信貸結構的主體上來看,會發現,在現存的金融機構中,對于文化產業進行支持和幫助的銀行主要是國有的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而其他的銀行例如股份制的銀行對于整個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就比較小,在信貸的客體上來分析,金融機構更支持在大城市和大企業中發展起來的文化產業,而對于一些偏遠的地區或者一些規模比較小的產業就不會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就會導致文化產品在整個市場中的份額比較小,消費額并不多。而且在審批結構的過程中,貸款的審批程序繁雜,周期還比較長,成本也比較高,這就會使一些小型的文化產業沒有條件去達到貸款的要求,在這種強大的限制中無法有效的發展起來。
3.融資的渠道比較單一
國家的相關的部門在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給予支持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項目補貼、貸款貼息以及獎勵等方法。項目補貼比較適合一些國有成分比較高的文化產業,后期的獎勵主要的是針對一些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產業,這些企業在資金的運營方面都比較順利和請輕松。貸款貼息主要針對的支持對象就是那些在銀行取得貸款的企業,政府通過貸款貼息的方式給予其一定的支持和補助。但是我們不應該忽略的是,在實際的文化企業發展過程中,很多文化企業由于公司的規模比較小,而在貸款這一個環節就已經遇到了阻礙,無法實現有效貸款,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根本沒有辦法獲得政府的這種資金上的幫助,因此政府在幫助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輔助的對象不夠全面,這樣就會導致政府的資金對于文化的產業支持缺乏力度。從銀行取得貸款來獲得融資的方式已經過于單一,嚴重的忽略了很多個小型文化產業的發展。
4.金融機構缺乏創新意識
在整個文化產業中,它和普通的產業存在的區別就是它更多針對的是無形的資產,而有形的資產比較少,或者比例比較小。很多中小型的文化企業的經營場所都不是自己建造或者購買的,大多都是采用了租賃的方式。因此在抵押過程中,就不能滿足一些房產和設備的抵押條件要求。在現有的銀行制度為背景下,這些企業就很難獲得貸款。在這個階段,國家的一些銀行還沒有采用國外的方法,即選擇將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抵押的方式,他們對此還在慎重的考慮當中,因為這樣的決定和政策的實施和很多因素都有著緊密的關系。例如:整個國內的知識產權市場的建設條件和現狀,知識產權的評估系統的建設,以及國內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程度等等。
二、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對策
1.通過對金融產品的革新來完善差別化信貸服務的機制
首先,為了更好地實現金融對文化產業的有效支持,相關的金融機構已經采取對文化信貸產品進行逐步擴展和豐富的方式來實現差別化的信貸服務機制,相關的政府部門可以選擇將專利權、著作權、版權和知識產權等一系列無形的資產作為抵押的物品。通過這樣的多元化和多層次的信貸產品的開發和創新,能夠更好地滿足文化企業貸款和發展的需求。但是,不同的文化項目都有特定的文化發展周期和不同的風險特征,對此金融機構要采取有差別的定價機制,在貸款的環節過程中,做到靈活的處理,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根據不同的文化產業出臺相應的貸款抵押產品組合,這樣才能夠避免更多的金融風險,同時有效的促進了相關企業在這方面的發展。其次,針對與目前的文化體制的發展機制的不同,部分文化企業正在進行市場優化運作的有效實現,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相關的金融機構就要建立一些相應的金融服務措施,這樣才能有效的支持重大的文化企業在發展中做大做強,同時也能夠加強與產權交易等相關機構的合作,為企業提供一些資金方面的結算業務和供應鏈融資以及并購貸款等多方面的業務,這樣可以有效地拓展融資的方式,為文化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創造更大的便利條件。最后,相關的政府部門還要建立一些信用評價機制,在文化產業的內部采用一些信用的評價體系。將企業的長期性的發展的指標納入整個評價體系中,這樣與其他的企業進行明顯的區別。與此同時,還要綜合考慮企業項目的創新性和獨占性,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建立符合文化產業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模型。
2.不斷地拓展融資的方式和路徑,提高文化企業的融資能力
一方面,中小型文化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阻礙,最主要的就是融資比較困難。為此,相關的金融機構應該擴大文化企業的直接融資的規模,對于一些已經符合條件的文化產業,要進行更好創新和培訓以及輔導和推介工作,通過中期票據和中小企業集合債等多種方式來進行融資,這樣才能使貨幣市場得到更為迅速的增長;與此同時,相關的金融機構應該鼓勵風險投資資金、對于一些比較偏愛風險和挑戰的投資者要積極地對其進行引導,對其的創作過程和企業計劃在合理的基礎上給予支持和幫助,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不斷地拓展民間資本和國際資本的方式和空間,為文化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渠道。另一方面,要學會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到社會的文化產業過程中,社會上有很多零散的資本家,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也可以對文化企業的融資問題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通過不斷地拓展社會資本在文化領域的范圍,不僅為社會的資本進入文化領域來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機會,同時還積極地促進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使文化企業在社會上有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不斷完善相關的政策和制度,實現文化產業的有利發展
任何機制想要得到有效和健康的發展,首要都要有相關法律制度對其加以保障,在對文化產業進行幫助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這點,不僅要不斷地完善金融體系,同時還要對相關的文化產業項目中的具體的知識產權和項目價值的問題進行更好地完善,這樣才能夠為文化企業在向銀行貸款的過程中創造更多的便利條件。在信用擔保方面,金融機構和文化產業雙方才能夠有效的都達成一致,這樣也能有效地保證金融在對文化產業進行支持的過程中,降低一些金融風險,從某種程度上有效地提高金融服務對中小型文化產業支持的積極性。對于那些中小型金融服務體系,政府也要不斷的加以完善,應該構建一些多層次和適合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融資的資本市場和交易環境,積極地開發適合文化需要的產品,在此基礎上,相應的金融機構還要不斷地研發出對于一些金融風險進行有效應對的決策和方案,使整個程序的運行更加專業化和金融化,為文化產業的做大做強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產業在整個經濟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的部門必須對其加以重視,不斷地完善各種制度體系,在整個金融結構和文化產業的評價體系過程中進行優化和調整,實現文化產業的復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