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彩霞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合作、對話、碰撞中,即興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它隨著教學環境、學習主體、學習方式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教師的不同處理而呈現出不同的價值,使課堂呈現出動態變化、富有生命活力的新特點。
一、意料生成——沒有高質量“預設”,就沒有精彩“生成”
生成與預設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統一體。生成是相對于預設而言的,課堂因為有了生成,才擁有了充滿生命的氣息,才擁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設的準備,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和追求必然變成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預設也是一種生成,一種“意料生成”。預設和生成又是辨證統一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深陷在“預設”的窠臼里,統得過死,往往會把學生引入狹窄的小胡同,這顯然有悖于使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目標。所以,生成指導下的預設是必要的。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視生成,那么預設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例如:教學“小數除法運用整數除法一些簡便算法”,按什么順序呈現學生嘗試題,我做出三種預設:①按教材順序:先4.5÷1.8,再9÷0.25÷4 ②先9÷0.25÷4,再4.5÷1.8 ③同時出現。結果表明,選擇②的學生知識遷移快,學習效果好,教學得心應手。
二、互動生成——學生的“動態生成”,教師的“跟進策略”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里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動態性、不可預設性的,只能是生成性的。隨著教學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一切都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調整預案。只有教師的不斷生成,才能促進學生的生成與發展,從而營造一種生成性教學的態勢,這就需要教師的“跟進策略例如:教學分數1/2和1/3的大小比較時,教師預設學生可能出現三種(1/2大,1/3大,一樣大)結果,但課堂上學生都說1/2大,沒有異議。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靈機一動,改變原定方案,追問,那么1/2、1/3、1/4比較,誰大,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教師及時生成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求知欲。正是有了教師機智的動態生成,教學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創新生成——“問題”變成了資源,“病點”轉化成亮點
動態生成的課堂是真實的、豐富多彩的。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往往會不經意地出現一些亮點,這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我們必須用心傾聽,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讓智慧閃耀光芒!生成需要空間,空間是生成的前提條件;生成需要時間,時間是生成的必要條件。學生的動態生成、創新生成需要教師給予的空間和時間。
動態生成的課堂不再是教師忠實地傳遞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應是師生創新與開發的過程。它不可能完全按教師預定的軌道行進,把握適當機會動態生成,會生出一些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奇特的、富有個性的鮮活內容。國標(江蘇版)三年級數學教材認識分數一課中,兩只猴平均分一盤四只桃,每只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有部分學生始終回答是四分之二,這可超出教師的課前的預設。一位教師是這樣操作的,他并沒有急于下結論,而是讓持兩種意見的同學開展辯論,同學們在辯論中充分顯露思維水平,互相啟發,討論交流,在不斷的矛盾沖撞中統一認識,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正是有了教師足夠有效的教學機制和策略,將本是“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把原先可能成為“病點”轉化為教學的亮點。
四、選擇生成——過程“形散而神聚”,內容“凸顯整體目標”
動態生成下的課堂教學,需合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不能偏離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教學目標的整體把握,不能拘泥于過程中的具體教學目標,要做到“形散而神聚”。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識的需求,適時做出富有創意的重組、整合、刪減。不追求“滴水不漏”,允許偏差的存在,與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生也屬正常,而這一切,有都應當成為一種新的可供開發的教學資源。動態生成下的課堂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需要教師既要因材施教,又要面向全體學生。生成的空間要照顧不同發展水平、心理特征的學生,做到“機會均等,水平不等”。例如: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體現方法多樣化,放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追求開放,想法無可非議。但個別學生的方法比較特殊;有的還不正確或不科學、不簡便;也有的學生故意尋求與眾不同解法,經常出現一人唱獨角戲,把許多學生帶進云里霧里,這時如果教師不加引導,就會偏離整體教學目標和忽視大多數學生,這樣的動態生成就變成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動態生成的課堂是開放的、互動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多元的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與挑戰的課堂。讓我們的課堂在動態生成中,煥發無限活力!
【作者單位:淮安市徐溜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