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俏春
【摘 要】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應對來自外部的各種挑戰和風險,要把國內的事情辦好,始終保持國冢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局面。必須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自覺承擔起和諧社會建設的歷史任務。
【關鍵詞】和諧社會;必要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這也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一戰略舉措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時代背景
我們黨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就是要求全黨同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
1、從國內看,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人了一個關鍵階段。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特別是中國經濟發展平均每年的增幅在9%以上,這在各個國家的現代化歷史上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
在這個階段,既有因為舉措得當從而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平穩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因為應對失誤從而導致經濟徘徊不前和社會長期動蕩的失敗教訓。既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同時也進入“矛盾突顯時期”。綜合起來看,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可能更復雜、更突出。
2、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出現了一些必須認真把握的新趨勢新特點。這主要表現在:資源能源緊缺壓力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日益突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求十分迫切;城鄉發展不平衡、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縮小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出了新要求;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人們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明顯增多、程度明顯加深,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邊形、差異性明顯增強;社會上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以及各類嚴重犯罪活動等也給社會穩定與和諧帶來了嚴重影響等等。
3、從國際看,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帶來挑戰和風險,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信息、軍事等方面面臨著嚴峻壓力。美國等西方國家加緊在意識形態領域打“沒有硝煙的戰爭”,企圖向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輸出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通過扶持反對派、培養代理人制造動亂等多種手段對別國內政進行干預。
二、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必要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可能更復雜、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必須正確應對這些矛盾和問題,花更大氣力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大力促進社會和諧。這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前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把握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有力應對來自國際環境的各種挑戰和風險的必然要求。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國際形勢繼續處于深刻復雜的變化之中。我國的改革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同時又必須清醒地看到,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在這樣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我們要有力應對來自外部的各種挑戰和風險,必須把國內的事情辦好,始終保持國冢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局面。這是我們集中全黨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保障。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們黨實現執政的歷史任務的重要條件。這要求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必須正確認識及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必須抓緊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必須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只有把這些工作都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做好了,我們黨才能不斷增強執政的社會基礎,才能更好地實現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任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系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全黨同志一定要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自覺承擔起和諧社會建設的歷史任務,腳踏實地做好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
三、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現實意義
我們黨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這不僅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的新認識,也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執政能力、執政方略、執政方式的新認識,為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系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系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必須從這樣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自覺承擔起和諧社會建設的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