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俊
一、STEAM和創客
1.STEAM
STEM意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引入中國后,針對人文素養培養方面的要求,增加了一項人文(Art),即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
2.創客
“創客”的核心特征是創造和分享。近一年來,在中國,“創客”與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聯系在了一起,特指那些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
3.STEAM與創客的關系
橡皮頭鉛筆發明人李浦曼算不算創客?算,因為他有了創意,并實施了這個創意,還將這個創意分享到了全世界,并最終依靠著這個創意成了富翁。但這樣模式可以普遍應用于基礎教育嗎?顯然不行,這反而容易誘發機會主義。
因此,培養創客的基礎是做好STEAM教育,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STEAM教育也就是創客的教育。
二、為什么要開展STEAM教育(創客教育)
1.傳統單科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
(1)知識割裂,各學科之間不能建立有效的聯系和連接;
(2)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不夠,很難實現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式;
(3)不能學以致用;
(4)評價滯后,方式單一,很難對過程性的學習結果進行跟蹤及評估;
(5)缺乏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和具體實施模式。
而STEAM教育的跨學科學習、主動參與、基于項目學習、合作學習、基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學習等,這些特征是傳統單科學習所難以實現的。
2.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
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要轉變育人模式,需要改進教與學的方式,需要構建支持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新型學習環境,為學生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搭建豐富的學習平臺。
這種新型的學習環境,更注重的是跨學科融合,豐富教學的實踐性和體驗性,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會學習,培養合作與探究精神,提升問題的解決能力,強調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精神的養成。
3.人的選擇
首先是學生的發展將從線性的發展到自主意識的、多元性的、跨界的發展。從“慣性思維/傳統觀念”等自然思維方式向開放的、系統性的思維方式轉變。從而實現思辨的學習觀,進一步影響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如今,STEAM已經是大國間核心競爭力。
其次是教師的發展。我們的老師除了教學與教研之外,還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發展平臺,基于STEAM的理念,重新架構自己的課程觀、教學觀、育人觀,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追求。
4.學校的品牌發展
學校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如開展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等等。但是系統性、普及性、完整性方面做得還很不夠,仍僅依靠著機器人和航模,我們急需要從創客教育的大理念出發,充分整合和提升,培養全面的學生、全面地培養學生。
此外,創客和STEAM在國內正處于剛剛興起的階段,需要抓住時機,快速搶占發展先機,在區域范圍內,學生、老師、學校均形成自己的特色影響力。
三、國內STEAM教育(創客教育)的現狀
國內最早實施創客教育的有溫州中學的謝作如、北京景山學校的吳俊杰、常州虹景小學的管雪峰等少數老師和少數學校。
但創客教育出現也讓人擔心產生“大躍進”現象。是不是創客教育必須要有機器人、3D打印、物聯網等等?答案絕對不是。STEAM(創客教育)是一種教育形式,更是一種理念和情懷,它的標準不是物質而是思想。
四、STEAM教育如何在學校落地
中心目標:
在STEAM教育的理念指導下,將原本分散的小學科學、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綜合研學,以及課程超市等多學科課程優化整合成一個新的整體,推進學校科技教育特色文化發展。
面臨問題:
1.師資如何協調?2.課程如何構架?3.硬件如何保障?
解決方案:
1.師資協調
(1)基本原則
不增加教師的額外課程、課時以及事務性負擔,在此前提下,給予老師更多的思考空間和實施空間。
(2)組建團隊
激發部分老師的研究和實踐的熱情,在前期階段,共同進行教學嘗試和研究。
(3)成立課題組
加強STEAM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讓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輕松。
2.課程構架
整合科學、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綜研、課程超市等多學科。開設3D打印、程序設計、電子編程、機器人、物聯網、機床加工等多項STEAM課程。
(1)科學課、綜研
可以以某個年級作為試點,引入全球知名的“培生”科學教育課程,或廠家提供的免費科學體驗套裝,用項目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
(2)信息技術課
中低年級的信息技術課由兼職老師組織教學,主要學習一些打字、畫圖等基本內容。而四、五年級則學習程序設計、創意電子編程、機器人、物聯網等STEAM課程。
(3)勞動與技術
可以結合機床加工、3D打印教學。
(4)社團活動
除了普及教育,對于一些興趣深厚,在某些方面有發展潛力的孩子,可以通過社團的形式進行強化和提高。
3.硬件需求
前期階段:主要通過廠家贊助的形式,先期試點和運行。
中期階段:通過前期的試點運行,對一些學生、老師都樂意接受的STEAM教學設備進行集中采購,形成傳統。
后期階段:建設多間專業化的、整體的、可用于展示和日常教學的STEAM創新實驗室和(創客空間)。
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校、我們教師自己需要STEAM教育這股春風所帶來的新的改革契機,但也要循序漸進,不能只一味地關注技術和設備的炫酷,而缺乏科學的教育設計,使得STEAM和創客教育變成學校秀場,出現泡沫化苗頭。
【作者單位:淮安市實驗小學 江蘇】