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萍
摘 要:新課改要求要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主動學習要弘揚學生的主體個性,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學習結構。學生的主體性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靈魂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數學;主體性;自主學習
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傳授知識,再次就是要開發學生的潛能,學生都有可能通過某種生活經驗的組織和整理,發現人類已經總結好的數學原理。數學教育就應當善于開發這種潛能,讓學生通過足夠的時間空間和實踐經驗發現數學中的已知定理。本文就簡單地闡述一下如何教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開發自己的潛能。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建立和諧有序的新課堂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學、樂學是我們亟須解決的問題。傳統教學更加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學生只需要學會課堂上的東西就好,這種觀念是極其陳舊而又落后的,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最直接的參與者,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新課改開始后,要求學校培養創新性的人才,從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從教師方面來講,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新挑戰,不僅要樹立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獨立自信的情感,終身受用的技能,還要給學生提供能實踐的空間和目標,讓學生能夠有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來展開學習,在學習中掌握合作、創新的精神,求真求實、獨立自主的精神,力求激發每個學生的數學潛能。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在課堂中引入生活情景,培養學生發現解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新的知識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同時學習到知識、做人、生活等方面的經驗,讓學生由內而外地喜歡上數學,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教師要告訴學生,自主學習是自我實現的捷徑,是主動、自律的表現,從而走出被動學習的泥沼,讓學生從自主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學生對學習數學充滿自信,變得主動、樂學,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
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過分依賴老師,在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學習的基礎就是要求學習的獨立性。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支撐。有專家把獨立性分成四層意思:
1.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老師的作用是教學生讀書,學習是學生自愿的事,教師是無法代替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讓學生感受事物,通過觀察和思考,學習到事物的真理。
2.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不會受教師意志的轉移的客觀存在。如果教師想讓學生按自己的方式學習,就需要先肯定學生的獨立性,把學生當做個體來對待,用教師的教學方式適應學生的思想認知和發展規律。
3.爭取自我的獨立和日益獨立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
4.一般來說,每個學生都有較強的獨立學習能力。教師也要發展自己的獨立性。只有自己做到,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正確、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獨立性。
新研制的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出發,使老師知道要教給學生哪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并強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北師大教授康健認為:“學習不僅僅是為了以后的工作需求,學生是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需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不然生存就要受到嚴峻的挑戰。”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所以,重點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跋葘W后教”的原則:先讓學生自己自學一遍,發現知識點中的問題,自主地解決問題,然后根據剩下的問題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解決剩下的問題。還要注意的是,在最后教學階段,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引導學生發現學習規律,獨立自主地總結完成教學目標。
三、充分了解學生的獨特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善于總結發現學生的學習心理,課程目標要考慮到教學特點,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學會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且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和總結出數學的知識定律,從而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意義,產生學習數學的愿望。重視學生的個性塑造,不僅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發展出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斑^去的我們強調的是共同性,對于張揚個性的人缺乏應有的寬容,這里面有我們轉變觀念的問題,對于孩子來說,更不能用相同的模式來要求?!苯處熞獜拈L遠出發,從學生終身學習的角度出發,教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習慣,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精心備課,加強課下練習,使學生掌握到學習方法。
四、在學習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性
動手實踐、合作學習、探索求知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 的重要方式,教師要設計好課堂情景,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氣氛中學習知識,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探討中掌握知識。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參與到情景教學中。
參考文獻:
代存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新教師教學,2016(7):2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