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
摘 要:在現代傳媒行業市場競爭日趨劇烈的背景作用下,新聞節目的質量好壞更是直接關系到電視臺核心競爭實力的提升。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一點:要想做好電視新聞節目,其關鍵在于對受眾電視新聞的需求情況有一個直觀且明確的認識。本文依據這一實際情況,從社會發展現狀、社會心理現狀以及社會需求現狀這三個方面入手,圍繞我國受眾對于電視新聞的新需求這一中心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與闡述,并據此論證了做好這一工作在進一步提升新聞傳播質量與新聞傳播效率的過程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關鍵詞:受眾;電視新聞;需求;社會發展;社會心理;社會需求
電視新聞是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通過現代的電子技術手段,利用電視屏幕將新聞信息形象地傳遞給觀眾的一種有效手段,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傳遞了聲音,還伴隨了相應的圖像。它能把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清晰的描述出來,讓受眾可以了解整個事件的進展。對受眾的電視新聞需求進行良好的把握,滿足受眾的需求是現階段電視新聞生存與發展重要目標。
一、從現階段我國的發展狀況來看受眾和電視新聞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的轉型階段,在這一時期當中,社會發展的較為迅速,結構性變化明顯。經濟市場化以及社會產權的多元化促進了一個較為自主、寬松的社會逐漸形成,在這個時期,每個人都能夠得到充分發展、自由發展的機遇,這也是社會發展現狀滿足我國受眾對電視新聞的新需求。
1.我國受眾關注于自身利益程度日益上升
簡單的說,電視新聞為受眾提供有用的信息,滿足我國受眾對于這方面的需求,提供實時信息,同時也能增加新聞的收視率。
2.我國受眾的權力意識日益增強
受眾對于自身利益的關注增強必然對自身權利意識的關注有所增強。可以分為以下三點。
(1)電視新聞是輿論監督的主要形式,對維護民眾的權力具有重要意義。輿論監督也是新聞媒體警告外來威脅的重要工具,維持社會當中常規性活動的有效手段。而我國也通過輿論監督來防止腐敗現象的產生與惡化,可以讓司法得以公正,對我國廣大民眾的利益形成更好的維護。
(2)電視新聞能夠向受眾展示如何正當的行使自身的權利。權利是法律賦予的,所以相關媒介應該尊重受眾的權利,并且向受眾示范展示如何去更好的運用自己的權利。
(3)電視新聞應該重視培養相互尊重的權利意識。要民主、平等地對待每個人,達到自我維權的目的首先要尊重他人所具有的權利。
3.我國受眾日益增強的輿論監督關注程度
輿論監督本身就具有影響面大、收視率高等特點,所以媒體就應該將重點放在政府與群眾都較為關注且普遍性較強的問題上,對有意義且影響深刻典型事件進行跟蹤報道,并且要有始有終,保證問題能夠圓滿地解決。此外,還要提高輿論在監督方面的影響力,有效的利用輿論監督的有利條件。
二、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出發來看我國受眾和電視新聞
通過實踐可以證明,社會體制的轉型不僅僅表現在政治與經濟兩個方面,還體現在受眾的心理反映、思想轉變等方面。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受眾心理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對于電視新聞以及其他媒體方式的需求也有著明顯的改變。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價值觀正在不斷的向著多元化趨勢轉變
由于經濟市場產生的促進作用,利益人群逐漸的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趨勢。社會階層以及社會利益出現多元化狀態,也勢必導致價值觀多元化共存現象的出現。
2.我國受眾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出現了多種意識
人們在個體價值方面及對功利追求方面被市場經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認可,這樣就大大刺激了人們求財富的欲望,這樣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意識,從電視新聞節目的角度出發,首先要做得就是提倡、培養正確意識。新聞節目所提供的資訊、方法,就是在向受眾傳達該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其次,要強化鞭笞錯誤的意識。電視新聞必須對那些偏離了社會規范以及公共道德的行為通過新聞方式來傳達給廣大受眾,這樣一來不僅能喚起社會的普遍譴責,還能使違反者置身于強大的社會壓力下,進而達到維護社會規范的目的。
3.我國受眾的心理適應能力需要不斷的加強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使人們的危機感增強,電視新聞為受眾提供最新消息,減少受眾在社會生活工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增強受眾的心理適應能力。
社會在時刻的發生變化,只有及時的了解、適應社會的變化,才能夠生存發展。電視新聞就是讓受眾在心理上有提前準備,以此來增強受眾的心理承受力。
三、從社會需求看我國受眾與電視新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城市化建設擴大的推動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整個經濟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電視新聞受眾對于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斷加強,受眾對于一些決策性信息更加關注。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95%以上的新聞受眾對于政治經濟領域的重大人事變動問題關注比較強烈,70%以上的新聞受眾對于市場變動信息關注比較強烈。這就說明,新聞媒體要增加政治經濟和市場方面的信息量,滿足受眾的需求,提高新聞的收視率。
新聞節目對播出的節目分為經濟、農業、軍事、文化等方面,新聞受眾可以根據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去看相對應的頻道,可以及時的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四、總結
新聞是電臺傳播信息的主要途徑,電視新聞受眾的物質文化增長對信息的需求不斷提高,在提高信息量的同時,注重新聞的深度調查。受眾的需求是與時俱進的,市場經濟的建立與完善,使受眾的思維方式也變得多樣化,人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示,人的性格不同對需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內容、形式上標新立異的電視新聞,更容易被受眾所認可。受眾的需求在不斷更新、變化著,電視新聞也應滿足不同的受眾的需求和愛好。如此不斷循環,形成一個傳播與受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提高電視新聞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錦川.電視新聞地位作用及改革淺談[J].長江叢刊,2016(09)
[2] 劉漫.探討電視新聞如何實現由“讀”到“說”的蛻變[J].西部廣播電視,2015(19)
[3] 鄭欣.互聯網時代電視新聞如何與網絡媒體相融合[J].西部廣播電視,2015(21)
[4] 隋少平,崔峰.做深調查類電視新聞[J].青年記者,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