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摘 要】公安信息化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我國警務改革的趨勢,民警要具備計算機操作、計算機辦公軟件操作、計算機工具軟件操作、信息網絡操作信息裝備應用、公安信息化系統應用、信息安全管理等信息化警務實戰能力和公安信息化法律法規應用能力,以適應崗位工作的需求。
【關鍵詞】科技強警;信息化;警務;能力
科技強警、公安信息化是當前我國警務改革的發展趨勢。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強調:要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強警之路,堅持科技引領、服務實戰,不斷提升公安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為打擊犯罪、公正執法、服務群眾提供有力支撐。[1]自1996年3月3日公安部出臺的《“九五”公安工作綱要》中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 “堅持走科技強警之路”以來,各級公安機關積極推進科技強警戰略,公安科技尤其是公安信息化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金盾工程工程建設實施之后,全國公安機關以“大整合、高共享、深應用”為目標,全面推進公安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公安信息化應用已經深入到各項警務工作中。因此,信息化警務實戰能力也成為了公安民警必備的基本專業素質之一。無論是公安院校的信息化教育還是對于在職民警的公安信息化培訓,都是警察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是提升警察素質的有效途徑。2010年7月,公安部制定了《公安部關于加強公安信息化應用技能訓練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公安信息化的教育與培訓來提升民警的戰斗力和綜合素質。因此,以提升信息化警務實戰能力為導向,對現有的信息化教育與培訓的模式進行改革,提升民警的公安信息化應用能力是適應當前警務改革發展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把公安信息化融合到教育培訓中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民警的信息化警務實戰能力是信息化時代民警履職的基本素質,根據公安工作現實需求和我國公安機關信息化發展的實際情況,目前我國民警信息化警務實戰能力整體架構主要主要包括八個方面。(見圖1)
一、計算機操作能力
這是民警需要掌握的信息化最基本的技能,各項公安機關信息化工作都必須依賴于計算機系統。
1.計算機硬件方面的熟悉與應用。民警要對于計算機的硬件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掌握計算機的啟動、關機以及其他計算機正常使用的操作技能,對計算機的附屬設備鼠標、鍵盤以及打印機、掃描儀等能夠熟練地操作和運用。
2.計算機軟件方面的熟悉與應用。因為目前我國公安機關所開發的各種警用平臺基本上都是基于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因此,要對于WINDOWS操作系統能做到熟練操作,包括對于系統中軟件的安裝與卸載,資源管理器里文件的新建、復制、粘貼及其他基本操作等等。
二、計算機辦公軟件應用能力
公安信息化的大量網上辦公和網上辦案,都要通過計算機的基本辦公軟件來進行編輯和制作。
1.電子文檔的處理。目前通用的電子文檔處理軟件主要有美國微軟公司開發的WORD和我國金山公司開發的WPS,這兩種電子文檔處理軟件具有兼容性,因此,民警要掌握其中的一種電子文檔處理軟件的操作,包括對于電子文檔的文字編輯、頁面設置、排版打印等等。
2.文字的錄入。民警掌握的文字錄入主要是對于漢字與英文的錄入,以漢字錄入為主,特殊崗位的民警如出入境管理等承擔外事任務的民警還要掌握相關語言的文字錄入。一般民警至少要掌握拼音或者五筆等一種以上漢字的輸入法,不包括語音或者手寫輸入。此外,文字的輸入還有速度上的要求,根據公安部公安信息化應用技能訓練的標準,民警漢字的輸入的速度至少要達到(70-年齡)字/分鐘,如民警年齡是30歲,則漢字輸入速度應當要達到每分鐘輸入40個漢字。
3.PPT幻燈片的制作。PPT(微軟PowerPoint軟件)幻燈片主要功能是對案件和事務的直觀展示,常用于公安機關的案例研判和工作流程介紹等。因此,民警要掌握PPT幻燈片的制作、編輯和播放的方法,并能夠通過各種多媒體軟件來充分發揮其直觀展示作用。
4.電子表格的運用。目前公安機關主要采用的是微軟的EXCEL電子表格軟件,拖過該軟件對于公安信息化工作中形成的表格和數據進行運算和管理。民警要掌握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夠對于表格和數據進行簡單的管理和運用。
三、計算機工具軟件應用能力
計算機工具軟件是豐富公安信息化內容,方便公安資源流轉的有利工具。
1.圖像處理軟件的應用。民警要對PHOTOSHOP或者其他圖像處理軟件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夠運用其中的一種圖像處理軟件對于公安信息化工作中形成的圖形進行編輯、格式轉換以及瀏覽等操作。
2.視頻音頻的應用。除了承擔計算機相關專業工作的特殊崗位民警外,一般民警不需要掌握視頻的后期編輯與制作,但必須要掌握視頻的攝入和音頻的錄入,掌握各種視頻、音頻的播放方法,能夠通過各種播放軟件播放公安信息化所需的AVI\MPG\WMV等視頻文件和MP3等音頻文件。
3.文件壓縮軟件的應用。壓縮軟件為是公安電子文件尤其是大型文件流轉提供了便利條件。民警要掌握能夠把文檔、圖片等進行壓縮的WinRAR或者ZIP等常用的壓縮軟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能運用這些軟件對于工作中形成的文件進行壓縮、解壓縮等操作。
四、計算機網絡應用能力
計算機網絡是當前社會上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核心,同時,也是公安信息化發展的基礎。
1.網絡瀏覽器的應用。當前網絡上的瀏覽器五花八門,但功能大同小異。民警要熟練掌握其中一種網絡瀏覽器的使用方法,除了能利用網絡瀏覽器輸入IP地址或者網址對于指定網絡進行訪問之外,還應當能夠對于網絡瀏覽器進行主頁設置、歷史記錄的查看與刪除、收藏夾的添加與清理等操作。
2.電子郵件的應用。電子郵件(E-MAIL)在公安信息化工作中使用頻率很高,大多數文件的流轉都是通過電子郵件來實現的,因此,民警要能夠熟悉電子郵箱的申請、登錄以及退出,能夠使用電子郵箱接收、發送各種電子郵件以及相關的附件。
3.FTP文件傳輸的應用。公安系統流轉的很多文件是屬于設計警務秘密的內部文件,這些文件不適合在互聯網上進行發送與接收,這些文件的傳輸主要是借助與公安內部網的FTP文件進行流轉。因此,民警要掌握利用FTP建立文件夾,能夠把文件通過FTP進行上傳和下載,并把各種信息和資源保存到本地的硬盤或者移動存儲介質之中。
4.搜索引擎的運用。通過搜索引擎可以讓民警查找到大量的網絡資源,因此,民警要掌握利用互聯網上常用的BAIDU百度、SOGO搜狗等搜索引擎對公安工作中需要的信息和資料進行搜索和查閱。
五、信息裝備應用能力
信息化裝備是公安機關為適應當前執法對信息化需求而配備的公安信息裝備,公安機關各個崗位對信息裝備的要求不一樣,。目前公安信息化的裝備主要包括用于現場執法的攝像機、錄音筆等;用于信息化辦公的掃描儀、傳真機、復印機、投影儀、移動存儲介質和移動終端等等。民警要根據自身崗位和業務應用系統的需求,熟練運用各種相關的信息化設備,對信息進行采集、錄入、存儲、傳輸、查詢、瀏覽等操作。
六、公安信息化系統應用能力
經過多年的金盾工程建設,目前我國的公安信息化網絡體系已比較完善,并融入到各級公安機關和基層組織的公安執法工作當中。各個崗位的民警應當熟悉公安網、警務信息綜合平臺以及相關業務的應用系統,掌握其功能應用和操作方法。
1.公安業務信息的采集和錄入。各個崗位的民警要明確本崗位相對應的公安業務系統各個模塊對于信息采集和錄入的基本規范和要求,能夠按照標準來及時、全面、準確地采集和錄入本崗位信息源的有效信息。
2.公安網信息的檢索與查詢。一是能夠運用全國信息檢索等公安網信息檢索的工具,在全國的公安網范圍內檢索到自身業務所需的公安信息;二是使用專門的公安數字證書登錄到公安網上的公安綜合信息查詢系統、公安信息資源庫、各類業務系統等相關系統和資源庫,查詢業務工作所需的相關信息。
3.網上辦公與網上辦案。在掌握公安業務系統和平臺的基礎上,運用自身崗位相對應的系統和平臺,開展網上審批、審核等網上辦公或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等的網上辦案。此外,民警還應當能夠運用信息研判為崗位辦公、辦案服務。
4.網上訓練、學習與考核。通過公安網上的遠程教育訓練系統和平臺,門不出戶地在網上進行自主的訓練、學習,并根據系統的考評體系來檢驗訓練和學習效果。
七、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公安機關的很多信息屬于國家規定的秘密或者警務內部信息,必須要保證其安全性。
1.計算機系統密碼的設置與使用。要了解計算機系統中對于開關機、屏幕保護等密碼的設置和對敏感文檔、電子表格、壓縮文件以及演示文檔等進行加密的方法。
2.計算機病毒的防護與查殺。一方面要掌握計算機防火墻的安裝和使用,避免病毒的侵入;另一方面能運用計算機殺毒軟件對計算機病毒和木馬進行檢測、查殺。
3.公安網“一機兩用”客戶端軟件的應用。“一機兩用”客戶端軟件是檢測計算機是否存在公安網、互聯網共用的軟件,可以避免公安網信息的泄露。因此,民警要熟練使用公安網“一機兩用”客戶端軟件來確保自己使用的公安網電腦的安全。對于該軟件的應用要做到四會:會注冊——公安網設備的聯網注冊、會注銷——計算機退出公安網的注銷、會送修——通過嚴格的申報手續進行報修、會補漏——利用“一機兩用”軟件對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漏洞進行檢測和下載漏洞補丁進行安裝。
4.公安數字身份證書的運用。對于公安機關專用的數字身份證書,一是要會用,能夠通過公安網下載和安裝相對應的驅動程序,使數字證書能在電腦中正常使用;二是要安全,要確保數字政府的安全,在熟悉密碼操作的同時,掌握安全使用和保管數字身份政府的具體方法,避免數字證書的丟失或盜用。
八、公安信息化相關法律法規應用能力。
公安信息化也不能偏離法律的軌道,因此,民警在使用公安信息設備、公安網和公安信息平臺時,必須要熟識信息安全、信息保密的相關法律法規,能夠利用法律法規來保障公安機關信息化執法的合法性,如利用《反恐怖主義法》來整合社會信息資源,為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服務。此外,熟悉公安信息化法律法規一方面避免出現危害信息安全或泄密等案件、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確保公安機關執法對象的隱私權等各項人身、財產權利不受侵犯。
以民警信息化警務實戰能力需求為導向,以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作為指導,立足于公安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分析當前公安信息化融合于公安院校教育與培訓模式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取得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確定民警教育培訓模式的主導方向,探尋適應公安工作發展和現代警務實戰需求的教育培訓新路子,整合公安院校和各基層實踐單位的信息化資源,這對提高民警的信息化教育訓練水平,為廣西公安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有關決策、實施部門提供參考意見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郭聲琨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物證鑒定中心調研時強調 不斷提升公安工作科技化水平[N].法制日報,2014-8-27.
資金項目:
2016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公安信息化平臺的‘教、學、練、戰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2016JGB426);2015年度廣西公安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以提升信息化警務實戰能力為導向的民警教育培訓模式改革研究”(GAT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