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圖書館,廣西 貴港537100)
關鍵詞:閱讀危機;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
摘要:文章通過闡述圖書館加強閱讀推廣服務轉型嬗變的必要性,概述了圖書館現有閱讀推廣服務在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服務范圍上的缺陷,并從滿足用戶多元需求、豐富閱讀活動模式和延伸閱讀服務功能三個方面,指出閱讀危機困境下圖書館閱讀創新推廣服務的現實意義,進而從打造全民閱讀服務模式、構建線上線下閱讀環境、強化社會公眾的閱讀意識、建設專業人性化服務團隊等四個方向提出閱讀危機困境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4-0008-03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和各種電子終端的全面覆蓋,傳統紙質文獻閱讀逐步被方便、快捷、便攜式的電子文獻閱讀所取代,閱讀習慣的改變加速了閱讀方式的轉型。從用戶的閱讀體驗來看,分散性閱讀、碎片化閱讀、淺顯化閱讀成為“互聯網+”背景下用戶閱讀的主要模式,“閱讀危機”已經悄然出現[1]。為了更好地實現圖書館的社會文化服務職能,提升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利用率,幫助讀者提高閱讀意識,轉變閱讀習慣,圖書館應致力于閱讀推廣服務的轉型升級,這也是閱讀危機困境下圖書館發展的新方向。
1圖書館加強閱讀推廣服務轉型嬗變的必要性
1.1閱讀危機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我國第十二次全民閱讀調查發現:閱讀人群分布不均、城鄉圖書館藏書量差距較大,人均讀書量與閱讀時間明顯降低,信息時代下多元化的信息內容反而引起了“閱讀危機”這一發展現狀[2]。為應對閱讀危機,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發揮圖書館傳播先進文化的職能,圖書館開始轉變閱讀推廣服務理念,按照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加大對電子文獻、數字圖書館和線上數據資源庫的建設,借助移動終端力量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同時,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對文獻的多元化需求,圖書館應加強與其他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單位之間的文獻交流,構建多元信息共享平臺,從閱讀危機出現的根本原因入手,轉變理念、革新技術、創新內容,實現圖書館的良性發展。
1.2社會公眾閱讀意識的不斷提高
自十六大提出“全民閱讀”這一概念以來,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承載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單位通過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服務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閱讀量,強化公眾的閱讀意識。如:強化圖書館的館藏建設、環境建設,采取“圖書館”家庭“學校”等網格輻射狀態的三維閱讀方式,根據不同年齡段用戶對閱讀的不同需求和反饋進行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分類、更新、升級,通過多方協同的推廣模式加強對社會公眾閱讀習慣的培養。同時,圖書館也要注重“互聯網+”時代下用戶的碎片化信息閱讀量,通過開通官方微信、微博公眾號的方式,及時推送各種圖書館閱讀服務,讓用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圖書館的各項閱讀活動中,加快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轉型升級。
1.3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發展趨勢
從傳統紙媒時代到多媒體時代,信息文獻的獲取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公眾的閱讀方式也從紙質閱讀、文字閱讀、深入閱讀逐漸發展為網絡閱讀、圖像閱讀、淺顯閱讀[3]。為迎合社會公眾的閱讀方式,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推廣服務的過程中開始注重網絡推廣、多媒體合作推廣等,致力于運用新興網絡技術加強構建圖書館線上閱讀推廣服務平臺,通過提高用戶網上閱讀率的方式化解單純以紙質文獻為主的閱讀危機,并定期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網絡視頻講座與在線互動直播。圖書館應將傳統紙質文獻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的智慧型閱讀推廣服務,不斷滿足多媒體信息時代人們的多元化需求。
2圖書館現有閱讀推廣服務的缺陷
2.1服務方式固定
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客體一直都是圖書館的閱讀用戶,但其閱讀推廣服務的主體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改變。縱觀我國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發展史,其推廣主體主要以圖書館為主,同時,結合學校、社區等其他單位通過開展讀書月、讀書日等活動推廣圖書館館藏文獻。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這種通過圖書館本身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務單位進行推廣傳播的方式已經不能充分滿足用戶對信息獲取渠道的要求,閱讀危機困境下,用戶的閱讀方式從單一化、固定化轉變為多元化、多樣化[4]。圖書館開始利用網絡平臺與移動終端平臺拓展閱讀推廣服務方式,并根據用戶反饋意見及時進行閱讀內容、服務方式等方面的調整與改進。
2.2服務內容落后
閱讀危機困境下,用戶對圖書館提供閱讀推廣服務的內容要求更加智能化、多元化、專業化。從圖書館服務職能來看,其主旨是為社會大眾提供文獻的借閱、信息的查詢和參考咨詢服務,傳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在內容上集中于學術性較強的文獻資源,從而決定了其服務人群較為狹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逐漸轉型為“線上+線下”協同的方式,并通過打造智庫和信息共享平臺的方式將其服務內容從單純的借閱、參考咨詢、查詢服務升級為提供信息導航服務和檢索服務,同時,還可根據用戶的網絡環境和歷史搜索痕跡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智慧服務,這有利于加快圖書館服務內容的多樣化,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圖書館閱讀活動。
2.3服務范圍狹窄
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決定了其閱讀推廣服務的覆蓋人群,決定了社會公眾對信息資源的占有率。我國圖書館主要采取“線上+線下”協同的閱讀推廣服務方式,但由于經濟發展的差異性,城鄉地區的網絡覆蓋面積有一定差距,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各種線上閱讀推廣服務不能有效地在偏遠落后地區開展[5]。國內圖書館應該加強對偏遠山區、農村社區等地的圖書服務站建設,建立“圖書館—圖書服務站”網格化信息覆蓋系統,如嘉興數字圖書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建設的數字資源平臺,讓所有讀者,包括信息弱勢群體讀者等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海量數字資源,并借助移動終端為用戶提供遠程視頻服務和參考咨詢服務,通過增加網上用戶數量來擴大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范圍。
劉敏:閱讀危機困境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嬗變與發展 3閱讀危機困境下圖書館創新閱讀推廣服務的現實意義3.1滿足用戶多元需求
閱讀危機困境下,用戶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的原因是圖書館館藏文獻種類少、用戶閱讀時間少、用戶閱讀習慣不良、圖書館引導作用不強等。為滿足信息時代用戶對閱讀的需求,圖書館應該轉變閱讀推廣服務方式,真正秉承“以用戶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開展讀書競賽、征文活動、主題書展等閱讀推廣活動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群體用戶的興趣和愛好,開展符合用戶需求的活動。同時,圖書館要深入推進閱讀推廣服務到農村、社區等信息欠發達地區,篩選出符合不同層次用戶需求的文獻資源,并加強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方面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技術優勢,加強閱讀推廣優勢服務,全面化解閱讀危機。
3.2豐富閱讀推廣模式
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就是提高國民文化素質,以豐富的館藏資源促進全民閱讀,化解當前的閱讀危機困境[6]。圖書館應通過開展特色化、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活動來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和覆蓋率,比如結合社會流行文化進行“特色閱讀推廣”。以河南師范大學為例,該校圖書館以當前流行的“清宮劇”為閱讀契機,將圖書館館藏文獻中涉及清朝歷代皇帝的藏書進行展覽,并將電子文獻收藏到數字圖書館中,用戶登錄圖書館門戶網站輸入“清宮”關鍵詞就可以獲取所需文獻。這種結合社會流行文化的特色化閱讀推廣模式極大地滿足了用戶對圖書館文獻的不同需求。以創新的推廣模式吸引用戶,可以提高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利用率。
3.3延伸閱讀服務功能
圖書館的傳統閱讀服務主要是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借閱、查詢和參考咨詢服務,其服務方式主要是用戶到館或者主動登錄圖書館門戶網站及電子圖書館。為擴大閱讀推廣服務內容,拓展閱讀推廣服務范圍,圖書館應采用新的服務方式,主動為讀者服務,即圖書館改變傳統被動型的服務方式,通過延伸閱讀服務功能,針對用戶需求提供主動服務。在線下推廣服務中,圖書館主要通過“送書上門”“建立流動圖書館”“為信息弱勢群體提供職業建議”等措施拓展服務內容;在線上推廣服務中,則通過大數據比對,根據用戶的瀏覽痕跡和關鍵詞查詢,在信息數據庫中檢索出用戶感興趣的信息進行定期、主動、導航推送,通過延伸圖書館閱讀服務功能的方式吸引用戶。
4閱讀危機困境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發展路徑
4.1打造全民閱讀服務新模式
閱讀危機出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閱讀內容不能滿足讀者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社會閱讀氛圍不夠濃厚。為化解閱讀危機,提高社會公眾的閱讀量,圖書館應該變革閱讀服務模式,由單純的“圖書館+用戶”閱讀模式轉變為全民閱讀模式,從用戶的需求入手,重視圖書館在閱讀中的指導作用,聯合學校、社區、家庭積極參與到閱讀這一活動中。同時,圖書館要重視用戶的反饋意見,通過與用戶之間的閱讀互動開展具有啟發性的閱讀導讀模式,充分滿足不同群體對閱讀的不同需求,體現圖書館公平、公益、均等、包容的特質,打造全民閱讀服務新模式。
4.2構建線上線下閱讀環境
新媒體時代,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圖書館更加重視線上閱讀環境的構建,通過聯合各種移動媒介推廣圖書館閱讀活動,可以充分整合數字資源[7]。在線下閱讀環境的構建中,圖書館要充分考慮用戶的閱讀習慣,按照圖書種類、專業劃分區域,建立用戶交流空間和創新空間。“線上+線下”閱讀環境的構建,有利于創新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
4.3強化社會公眾的閱讀意識
加強全民閱讀,一方面要加強社會公眾主動閱讀的觀念,另一方面要強化圖書館推廣閱讀的理念。從社會公眾角度來看,圖書館應該注重培養人們主動閱讀、快樂閱讀的習慣,采取與學校、社區、公共場所合作的方式,設置圖書角或者流動書屋,并建立圖書館微信、微博公眾號,進行閱讀內容推送,培養用戶隨時隨地閱讀的良好習慣。從閱讀推廣角度來看,圖書館要重視全民閱讀的宣傳,不僅利用傳統媒體,還要充分運用新媒體強調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的導讀地位,以科學化、專業化、規范化的服務構建新型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體系。
4.4建設專業人性化服務團隊
在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中,圖書館員主要發揮導讀作用,因此要構建標準化服務體系,就要建設一支專業化、人性化的圖書館服務團隊。圖書館首先要加強圖書館員業務素質的培訓,提高其網絡技術和導讀服務素養,打造學術性、專業化、導航型、智慧型服務團隊,充分滿足不同用戶的導讀需求[8];其次要健全圖書館內部的閱讀推廣機制,通過互聯網加快信息資源的交流與配置,加強與各級圖書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的合作,打造以圖書館為核心的信息資源網絡,加速圖書館推廣服務向智慧型服務轉變。
5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危機困境下,國內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在內容、環境、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互聯網信息時代下,傳統的閱讀推廣服務逐漸被多元、多樣、智慧型的服務所取代,線上線下協同推廣模式開始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隨著閱讀推廣模式的變革,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重拾閱讀的興趣,閱讀群體不斷增長,圖書館的服務范圍也不斷得到拓展。圖書館全民閱讀模式的創新、閱讀環境的構建、閱讀意識的不斷提升和閱讀推廣團隊的專業化,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提供了嶄新的發展方向,為圖書館充分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和化解閱讀危機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嚴素霞.安徽省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調查與分析[D].合肥:安徽大學,2016.
[2]吳晞.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若干熱點問題[J].圖書館,2015(12):31-33.
[3]盧容.數字化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路徑選擇[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1):36-38.
[4]范并思.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趨勢[J].圖書館雜志,2015(4):11-15.
[5]樊會霞.大學畢業生低收入群體閱讀危機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對策[J].河北科技圖苑,2015(2):73-75,96.
[6]劉亞.移動互聯時代的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基于社會化閱讀的啟示[J].圖書館論壇,2014(5):48-54.
[7]周銘蓉.閱讀危機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文化的構建[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3):32-33.
[8]王顯燕.圖書館閱讀推廣與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11):6-7.
作者簡介:劉敏(1981—),貴港市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