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成武
摘要: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促進了初中思品教學方式的全面革新。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啟發式教學方式,在初中思品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縮短學生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全面提升思品教學效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思品教學;具體應用
案例教學法就是在初中思品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與之聯系密切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分析和研究案例,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本知識有效地解決案例問題,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不斷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簡要闡述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品教學中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的內涵
案例教學最早興起于美國,目前為世界各國所倡導。其最大的特點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關系,是一種完全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教師按照案例教學所提供的步驟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身份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地位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這樣,課堂會變得活潑、生動、快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創造性得以開發,這也正是我國素質教育所要求的。
二、正確選擇和撰寫教學案例
在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各個教學環節都是圍繞案例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歸納、推理,所以選擇或撰寫好的案例是充分發揮教學效果的前提。怎樣才能更可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撰寫教學案例呢?我們應做到“四個關注”。
(一)關注教育性。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教育的課程,所以在選用或編寫案例時必須考慮其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并且要以正面教育為主,多弘揚正義、謳歌正義,以利于對學生產生正面的教育效果。
(二)關注社會熱點。熱點問題不僅是中考的必考內容,也是比較容易激發學生興趣的內容。在關注熱點時,要引用能及時反映國際國內形勢的案例,比如像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利比亞危機,敘利亞問題,伊朗、朝鮮核問題等。教學要結合中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學生才會更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以飽滿的熱情完成學習任務。
(三)關注本地性。在引用案例時,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特別是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與己有關,學生在討論中就會充分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四)關注可議性。案例教學法要求引導學生圍繞案例展開分析、討論,所以,所選的案例應包含一個或幾個難易適中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爭論,以引發認知沖突,從而達到分析、討論的目的。
三、根據教學內容,精心選擇案例
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案例是案例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選擇教學案例的質量能夠直接決定初中思品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思品教師在課前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深入了解學
生,精心選擇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實際的、符合學生發展水平的教學案例,學生在進行討論分析時就能夠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教師選擇的教學案例要與時俱進,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以滿腔的熱情出色地完成任務;另外,教學案例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可議性,這樣學生可以存在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引起學生間的沖突,使教學案例具有分析和討論的價值。例如在教學《維護消費者權益》這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選用發生的“假疫苗”、“假雞蛋”、“毒大米”、“毒奶粉”以及“化妝品成分超標”等案例,由于這些新聞案件學生都比較熟悉,并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對這類案例進行分析,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夠從中學習到與之相關的生活知識,對學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案例教學法的形式創新
教學理念有所創新,教學形式的創新自然也會緊跟其后。 例如,傳統的案例討論形式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說這個案例告訴了我們什么?下面一片肅靜,接著教師又說,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我們, 要學會尊重他人。剛下課就有同學給別的同學起外號, 嘲笑別的同學等等,知識與應用的嚴重脫節使案例教學的效果受到了很大影響,課堂成為了無效課堂,教師的教學也流于形式。 換一種方式,讓學生討論,如之前提到的學生自己準備案例,若學生準備不充分教師可以提醒一下,如我們身邊有沒有什么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以反面案例為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清晰的認識到尊重他人的思想及行為,從而體會如何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在教學中還可以啟發學生進行提問、思考。 如舉例后,讓學生分析所舉事例與教學內容的聯系,怎樣用老師教授的知識分析案例中涉及人物的行為、思想等。 例如《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用提問的方式調查了解學生處理買賣糾紛的態度,如提問:同學們有沒有買到過不稱心的東西,你是怎么處理的,爸爸媽媽若遇到了又會如何處理等等。 案例結合實際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使其積極參與。 如買的書缺頁,當時沒有注意看,發現后商家以沒有購買小票和過了調換期為由拒絕退換。 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維權,針對小票丟失、圖書質量保期等展開討論,設定不同的結果,如自認倒霉,算了;找父母去和商家協商;通過消協投訴商家等,對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總結,結合實際生活經驗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消費過程中的合法權益。 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學生不僅僅學習、掌握了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應用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保護自己的尊嚴、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體現了初中思品教學的更高價值。
五、總結指導
一個案例展示討論之后,一定把案例體現的觀點、規范落到實處這就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案例反思提煉,向更深層次思考。在討論中學生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觀正確,有的幼稚偏激。這就要求我們在案例教學的最后環節加以引導、點撥,做認真細致的總結。教師要及時總結討論中的優缺點,分析案例問題的重難點,對學生討論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有時還需要對案例進行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分析。當然這既不是標準答案,也不是大家發言的簡單羅列,而是使教師自己的分析在合乎邏輯的情況下,能有所創新,讓學生對案例問題的認識能進一步擴展、升華。同時讓學生在方法論方面再受啟迪和提高。教學實踐中應經常在案例課后布置學生寫相關的小論文,以提高學生編制案例的能力。
總之,科學地選用案例教學法,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但案例教學法只是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要優化課堂教學,而應是多種教法的綜合運用,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