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昱
摘要:農業發展中優良品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于農業生產發展中可以發揮先導性、基礎性等作用,在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增效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還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以及保護糧食生產能力。因此,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性質,合理的推廣適合該地區的優質雜交水稻種子,不但可以促進總產量增加、單產明顯提高,還能夠達到提高農民增產、產生高效益等效果。目前,我國優質雜交水稻種子推廣期間仍然會存在一定的阻礙因素,導致農業生產減少效益。因此,及時的明確推廣優質雜交水稻種子存在的阻礙因素,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是目前相關部門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優質雜交水稻種子;推廣;阻礙因素;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72
我國“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會議中提出,農民可以通過承包經營權入股的方式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積極引導承包經營權于公開市場上流轉在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專業大戶中,以多種類型的規模經營實施全面發展。我國出臺的土地權抵押貸款、土地流轉、土地確權促進規模化經營發展明顯加快,而我國傳統農業逐漸轉變成信息化、產業化、機械化、集約化、規模化等現代農業,在較大程度上影響雜交水稻的推廣工作。最近幾年,我國優質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出現明顯減少的情況,若推廣優質雜交水稻的問題無法獲得全面解決,則會導致種植面積越來越少,在較大程度上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因此,積極探討優質雜交水稻種子推廣策略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1優質雜交水稻種子推廣存在的阻礙因素
1.1品種數量繁多,主推品種不明確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的腳步逐漸加快,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水稻新品種的養育成長速度,也逐漸提高雜交水稻種子更新換代的速度。據分析相關調查數據得知,每年參加兩級審定且評審結果通過的水稻品種有10~60個,且通過的水稻品種其所需要的生產周期為3~5a,日積月累,則會導致出現較多的品種數量。另外,優質雜交水稻種子從選育到審定期間需要經歷較長的周期,部分種子企業缺少合作研發團隊,其品種支撐不穩定,部分研發團隊在研發期間想節約成本或者鞏固自身的市場,則會使用一個品種多種名稱、品種侵權等方式,導致市場品種數量繁多。例如,某縣在市場上推廣的優質雜交水稻種子較多,但是任何一個品種均達不到種植上萬畝的需求,無法明確主推品種。水稻生產方面由于受到大田插花種植的影響,無法配套良種良法,導致病蟲害蔓延以及發生明顯加重,不但使水稻單產受到影響,還會對稻米品質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糧食生產的市場風險以及自然風險,明顯加大實現農民實現增收目標、農業增效、糧食增產等難度。
1.2推廣的品種未審先推,產生危害
部分農業生產戶在選擇雜交水稻種子時覺得品種新型、價錢低廉便是好的,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導致品種未獲得審理便推向市場。另外,部分種子企業為了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退出新品種,在市場獲得一定的位置,加快產品推出的速度。部分經營者以及企業為了追求新穎,采用舊品種添加代號后蒙騙農民。部分經營者為了獲得大量的利潤,通過服務農民、推廣新技術等口號向著種植大戶、種植合作社銷售沒有經過審核的雜交水稻種子。由于農作物品種的適應范圍較廣,其對于生態條件、外界環境的要求較大,若沒有經過審核便推出市場則會產生較大的危害。
1.3僅推廣品種,未重視高產配套技術的推廣
優質雜交水稻種子在推廣期間若缺乏配套的栽培技術,則造成種子真正的作用得不到全面發揮,甚至還會由于缺乏配套技術導致減少收成減少產量的情況。目前,農產品銷售人員對于農業知識的了解相對缺乏,僅重視銷售該類型的雜交水稻品種是否能盈利,但是并未在當地實施新品種實驗示范,對于雜交水稻品種該采用哪種高產配套栽培技術并未總結出現,導致新品種在推廣期間無法發揮自身的價值。
2優質雜交水稻種子推廣的解決策略
2.1健全市場制度。重視種子市場管理
我國自實施《種子法》以來,推廣優質雜交水稻種子已經在市場經濟體系完全進入,企業應該促進我國種子業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對打破行業壟斷、促進科研成果往市場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還能使農民購種選擇性有所增加。相關部門應該從以下4個方面將市場準入機制合理引入:允許在本地市場進入的企業需要滿足產品質量保障、經濟實力保障等方面的需求;網點經營工作人員需要參加相關部門開展的審核以及培訓工作,簡單的了解種子的類型以及相關知識,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具備問題處理能力以及一定的經濟實力;經營者需要滿足一個品牌一點一證等需求,為操作管理提供便利;在推廣新品種之前需要進行為期超過1a的試驗示范資料,相對于同熟期當家品種來說,新推出的品種在抗性、品質以及產量方面的可比性要達到一定的要求。
2.2實施配套區域種植。使整體效益明顯提高
通過分析地域的區別,積極推廣與該地區種植環境符合的品種;若推廣不同的種植品種,其在肥水管理、密度、種量等方面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區別,應該分析品種審定資料,綜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通過最佳的配套方式來實施栽培管理,提高種子種植的總體產量;選擇同類品種或者相同品種成片種植的方式,使病蟲害橋梁有所減少,加快推廣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同一個區域內種植熟期不同的品種,則會出現害蟲發生量大、害蟲食物充足等問題,從人體導致害蟲抗藥性強、田問用藥量大等問題。處于市場經濟條件的背景下,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鼓勵糧食加工企業起到帶頭作用,通過公司與農戶互相聯合的方式,將良種成片種植全面推廣,對積極推廣物理、生物以及化學等綜合防治技術有一定的幫助,促進病蟲害損失、人工成本支出、農藥使用等有所減少,使稻米品質以及產量明顯提高。成片區域種植對產銷一體化經營有一定的幫助,使種植糧食整體效益得到提高,對加快糧食加工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著較大的幫助。
2.3提高種子質量。增加總體收成
優質雜交水稻種子質量與種子最終的收獲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可以從流通、包裝、收購、生產等多個方面重視種子質量。生產方面不但要加強除雜關的工作,不收購質量不合格的種子,還需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嚴格抓好種子的質量關。需要重視種子流通環節以及包裝環節的質量管理工作,防止未經過鑒定的種子流入市場進行銷售的情況。優質雜交水稻是否具有良好的種子質量,與種子企業自身的利益有一定的關系,還影響農民的整體收益。因此,種子經營者即便在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也應該相互比較不同的種子供應室,確保選擇的種子供應商所提供的種子能夠達到質量優、信譽好等要求。
3結束語
及時發現優質雜交水稻種子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對挽救民族種業以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確保完善頂層設計的情況下,分別從加強各部門配合、開展多學科協同創新攻關等方面實施干預,在重視加快農作物生產方式轉型過程中,對優質雜交水稻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實施有效的處理,為優質雜交水稻種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