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宗文
摘 要:中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給學生鼓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自信中成長。
關鍵詞:鼓勵;快樂;中學物理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經常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的最重要條件是什么?是優美的語言,是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優美流暢的語言,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對同事們的敬愛,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無私的師愛,愛心就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新學期開學一個月了,物理學科也順利地進行了第一次月考。基于對八年級學生初次接觸物理的考慮,我對本次考試成績十分滿意。當我把八年級(2)班的月考試卷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正要對本次考試進行點評時,許某同學竟然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怎么回事?這次月考她不是考了全班第一嗎?別的同學都用驚愕的眼神看著她,我更是一頭霧水,到底發生了什么?當我一籌莫展之時,她主動站了起來,用泣不成聲、斷斷續續的語氣,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這是她求學生涯中第一次考第一名,自己實在是太激動了。
讓我更不解的是,又有幾位同學七嘴八舌地發言了:“我這次的成績也不錯。”“真好。”“這樣的成績爸爸媽媽不會批評我了吧。”……看著這一張張洋溢著幸福、自信的笑臉,我會心地笑了。這幾個嚷得最兇的正是幾位所謂的“后進生”。
我終于明白了,原來是這幾個“小家伙”平時其他學科學得不是很好,而在這次物理考試中總算是揚眉吐氣了。這時,我沒有做聲,而是讓他們好好地宣泄一番。
這一幕的出現,得益于我平時教學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潛心研習的教學策略。
物理是八年級學生開始接觸的一門新課程,起初,學生感覺難度較大,學習信心不足。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急于求成,更沒有拔苗助長,而是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適時給予學生鼓勵的話語,以提升他們的信心,不搞偏難題,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用贊賞的目光看待學生。我經常鼓勵他們:“這點不行那點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對有困難的學生耐心地輔導和幫助,鼓勵他們大膽參與課堂活動,讓他們在課堂參與中樹立信心,培養他們的學科興趣。
很多學生其他學科成績不理想,當然對物理學科也缺乏信心,但我鼓勵他們首先要喜歡物理這門課程,要放棄固有的觀念和思想。同時,我放手讓學生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民主、平等、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因為我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我經常進行一些小測試,利用以前的題目或課后練習,難度放的低,題目設置的簡單,這樣有利于樹立學生對物理科目的自信心,增強學習的動力。
在教學中,我也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教師言行舉止特別重要,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老師首先要做到。因此,我自己身體力行,用真心和愛心對待學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也發揮注重學生榜樣的作用,標立典型,以此影響其他學生的言行。
根據物理學科邏輯性強、推理嚴密的特殊性,再加上農村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的主動性弱的特點,我在日常教學中不僅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而且還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從生活經歷走向物理學科的學習,從物理學科的學習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對自然、生活中物理現象的感悟,再加上老師的循循善誘,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所學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的我,緊緊跟著新課程改的步伐,面對一雙雙天真可愛的眼睛,一顆顆渴求知識的童心,我一直在思考,在課堂上怎樣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常常思考怎樣的一節課才算是成功的?記得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生能聽懂,學生能參與!”是啊!如果課的形式質樸得無法再出彩,如果言語匱乏得無法再生動,那么傾之一腔深情吧,需知那溫柔的一句問話、那鼓勵的一個眼神,在學生的心海中激起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漣漪,更有那波濤洶涌般的熱情。
那么如何通過教學設計來優化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呢?這就要依靠教師的靈活發揮和激發了。創新教育是新課程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這是因為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創新力不強的民族意味著缺乏最根本的競爭力;而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它需要長期的教育與培養。
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在日常教學評價學生時,我從來不用歧視的語言,總會想方設法多給他們鼓勵。而多給學生鼓勵性的評語,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說,“你們是老師心目中最棒的孩子。”
“這個問題提出得真好,誰愿意幫助他解決?”
“希望下節課,你是第一個回答問題的人!”
“你很勇敢,第一個舉起手來,說錯不要緊,關鍵是敢于發表個人見解!”
對學習較吃力學生經常說:“老師相信你經過努力一定能行!”
“老師真想在下節課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現!”
“你雖然沒有完整地回答問題,但你能大膽發言就是好樣的!”
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最能體現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我們付出真誠的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效,盡管更多的時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因此,當我們學會了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學生時,我們就能對學生少一點譴責、失望和冷漠,而多一分理解、信心和親切。學生在等待我們的安慰、支持和鼓勵,讓我們共同等待學生的點滴進步帶給我們的愉悅和寬心吧!衷心希望孩子們能在我們殷切的期待中從容而快樂地學習!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