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島圖書館,河北 秦皇島066000)
關鍵詞:微媒體;數字閱讀;閱讀推廣;創新
摘要:文章在對微媒體時代環境進行概述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現階段微媒體對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影響,并提出了利用微媒體環境創新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路徑,旨在為圖書館數字閱讀的推廣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4-0005-03
1微媒體的定義及其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重要作用1.1 微媒體產生的背景及定義
如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出現了各種新興媒體。新興媒體一般指數字化媒體,與傳統紙質媒體不同,新媒體主要采用數字化內容,將信息存儲至互聯網,以網頁、微博、電子書等形式提供給讀者,讀者的閱讀載體不再是書籍報刊,而是采用電子屏幕進行信息顯示,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1]。相較于紙質書籍,數字化閱讀的存儲容量非常大,使信息的傳播、攜帶更輕量化,可以將萬卷書都存儲在電子閱讀器中,一部智能手機就相當于一個“移動圖書館”,不但減輕了重量,而且網絡信息傳輸效率更高,知識的獲取更加便捷[2]。新興媒體中受眾最多的媒體為“微媒體”,微媒體是指采用微博、朋友圈以及其他公眾平臺形成的一種媒體形式。該媒體的重要特點為“微”,通過簡短、精悍的內容來傳遞出最準確的信息,如今信息的爆炸讓人群對巨量信息產生厭煩感,所以短小精悍的“微媒體”受到了大眾的青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微媒體的受眾面是最廣的,所以其在閱讀推廣上的應用效果較好[3]。隨著微媒體技術的發展,微媒體對人們數字閱讀的習慣和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圖書館來說應注重微媒體對圖書館閱讀的影響,利用微媒體的有利資源做好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
1.2微媒體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重要作用
微媒體時代,全面加強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推廣,可以為提升社會的整體知識水平做好準備。作為圖書館,無論是高校圖書館還是公共圖書館,能夠采用微媒體對圖書館的數字閱讀加以推廣,對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以及構建用戶互動關系,構建智慧創新型社會形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圖書館采用微媒體進行數字閱讀推廣,可以從多種角度提升數字閱讀的普及率。到目前為止,國外圖書館采用微媒體進行閱讀推廣的程度較高,并向著更為精細的方向發展[4]。國內學術界針對微媒體閱讀推廣的研究目前還較少。從國內圖書館的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渠道的統計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微媒體在數字閱讀推廣上的社會普及度還不夠高,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2微媒體的特征
2.1增值性
微媒體的增值性主要是指信息的源頭參與者通過對所篩選信息進行加工,使信息內容增大、擴充、完善的過程。增值后的信息可以是一篇文章內容的修改和補充,也可以是對該文章的評價和評論。只要源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增添了新的內容,即可視為信息增值,從而進一步吸引感興趣人群的關注,進而實現其傳播過程的增值性。
2.2差異性
微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微媒體在媒體組成形式、媒體傳播效率、媒體影響人群、媒體更新效率、媒體人群需求、媒體傳播途徑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了很大的差異性。微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差異對比情況見表1。
2.3自發傳播性
微媒體的自發傳播性主要是指微媒體傳播的內容完全基于信息發布者的個人喜好,并且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存在版權歸屬等法律責任問題,同時傳播的渠道基本屬于免費性質。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愛好的事務通過微媒體面向無指定對象進行傳播。
2.4選擇性
微媒體的選擇性主要存在于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微媒體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存在發布、關注、加工或評論、再傳播4個階段。任何人都可以作為這4個階段中的傳播主體。例如:某人對微信朋友圈中的某篇文章感興趣,既可以對其收藏,也可以對其內容進行點贊,還可以在評論之后進行轉發,同時每個微信客戶端用戶都可以自主編輯內容發布至朋友圈。
3.1數字閱讀推廣的內容更加豐富
微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內容進一步豐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數字信息資源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目前,微媒體傳播技術既可以支持純文本文字、圖片等靜態信息的傳播,也可以支持音頻、視頻等動態信息的傳播,從而使讀者可以接收到的數字信息資源表現形式更加生動形象。②數字信息資源的實質內涵更加豐富。圖書館利用微媒體技術面向讀者進行信息資源傳播時,不僅可以傳播學術類和經典讀物類的資源,也可以傳播新聞類和娛樂類的資源。總之,任何其他媒體渠道所能發布的信息都可以利用微媒體技術進行發布。
3.2數字閱讀推廣的對象更加廣泛
微博、微信、QQ等社交軟件形成了微媒體環境,從理論上講,任何使用該環境下的社交軟件的用戶都可以發展成為圖書館數字閱讀的推廣對象。從目前使用微博、微信、QQ三大手機社交軟件的用戶來看,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對象。截至2015年年底,微信活躍用戶已突破5.5億,QQ手機智能終端活躍用戶已突破6.2億,新浪微博活躍用戶已突破2.2億。如此眾多的社交軟件用戶群體都可以通過更加合理的方式被圖書館發展成為數字閱讀的推廣對象。
3.3數字閱讀推廣更加便捷高效
①讀者使用微媒體環境下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軟件,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地接受圖書館發布的數字信息資源。讀者不僅可以通過移動無線網絡接受數字信息資源,還可以利用這些社交軟件的轉發功能,進一步拓展數據信息的傳播路徑。②微媒體環境下的社交軟件一般都具有標題索引功能,讀者在利用社交軟件進行信息瀏覽時,可以依據標題索引,自行選擇想要閱讀的內容,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4微媒體環境下創新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方式的路徑分析4.1創新微媒體閱讀推廣的方式
微媒體產生的新型微書評、數字閱讀、微信平臺和微博平臺等,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性化、個性化數字閱讀媒體推廣服務。這樣一來,微媒體的優勢進一步顯現,讀者可以在閱讀進行中與他人隨時隨地進行交流,線上交流能夠加速信息的傳播。①構建微博閱讀群。閱讀群按照閱讀方向進行分類,將相同閱讀方向的讀者聚集起來。閱讀群內的讀者都擁有相同的閱讀主題,可以通過微博閱讀群建立某個閱讀方向的用戶群,在該閱讀群中統一討論該方向的閱讀計劃,并為每個群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服務的職責是加強群內討論的互動性,為群內成員解答各類疑難問題,還需要通過微媒體定時為該群內成員推送最新的優秀數字閱讀資源,逐步形成圖書館的媒介生態圈。②構建微信朋友圈閱讀體系。圖書館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為朋友圈內的成員及時推送最新的閱讀資源,并從公眾號中查閱圖書館中的閱讀資源,該查詢服務器與圖書館查詢系統直接相連,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訪問圖書館的資源,還可以提供在線的科技查新、論文查重以及論文選題等服務。③構建微書評環境。針對數字閱讀的微書評是目前最受讀者青睞的一種書評形式[5]。微書評的功能旨在通過有限字數來完成對某本書的評價,微書評短小精悍、便于推廣,可以通過微媒體快速推廣。微書評是對微媒體推廣更多樣化的體現,有利于微媒體的多樣化推廣,能提升微媒體的推廣效率。
4.2豐富微媒體閱讀推廣活動
圖書館的推廣活動是進行數字閱讀資源推廣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圖書館所普遍采用的微媒體閱讀推廣活動主要有:開放式講座活動、優秀圖書推介活動、閱讀征文活動、數字閱讀體驗活動、閱讀問卷調查活動等。基于微媒體的推廣活動主要通過各種推送完成,需要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博等向用戶傳遞各種活動信息[6]。在推廣的過程中,圖書館可以采用傳統媒體和微媒體相結合的方式來開展,從而進一步增強推廣活動的社會感染力。例如:在開展開放式講座活動時,一方面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公眾號進行推廣宣傳;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活動海報,校園廣播、師生宣傳等方式,將微媒體推廣給更多的人。同時,在微媒體技術的支持下,開放式講座活動開展的主題或內容的討論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公眾賬號、QQ群等微媒體傳播平臺發起,以調查問卷、投票等形式面向廣大聽眾征求意見和建議,從而進一步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水平。
4.3構建微媒體下的專業化服務體系
微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使該類媒介逐漸朝著更為精細的方向發展,微媒體不但擁有傳統媒體的各種服務能力,而且其功能所能拓展的范圍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就拓展的途徑而言,微媒體可以通過適當引入最新互聯網相關技術來實現,其中大數據分析技術和專家系統的引入是最為重要的兩項技術[7]:①微媒體環境下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數據挖掘以及模式識別等方法從超大規模的用戶行為數據中挖掘有意義的信息。用戶的行為數據代表了每個用戶的操作習慣、閱讀方向、興趣愛好等,通過數據挖掘可以分析用戶最有意義的特征行為,從而為實現用戶需求個性化定制、個性化操作界面服務、個性化檢索服務奠定基礎。②專家系統的引入,可以回答用戶更復雜的問題。隨著微媒體的不斷推廣,使用微媒體的用戶會逐漸增多,由于人工解答疑難問題的效率低下,用戶的問題將會大量積壓,而引入了專家系統后,可以自動、快速地為用戶解答相關問題。專家系統可以與人工解答相配合,當專家系統給出的回答難以滿足用戶需求時,用戶可以通過人工解答獲得解決。基于大數據分析及專家系統的微媒體專業化服務體系,可以為用戶構建適合自身的系統,提供符合用戶興趣愛好、專業特點、研究方向的數字閱讀推廣服務。因此,圖書館提供的微媒體專業化服務體系,從一定層面上擴展了圖書館的服務空間和服務內涵。
4.4加強微媒體閱讀推廣的管理
加強微媒體閱讀推廣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微媒體閱讀推廣服務在內容、形式和發展上的規范化與合理化:①圖書館要對微媒體閱讀推廣工作進行長遠規劃,在充分論證微媒體發展環境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微媒體所涉及的主要服務類型統一納入規劃中,實現微媒體閱讀推廣宏觀管理和詳細部署上的有序性和可執行性,所涉及的工作內容最好固定到人、固定到崗。②圖書館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與微媒體閱讀推廣相關的制度管理規范,從而保障服務工作的長期有序進行。圖書館在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制度管理規范時,最好能夠將服務的內容、形式、時間以及主體責任人等內容一一予以確定,從而保證微媒體閱讀推廣內容的發布在形式、時間、應急處理等方面規范進行,并且使讀者的使用更加便捷、靈活和及時。
4.5實現與其他媒體主辦方之間的強強聯合
圖書館實現與其他媒體主辦方之間的合作是微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各方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途徑之一。圖書館圍繞閱讀推廣服務廣泛開展與其他媒體主辦方的合作,一方面可以降低微媒體運行的技術成本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8]。就合作對象而言,既可以是報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傳統媒體,也可以是門戶網站、移動通信公司、數字傳媒平臺等新興媒體。例如:圖書館可以將自身閱讀推廣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在報紙、電視節目、門戶網站等媒體中展示,面向社會公眾進行宣傳,社會公眾掃描二維碼后即可關注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微信公眾號。這種立體式、多層次的宣傳途徑的構建,不僅可以拓展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傳播范圍,而且豐富了媒體合作方的傳媒內容,實現了合作雙方的互利共贏。
5結語
微媒體是新時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與傳統媒體不同,微媒體擁有全新的推廣模式和推廣前景。傳統圖書館行業在微媒體的影響下,逐漸朝著微媒體方向轉型,受眾越來越多的微媒體將對圖書館數字閱讀的推廣起到關鍵作用。今后,微媒體將會以多樣化的形式以及全新、便捷的方式促進圖書館數字閱讀的推廣,從而為讀者的閱讀和生活帶來新的體驗。
參考文獻:
[1]王孝坡.微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微服務探析[J].科技與創新,2016(10):22-23.
[2]劉芳,朱沙.微媒體環境下的全媒體閱讀推廣模式研究:以三峽大學圖書館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3(1):73-74,96.
[3]楊哲.基于微媒體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創新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77-78.
[4]宋志博.微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全民閱讀微服務探討[J].圖書館研究,2014(6):52-54.
[5]王瑋,王麗麗.圖書館跨媒介閱讀推廣模式探析: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微服務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2):11-13,43.
[6]劉鐘美,張文彥.高校圖書館的微博新時代[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4):77-81.
[7]蔡麗萍,孔德超.基于WCI的省級公共圖書館微信閱讀推廣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10):90-95.
[8]管紅,李文文.基于社會化媒體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研究[J].現代情報,2013(10):159-161.
作者簡介:宋舸文(1969—),秦皇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