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親
一堂好的美術課,最重要的是孩子有所得,首先讓孩子在課堂上有個自由想象和自由表現的空間,讓學生感受美的旋律,享受創想的樂趣,體驗色彩的世界。然后要讓學生通過一堂課有所收獲,有所領悟,能真正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審美的提高,從發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樂趣和激情,不會因為枯燥的學習對美術產生倦怠。
一、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和鼓勵
我們都知道在以往的教學環境中,教師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的思想與教學流程占據主要比例,現在要把學習的主導性交還給學生,是否意味教師要花的心思、要準備的都要比以前少呢?這絕對是錯誤的,相反教師必須把更大的熱情和愛心放在教學活動中,才能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需要加以引導。
在以學生為主的課堂中,教師要做的比以往更多,要知道美術的學習更注重的是孩子創意的培養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在課堂上,一次優秀的示范,學生精美作品的展示,精心設計的課堂和老師贊美的話語,都能讓學生產生對美術的興趣,通過不斷的鼓勵,能讓學生對美術充滿興趣,能自主思考創作。
在《節約水資源》這一單元,我給學生布置了課前作業:發動同學收集中國哪些地區缺水以及當地的資料——照片、圖片、宣傳海報等。那天上課前,我剛跨進教室,孩子們就全圍過來了,他們馬上給我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圖片啊,文字啊,他們有的交流,還有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向我講起了華北地區缺水情況。看著他們那認真的神情,我知道他們這一課有許多內容畫了。通過網絡、圖書這些手段,孩子們找到了學習需要的資料,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激發了學生探求學習的欲望,都躍躍欲試表現自己最感興趣的畫面。不僅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還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節水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豐富學生的創造、想象
黑格爾說:“說到本領,我認為最重要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因此美術課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創想,讓學生能在創想的奇幻世界里遨游。但是創想的前提就是讓學生能先感知事物,再激發想象。感知就是通過感官對事物進行感受、辨認、識別,并與情感和認知相聯系的一種過程。所以在畫一個主題之前最好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
日本的一節課,讓學生在沒有筆的情況下,表現自己喜歡的動物。課堂上首先學生先做泥塑,當然這種泥塑是最初級的,要求他們塑造出動物的形體特征,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感知了動物的特征和基本形態,接著才讓學生用畫筆去表現。這種授課方法,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知到他所要描繪的東西,然后再去激發想象力,否則只是沒有根據的空想。因此讓學生了解事物感知事物是創想的前提,當然其方法和媒介也是多種多樣的。
當然要讓學生能利于想象,不但要有直觀的形象,教師的引導也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本就是最善于想象的,他們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神奇和浪漫的故事,所以教師在授課時要用生動活潑幽默詼諧的語言和多媒體等高科技信息相結合。把學生帶入一個輕松美好的學習氣氛中,以自主學習的方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其實我們現在的美術教學有時會讓人覺得害怕,走進班級里貼著所謂的優秀作品,仿佛都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藍的天,綠的樹,整齊的房子,紅紅的太陽,它們都太逼真了,從中看不出孩子的心思和情感,就像一張現實的照片太過死板,教師告訴孩子怎么畫孩子就怎么畫,對于孩子的創新和改變,反而教師不能接受不加以肯定和鼓勵,用禁錮和口口相傳的方式抹殺孩子的想象空間,這也是我們必須正視和改變的弊端。
比如以《花》為繪畫的主題,讓學生臨摹一朵花,教師如果單純示范,那么學生就會認為花就是這樣畫的,這個形象被固定死,以后只要畫花,學生的頭腦中就只會出現他臨摹過的花的樣子,不會有大的創新。這就會造成孩子的想象退化。教師要示范,但又不能過于死板,不知變通。因此,在課前我會讓學生去觀察花,可以看看顏色,摸摸質感,了解品種。還可以把掉落的花瓣收集起來,做成書簽,了解一下有關花的藝術品等等,引導學生從多方面觀察,春夏秋冬不同的花,你最喜歡什么,多聊聊學生對花的感受等等。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上再臨摹,接著可以延伸出有關于花的設計,激發創意。
三、提高審美能力
每個學生的繪畫功底不同,呈現的效果也不同,只有通過欣賞、探究后表現的作品,才能說學有所得。如講解大師的作品,有好的平臺可以帶孩子參觀一些畫展,到郊外觀察大自然,講述優美的童話故事,多傾聽美妙的音樂。藝術欣賞并不是高嶺之花,神圣不可侵犯的。審美并不是學術分析,不存在百分百的標準答案。美術作為表達的藝術無法脫離觀者自身的解讀與詮釋,這也是為什么其受眾的反應會千差萬別。尤其是對于學生而言,有的學生覺得自己的藝術素養不夠,怕說錯,想錯,而不敢去深入感受作品,缺乏與作品之間的交流,永遠浮于表象的觀看,達不到審美情趣的培養。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擺脫這種傳統觀念的束縛,扔掉不必要的負擔去欣賞作品。只要在足夠深入的分析下,不管是好的、壞的,只要是自己認真看、認真想的情況下得到的結論,都是屬于自己審美的見解,都應該得到肯定。因為在藝術品面前,觀者的感受和情緒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審美的過程中培養情趣,不斷加深對藝術的認知。
四、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現在的美術教學,老師已經不再是主角,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要讓孩子作為主導,自主探索、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加入不同的學習方式和趣味性的內容,讓學習更有趣更生動。抓住孩子的心,并且要還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能發揮自己的創意,去探索并提高自身能力,讓學生在美術課上真正有所成長,放飛想象的翅膀。
【作者單位:蘇州市東中市實驗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