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圖書館,河南 鄭州450046)
關鍵詞:長期保存;保存技術;數字館藏;數字館藏評價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主要手段,包括自購、聯合采購、自建、聯盟共建的模式,對已經建設的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技術和方案進行了匯總和分析,對需要長期保存的數字資源類型及長期保存技術類型進行了評價,并提出了評價指標體系的部分指標。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4-0041-03
圖書館數字館藏是借助電子計算機等信息設備進行管理和利用的數字資源總和,主要有虛擬數字館藏和實體數字館藏兩種,構建方式分為自建式和采購式兩種[1],學科性、海量性和技術性是其三個主要特點。目前,數字資源建設在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設中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成為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部分,其建設方案包括數字資源的采購、自建、長期保存和評價四個方面。
1高校圖書館數字館藏建設的主要手段
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類型主要包括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圖片、視頻、就業信息、培訓信息等類型的數據庫,這些數據庫的建設方式主要是采購和自建兩種模式。
1.1數據庫采購模式
1.1.1建立本地鏡像。該種模式是將數字資源庫安裝到本地服務器上,根據IP來限制局域網的訪問范圍,不需要認證,也沒有人數限制,而且訪問和數據的傳輸都比較快,數據的更新方式一般是采用硬盤或者通信的方式進行追加更新。該模式的優點是:數據穩定,沒有通信費用,一次性購買數字資源能終身使用,方便進行構建一站式檢索。不足之處有:硬件投入較大,系統維護成本較高,數據更新不及時。
1.1.2包庫。該模式是向數據庫商獲取授權進行數據庫訪問,一般是提供IP限制或者漫游賬號的方式進行,在一定時間內不限制訪問次數和下載量,用戶可以隨時訪問最新的數據。該模式的優點是:圖書館不需要購買服務器,資源更新也比較及時。不足之處有:不能增加館藏資源的數量,一旦停止購買就不能再使用該數據庫。
1.1.3購買閱讀卡。讀者用閱讀卡提供的賬號和密碼登錄數據庫網站進行檢索和下載,按照下載量計費。閱讀卡一般分為機構卡和個人卡兩種,沒有IP限制,使用方便。該模式的優點是:無須硬件投入,無須人工維護,總體成本較低。不足之處有:閱讀卡需要不定期充值,按照下載頁數收費,平均單頁費用較高,僅適合使用率不高的數據庫。
1.1.4購買光盤。該模式是將數據庫光盤安裝到本地服務器上,包括數據的資源和檢索,一般適用小型特色數據庫[2]。該模式的優點是:規模小,價格低,增加圖書館資源,不限量使用。不足之處有:只能在規定的地點使用,服務面小,數據更新不及時。
1.2數據庫自建模式
高校圖書館的數據庫除了購買,還可以進行自主建設與開發。高校圖書館根據本校的強勢專業、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等資源構建自己的特色數據庫,也可以綜合本校教師的著作、專利、科研成果、學術論文等構建數據庫。數據庫的自建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①獨立建設。由高校圖書館獨立進行構建,該模式對技術要求較高,資金成本較低。②與公司聯建。由高校圖書館提出構思并提供資源,軟件公司進行系統的開發,雖然該模式的資金成本較高,但設計出來的數據庫比較先進。③聯盟共建。建立高校圖書館聯盟,由各個成員館共同建設數據庫,技術與資源共享,建設成本均攤。該模式需要考慮知識產權和數據庫維護等問題。
1.3數字館藏建設的建議
筆者認為,各高校圖書館在購買數據庫的時候,應考慮以下三點因素:①本校讀者的需求情況。主要包括:知識結構、學校學科建設、用戶數量及數據使用數量。②本館硬件與軟件的情況。硬件主要包括服務器、網絡環境、存儲情況等;軟件包括數據庫軟件、操作系統、數字資源的技術維護力量等。③經費情況。指當年或者未來幾年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的經費預算。
高校圖書館自建數據庫主要看各圖書館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能夠處理好知識產權問題,共建不僅可以節省圖書館數據庫建設的成本,還可以擴大自建數據庫的資源數量和種類。同時,圖書館自建數據庫在資源類型的建設、技術和手段選擇、數字資源整合、數字資源保存方面可以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另外,高校圖書館在數據庫建設初期就應考慮好長期保存的技術和方案[3]。
2數字館藏長期保存方案研究
高校圖書館的數字館藏建設是一個資源積累的過程,數字資源不同于紙質資源之處在于其保存對實體空間的占用比較少,所以不像紙質資源那樣需要定期進行剔舊。數字資源需要考慮更多的是資源的積累和長期保存方案。
2.1數字資源的繳存制度
這里主要是指高校圖書館或者高校圖書館聯盟自建數據庫的繳存制度,其應從學校的層面建立相關的制度來保障數字資源的長期積累和保存。筆者認為,高校應從以下三點確保數字資源庫資源的來源:①明確收繳的內容。如:學校教師和學生出版的論文、著作和專利等;沒有正規出版的研究報告、博客、學位論文等;機構和個人活動的記錄,如會議文獻、PPT課件等;學生實習或實驗的作品。②明確收繳主體[4]。學校每個部門應指派一名教師專門負責上傳或者上繳數字資源,責任到人。③建立權益保障機制,對按時繳存的教師實行定量的積分制,根據積分賦予其不同的權限。另外,圖書館還可以建立一套獎勵制度來鼓勵讀者上傳其數字資源。
2.2數字資源的長期保存技術
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技術主要包括:①拷貝。就是將圖書館原有的數據直接拷貝到新的服務器或者數據庫中。該模式操作方法簡單,成本較低,但對數字資源的保護效果有限,不能解決因硬件老化引起的長期保存問題。②數據仿真。即在新的數據系統中搭建一個兼容環境,可以運行原來的數據和設備,達到數據繼續使用的目的。該模式對軟件的要求較高,并且多次的仿真可能會影響系統的兼容性。③數字遷移。這是目前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主要手段,即將信息從不穩定的系統遷移到穩定的系統、將多樣化的信息遷移到標準化的信息格式中。該模式方便信息的組織,但是在數字遷移過程中容易造成資源的格式信息丟失。④建立數字資源檔案館。該模式是將老化的計算機軟硬件進行保存并讀取數字資源。但其維護和使用的成本較高,不宜采用。⑤封裝技術。即將數字資源及其運行的軟硬件系統進行打包保存,從而實現程序在其他環境下的運行。但該技術提取元數據困難,使用時需要進一步討論。⑥標準化技術。即將數字資源轉換成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形式進行保存。該模式的維護成本較低,使用方便,但是降低了數據使用的靈活性,格式保存上也容易存在失誤。⑦虛擬計算機技術。虛擬計算機技術是IBM設計的一種數字資源保存方式,是在不斷革新的硬件和軟件上設置一個層,方便進行數字資源的仿真和遷移的數字程序。虛擬計算機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其應用范圍較廣。⑧基于風干的保存策略。基于風干的保存策略就是在保存數字資源的同時,保存一個簡單、可運行、低質量的數字運行系統。該模式是一種附加的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方式。⑨數據再造技術[5]。即從原始的數字資源中提取數字流來恢復數字資源的原貌。
金玲:高校圖書館數字館藏建設方案研究 2.3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建議
高校圖書館應根據本館情況,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制訂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方案。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①確定長期保存的數字資源類型。②確定長期保存的技術手段。圖書館應根據資源種類及本館實際情況確定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技術手段。③積極開展圖書館聯盟的數字資源保存合作。這不僅能避免重復建設,節約經費,還能提高長期保存的質量,同時有利于制定統一的標準。④拓寬長期保存的資源類型。除了圖書館購買的數據庫、自建的數據庫、鏡像,學校的教師、專家、館員、學生的學術性電子郵件、微博、博客、朋友圈等數字資源也應列入數字資源保存的范圍。⑤拓寬保存途徑。高校圖書館應積極與互聯網商合作,將本校師生的網絡數字資源進行下載并進行長期保存。
3高校圖書館數字館藏評價
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也是長期保存的一個重要環節,數字資源的評價結果對數字資源保存的類型、保存的方案等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高校圖書館對數字館藏進行合理的評價有利于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同時其也是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一部分。
制定數字資源評價指標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兩點:①通用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建立不可能只為一個數據庫服務,需要評價不同類型的數字資源,并找出它們的共性,基于這些共性來建立指標體系。②定性分析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定性分析是對事物本質的內在規律進行抽象研究,定量是通過一定的數據及運算對事務進行評價,將二者結合可以將模糊的對象清晰化,方便用戶進行分析。
高校圖書館需要進行長期保存的數據主要是購買的本地全文數據庫、自建特色數據庫、圖書館聯盟建設的數據庫、光盤數據、辦公數據等資源。對這些資源進行評價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①數字資源的采購。數字資源采購時應考慮質量、成本和內容,質量主要考慮的是核心收錄率、下載次數、被引次數等參數;成本考慮的是資源價格、設備價格和管理成本等參數;內容包括學科覆蓋率、資源質量和館藏結構。②數字資源的使用。數字資源的使用主要包括檢索系統、用戶服務。檢索系統的評價要綜合考慮檢索技術、檢索手段、檢索程度、輸出排序等,用戶服務包括校外訪問系統、用戶參考咨詢功能等。③數字資源的存儲。數字資源的存儲主要包括存儲設備和存儲技術。存儲設備應該考慮設備的穩定性、擴展性和維護難易程度等,存儲技術應注重其兼容性、傳輸速度、數據保護能力等。
數字館藏指標體系建立前要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6],關于權重的指標可以設置為“絕對強、很強、強、稍強、同等重要”五個層次,對比的關系要考慮“內容與質量、內容與成本、質量與成本”。對被調研者的層次、性別、工作性質等進行綜合考慮,最后根據定量計算的方式確定各指標的權值,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并對目標數字資源庫進行評價,從而來確定其是否需要進行長期保存和長期保存需要投入的成本。
4結語
高校圖書館的數字館藏建設是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點,因此其建設、保存和評價也一直是圖書館界研究的重點。由于數字資源具有較強的共享性,因此高校圖書館在資源建設、保存和評價等方面應積極開展館際合作,形成圖書館聯盟,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更好地實現數字館藏的價值,為社會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雷菊霞,李易寧,卿蔚,等.學科館員在建設數字館藏中的作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4):91-92.
[2]賴彤.我國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實踐進展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6(9):47-53.
[3]熊倩.高校圖書館數字館藏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5.
[4]邢軍.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現狀與研究[J].數字與縮微影像,2011(4):18-22.
[5]劉龍.美國國會圖書館指導公眾開展個人數字信息保存的舉措[J].圖書與情報,2015(1):87-90.
[6]林玉輝,林嵐.美國圖書館領域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實踐進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11):43-46.
(編校:徐黎娟)
作者簡介:金玲(1966—),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